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NEW
MSD斥5.88億美元 取中國禮新PD-1/VEGF雙靶點抗體藥;Gilead關閉西雅圖辦事處 明年年中再關Kite費城工廠
新聞集錦
NEW
11/15《生醫焦點雷達》
新聞集錦
NEW
11/14《生技股動態》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8/11《生技股動態》
2022-08-11/
新聞中心
市場觀測✔信力生(6824)子公司治療nAMD眼滴劑臨床2期試驗獲泰國CREC核准執行,預計2023年Q2完成✔逸達(6576)授權夥伴向土耳其提出FP-045用於治療范可尼貧血症之臨床試驗申請✔邦特(4107)董事會決議設立宜科分公司,經理人林進隆✔三顧(3224)新任生醫事業群副總經理劉文婷✔台康生技(6589)通過新廠房建置設計及顧問費預算案,預算總上限4.5億元08/11一日漲跌:(漲)祺...
新聞集錦
生物夏令營
第37屆「生物夏令營」熱力傳承 生物學界200餘人齊聚花蓮
2022-08-11/
記者 王柏豪
台灣學界歷史最悠久的第37屆「生物夏令營」今(11日)晚起於花蓮遠雄悅來大飯店,聚焦創新、轉譯、精準、醫療展開一連三天活動與課程,聚集包括三位國家院士----張文昌、王惠鈞、龔行健;典範講座大師包括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前北醫校長閻雲教授、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何弘能、中研院特聘研究員吳漢忠等;及17位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研究學者,總計近200位老、中、青世代學者與學生參加,盛況空前。 生物夏令營今年(2...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Catalent 4.75億美元收購北卡州CDMO廠 攻口服藥物市場; 長庚完成百例「微菌叢植入」治療;逸達范可尼貧血症新藥 申請土耳其臨床試驗
2022-08-11/
編輯部
《臺灣》逸達范可尼貧血症新藥申請土耳其臨床試驗 今(11)日,逸達生技(6576)發布重大訊息表示,其新成分新藥「醛去氫酶(AldehydeDehydrogenase,ALDH2)活化劑」FP-045,已由授權夥伴TRPharm向土耳其衛生部遞交IND申請,用於治療范可尼貧血症(FanconiAnemia)之臨床概念性驗證(Proof-of-ConceptStudy)。 逸達表示,范可尼貧血症是一...
新聞集錦
退化性關節炎
泌尿道感染
沾黏
泰宗上半年EPS 0.28元創同期次高 反覆性泌尿道感染新藥加速三期臨床
2022-08-11/
記者 劉馨香
今(11)日,研發銷售兼具的新藥公司泰宗生物科技(4169),董事會通過2022年上半年財務報告。上半年合併營收達3.73億元,年增5.16%,創歷年同期次高,且因營業費用控制得宜,上半年營業利益、稅後淨利同步走高,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2453.71%、92.09%,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28元。泰宗表示,隨著疫情趨緩,民眾就醫意願回歸常態,帶動旗下三大系列產品—防沾黏、退化性關節...
新聞集錦
炳碩
手術機器人
微創手術
臺灣第一家!炳碩生醫脊椎微創手術機器人獲美國FDA上市許可
2022-08-11/
記者 吳培安
今(11)日,國內專注骨科微創手術機器人研發的炳碩生醫宣布,其自主研發的「脊椎微創手術機器人」已獲美國FDA510(k)上市許可,成為臺灣第一個獲FDA上市許可的微創手術機器人,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將機器手結構應用於硬組織手術的機器人產品,正式搶攻全球骨科及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市場數十億美元商機。 炳碩生醫表示,這是繼今年3月旗下先導產品「君凱捷複合手術導航系統」獲得衛福部食藥署(TFDA)核准上市後的...
新聞集錦
AI藥物開發
英科智能
英科智能獲石油公司Aramco旗下創投領投 D輪總募資近億美元
2022-08-11/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10日,人工智慧(AI)驅動的臨床階段生物醫藥公司英科智能(InsilicoMedicine)宣佈,獲得D2輪募資,該輪募資由沙烏地國家石油公司Aramco旗下的多元化創投基金Prosperity7Ventures領投。 經此輪募資後,Insilico已累計完成了9500萬美元的D輪募資,該筆資金也將推進Insilico利用AI藥物發現平台,生成的首個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口服小分子...
