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免標定!《Nature》子刊:創新光感技術揭開TLR訊號傳導機制
科學新知
NEW
DeepMind公開AlphaFold3底層程式碼 供非商業用途使用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 突破腫瘤微環境!抑制乳酸助T細胞重獲活力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新聞集錦
Versant Ventures籌集9.5億美元基金 打造下一代腫瘤學、基因、細胞療法新創公司;FDA緊急停止嬌生新冠疫苗代工廠生產
2021-04-22/
記者 彭梓涵
《臺灣》10年完成破千件臨床試驗TCTC助攻國內外取證、串聯國際CRO打造臺灣臨床試驗島 今(22)日,臺灣特定疾病臨床試驗合作聯盟(TCTC)舉辦成果發表會,會中由總計畫主持人、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分享聯盟10年來的執行成果,共執行948件臨床試驗案及366件研究者發起之臨床試驗案,橫向串聯各大醫療體系量能,成立14個特定疾病聯盟,未來聯盟轉型後將持續推動臺灣臨床試驗躍上國際舞臺。 《臺灣》【台灣...
科學新知
肺癌
細胞療法
表觀遺傳學
《Nature》子刊:臺大醫肺癌新研究 去甲基化藥物+特殊T細胞精準殺癌
2021-04-22/
記者 吳培安
今(22)日,由臺大醫院內科部醫師蔡幸真帶領的研究團隊,發表其在12日刊登於知名學術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的突破性成果。他們透過結合DNA去甲基化藥物、以及人體內的特殊免疫「伽瑪-德爾塔(γδ)T細胞」,找出治療肺癌的新策略,未來極有希望應用在臨床治療上。 研究團隊解釋,γδT細胞是一種介於先天與適應性免疫系統的免疫細胞。它...
科學新知
新冠疫苗
新冠病毒
血栓
AZ疫苗為何出現血栓?德研究:與腺病毒載體、穩定劑有關
2021-04-21/
記者 吳培安
據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統計,目前共有超過220人在接種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血栓及血小板數目減少副作用。對此,德國格賴夫斯瓦德大學醫院免疫暨輸血醫學研究所所長AndreasGreinacher指出,血栓的發生可能與AZ疫苗成分中的腺病毒載體和穩定劑,在極小的機會所發生的「完美風暴」(perfectstorm)有關。相關研究已於美國時間20日發表於...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變種病毒
《Science》子刊:超級電腦解新冠病毒突變結構 揭感染力增強關鍵
2021-04-19/
記者 巫芝岳
近(16)日,一項關於新冠變種病毒的最新研究顯示,導致目前多種變種病毒感染力增強的關鍵——「D614G」突變,是由於胺基酸變異導致蛋白質間相互作用改變,導致更多棘蛋白(spikeprotein)得以感染宿主。這項運用超級電腦模擬而出的研究,將有助於未來疫苗開發。該研究刊登於期刊《ScienceAdvances》。由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ANL)生物物理研究員Sandra...
科學新知
《Nature》表觀遺傳新發現! 果蠅蛋白質HP1a 為發育時「DNA折疊」關鍵
2021-04-19/
記者 巫芝岳
近(14)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ofImmunobiologyandEpigenetics)的科學家,透過果蠅研究,找出一項在受精卵發育早期對「DNA摺疊」有關鍵作用的「異染色質蛋白1a(HP1a)」,也確立了該蛋白質為一種表觀遺傳(epigenetic)調控因子。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遺傳物質DNA在細胞核內並非散亂著,而是借助不同的蛋...
科學新知
攝護腺癌
癌轉移
國衛院
阻絕攝護腺癌骨轉移!國衛院找出新抗癌關鍵基因
2021-04-17/
記者 吳培安
昨(16)日,國衛院細胞系統醫學研究所褚志斌研究團隊,於記者會中發表其在抑制攝護腺癌轉移的最新研究。他們發現,若能有效針對關鍵基因ROR2活化、或是提高表現量,將可抑制並預防攝護腺癌轉移,提高患者存活率與生活品質。此項研究已發表於2020年11月的《CellDeath&Disease》。 研究團隊認為,攝護腺癌最常轉移到骨頭,因此也許調控骨骼發育相關的基因之中,就潛藏著能影響攝護腺癌轉移過...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新聞集錦
部立桃園醫院成陽明交大教學醫院 攜手提升醫療水準;美抗衰老新創BioAge Labs 賦予Amgen失敗藥物抗肌肉老化功能
2021-04-16/
記者 彭梓涵
《臺灣》部立桃園醫院成陽明交大教學醫院攜手提升醫療水準 今(16)日,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舉行成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學醫院」簽約暨揭牌典禮。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表示,桃園醫院成為陽明交大的教學醫院,未來學生能在防疫專責醫院中見習,是最好的學習機會。桃園醫院院長徐永年表示,陽明交大與桃園醫院將持續建立教學研究與醫療服務之密切合作關係,提升雙方之醫療專業水準。 《臺灣》慈濟攜手拜寧騰能開發腸道AKK菌癌...