新聞集錦
BMS
細胞療法
CAR-T
BMS曝CAR-T臨床三期積極數據拚前線治療 與嬌生競爭多發性骨髓瘤市場
2022-08-11/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0日,必治妥施貴寶(BMS)與2seventybio共同宣布,其共同開發的CAR-T細胞療法Abecma(idecabtagenevicleucel),在臨床三期試驗KarMMa-3的頂線結果(toplineresults)成效積極,有望使其在多發性骨髓瘤治療上,從第五線前進到更前面的治療順位,擴及更多患者。 BMS表示,KarMMa-3是第一項以隨機化方式,評估CAR-T療法在多發性骨...
新聞集錦
人工智慧
穿戴式裝置
大數據
精準醫療
《Cell》子刊:可拉伸半導體材料 助穿戴式人工智慧晶片即時分析健康大數據
2022-08-11/
記者 劉馨香
近(4)日,芝加哥大學Pritzker分子工程學院的華裔助理教授王思泓(SihongWang)團隊,發表一種以半導體材料製成的可穿戴、可拉伸的神經型態運算(neuromorphiccomputing)設備,能直接在身體上以人工智慧即時分析大量的健康數據,有望革新個人化醫療。該研究成果發表在CellPress旗下的知名材料期刊《Matter》。人們想像健康照護的未來,包括以穿戴式生物感測器追蹤多種健...
新聞集錦
BMS
細胞療法
IBD
發炎性腸道疾病
BMS斥19億美元攜GentiBio 攻發炎性腸道疾病Treg細胞療法
2022-08-11/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0日,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Squibb,BMS)宣布以19億美元與 GentiBio合作,針對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開發調節性T細胞(Treg)療法,幫助患者修復組織與重建免疫耐受性。 根據合作協議,GentiBio將運用其Treg與抗原受體生物工程改造的平台,來生產靶向多個特定疾病目標的工程化Treg療法,BMS將...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8/11《生醫焦點雷達》
2022-08-11/
新聞中心
東洋獨家取得雲頂新耀新型抗菌藥台灣市場10年銷售權Gbimonthly2022/8/11耀登上半年每股賺1.43元!攜手國衛院搶醫材測試商機科技新報2022/8/10供應鏈回穩+代客研製出貨提升神隆營運維持成長鉅亨網2022/8/10神隆:學名藥市場慢慢回歸正常;針劑貢獻逐步增MoneyDJ2022/8/10莫德納向日本申請Omicron新冠疫苗使用許可鉅亨網2022/8/10類免疫療法作用的小分...
新聞集錦
超級細菌
抗菌藥
雲頂新耀
東洋獨家取得雲頂新耀 新型抗菌藥台灣市場10年銷售權
2022-08-11/
記者 彭梓涵
今(11)日,台灣東洋(4105)宣布與專注新型藥物開發的跨國公司雲頂新耀(1952.HK)合作並取得新型抗菌藥物Xerava的台灣獨家授權,日前已向衛福部食藥署提出用於治療成人複雜性腹腔內感染(cIAI)新藥查驗登記申請(NDA),最快可於明年第二季取得藥證上市。 目前雙方並未透露交易金額、及未來里程碑金,但據雲頂新耀發布的消息,台灣東洋將負責Xerava在台灣的商業化,合作期限為上市後10年且...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8/10《生技股動態》
2022-08-10/
新聞中心
市場觀測✔雅祥生醫(6652)決議與瑞士藥廠及法德藥合作開發利基藥品案✔雅祥生醫(6652)ES135脊髓損傷第三期臨床試驗因收案緩慢提前終止✔宣捷幹細胞(4724)BPD新藥獲美FDA孤兒藥認定,上市可享美市場7年專賣獨占權✔美萌(7555):法國經銷商OrthoPartner與Ormco間專利侵權訴訟和解,和解金更正為62.5萬歐元✔博晟生醫(6733)董事長改由陳德禮擔任08/10一日漲跌:...
第一頁
上一頁
190
191
192
193
194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