科學新知
新冠疫苗
血栓
牛津研究:新冠病毒致血栓風險 高出疫苗10倍!
2021-04-16/
記者 巫芝岳
昨(15)日,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ofOxford)的一項研究,針對近期沸沸揚揚的「新冠疫苗導致血栓」議題指出:相較於施打疫苗的血栓風險,感染新冠病毒而造成血栓的風險可高出10倍之多,該研究目前發表於預印本平台《OSF Preprints》。該研究透過超過50萬名COVID-19患者、接種輝瑞(Pfizer)/BioNTech或Moderna疫苗的近49萬人數據,針對顱內靜脈系統血栓...
科學新知
交通大學
臺北榮民總醫院
瓜子臉
什麼樣的臉型最有吸引力?榮陽團隊科學實證:瓜子臉比率75%最優
2021-04-12/
記者 李林璦
今(12)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的研究指出,只要兩側下顎骨角的距離,與兩側顴骨的距離比例越接近75%,就是最具吸引力的臉型。反之如果比例大於83%,恐怕會被認為是國字臉。 這個下顎骨角距離與顴骨距離的比例,呈現了正面臉型從上到下向內收斂的幅度(facialtaperness),姑且稱之為瓜子臉比率。 研究人員以研究團隊的一名成員臉型拍照,為了避免臉型長度比例影響判斷標準,臉型照片依據...
科學新知
新聞集錦
數位醫療成投資首選! KKR12億美元收購心理健康軟體商Therapy Brands;英科學家開發機器學習模型揪出多發性硬化症亞型
2021-04-09/
記者 彭梓涵
《臺灣》醫者診所攜手哈佛健檢打造醫未病到醫已病一條龍健康照護鏈今(9)日,由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李源德領導的醫者診所與盛弘醫藥集團旗下哈佛健診進行策略聯盟簽約儀式,雙方攜手合作,以患者為中心,打造從醫未病到醫已病一條龍的健康照護鏈,建構全台特有的整合健康管理及醫療照護服務平台。 《英國》英科學家開發機器學習模型揪出多發性硬化症亞型近(6)日,倫敦大學學院(UCL)科學家,開發無監督機器學習(ML)模...
科學新知
憂鬱症
躁鬱症
血液檢測
《Nature》子刊:12項血液基因檢測可診斷憂鬱症、躁鬱症
2021-04-09/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8日,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團隊追蹤並分析因情緒障礙引發自殺行為的受試者,其血中的基因生物標誌物,找到12個基因生物標誌物可區分憂鬱的嚴重度,預測患者發展成重度鬱症、躁症的風險,並為患者精準選擇適合藥物。該研究發表於《MolecularPsychiatry》。 這項研究為期4年,納入300多名受試者,研究人員使用先前開發的SMS-7量表觀察受試者情緒高低變化,並利用全基因體定序記錄兩種情緒...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精神疾病
《The Lancet》子刊:牛津大學追蹤23萬新冠患者 33%併發神經/精神疾病
2021-04-08/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6日,英國牛津大學精神科學系研究團隊針對23萬名罹患新冠肺炎(COVID-19)後痊癒的患者,進行6個月的13種腦部疾病追蹤研究,結果顯示,有33.62%的患者會被確診罹患神經/精神疾病(情緒失調、中風、失智),有12.84%的患者是首次出現神經/精神疾病,最常見為焦慮或憂鬱,這發病率幾乎是其他非新冠呼吸道疾病患者的2倍。該研究發表於《TheLancetPsychiatry》。研究人員共分...
第一頁
上一頁
72
73
74
75
76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