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NEW
11/18《生技股動態》
政策法規
NEW
韓國對數位療法提供從監管到給付的積極政策
新聞集錦
NEW
新加坡攜非洲CDC強化M痘檢測能量;禮來新加坡設數位健康創新中心
生技醫藥
全球新聞
新藥開發
臺北榮總
智合
臺北榮總與智合簽署「治療型癌症疫苗」技轉授權 加速藥物臨床開發
2019-06-06/
記者 吳培安
今(6),臺北榮民總醫院(以下簡稱臺北榮總)與智合精準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合)簽署「治療性癌症疫苗」技術移轉專屬授權合約,未來將共同推動這項癌症疫苗的臨床研究,期望將其開發為臺灣新藥。本次技轉授權簽約會,出席貴賓有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生醫商品化中心藥品領域(BMCC)主任王麗茹、臺北榮總院長張德明、副院長高壽延、醫學研究部基礎醫學科邱士華科主任、智合董事長黃崇仁、總經理汪嘉林,以...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Amgen、Takeda加入加拿大研發聯盟 提升藥物遞送技術
2019-06-06/
記者 彭梓涵
昨(5)日,安進(Amgen)和武田(Takeda)宣布,簽署了加拿大研究聯盟CQDM和FeldanTherapeutics領導的QuantumLeap計畫。Amgen和Takeda於2018年加入該聯盟,此次將資助120萬美元,用於優化藥物遞送平台FeldanShuttle,該技術克服了過去阻礙細胞內遞送抗體和肽的許多障礙。除了Amgen和Takeda,QuantumLeap計畫也得到賽諾菲(S...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Flow Neuroscience在家治療憂鬱症耳機 獲英國批准上市
2019-06-06/
記者 彭梓涵
日前(4)日,瑞典醫療設備開發商FlowNeuroscience,針對憂鬱症成年患者推出在家穿戴治療裝置,獲得英國監管部門批准,目前可在英國購買與使用。配合憂鬱症行為治療,Flow的耳機採用神經科學和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 的技術,與創業公司的AI的應用治療計劃配對。據該公司稱,被診斷患有憂鬱症的人通常在左額葉大腦區域神經活動較低,這樣的刺激有助於控制某些認知和情緒表達。初始使用,需要進行大約...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BIO2019
潛在交易達 200-250 億美元 早期風險和罕見疾病受寵
2019-06-06/
記者 王柏豪
費城6月5日,美國知名醫藥產業諮詢研究公司Syneos於Bio2019展會論壇中,發表了該公司「2019年醫藥業年度交易」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現在買家似乎更願意接受早期的風險和罕見疾病相關的類別。這項研究除了回顧醫藥交易者過去的交易事件,也調查了未來幾個月內一些可能的技術交易或收購,並首度涵蓋了對罕見疾病病有興趣之買賣雙方的交易意願調查。Syneos董事總經理NeelPatel表示:「在正常的...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BIO2019
GLORIA 與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簽四項產學合作
2019-06-06/
記者 王柏豪
美國6月5日,科技部國際產學聯盟(GLORIA,GlobalResearchandIndustryAlliance)於BIO2019北美生技展國際鏈結傳捷報。四所大學在GLORIA展覽會場與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國簽下四項國際產學合作。分別為陽明GLORIA楊永正教授與L7informatics,Inc正式簽署合作開發符合ECRIN標準的臨床ESP(EnterpriseSciencePlatfor...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BIO2019
臺北醫學大學攜手AUM 推進臺灣新藥跨足國際
2019-06-05/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6月4日,臺北醫學大學與新加坡癌症新藥公司AUMBiosciences(AUM)於2019北美生技展(BIOInternationalConvention)上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共同攜手發展癌症治療之研發與商業化,首個合作之藥物為國內第一個由大學自行研發且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的小分子新藥,此次合作將推進臺灣新藥跨足國際之發展。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AUM的執行長VishalDosh...
新聞集錦
新藥開發
人工智慧
禮來
國際快訊
禮來收購Atomwise AI探勘新藥技術 每項達100萬美元
2019-06-05/
記者 吳培安
前(美國時間3日),禮來(EliLilly)和藥物探勘公司Atomwise宣布將展開一項新的多年合作,禮來同意以每項100萬美元買下特定疾病的AI探勘新藥。禮來希望將Atomwise的AI藥物探勘平台AtomNet應用在他們的化合物資料庫中,並與AtomNet的自動預測合成功能結合,加速藥物篩選和開發。如果每項化合物都順利開發成藥物,Atomwise將依研發和上市的里程碑獲利5.5億美元。此外,A...
論壇報導
臨床試驗
國際快訊
Massive Bio
IBM Watson
ASCO
Massive Bio同IBM Watson攜手 與美國拜登癌症倡議機構合作攻略癌症
2019-06-05/
記者 吳培安
近(美國時間1日),MassiveBio在2019ASCO會議上宣布加入包含IBMWatsonHealth等共計9個組織在內的「癌症臨床試驗資訊共享」(OCTIC)平台。這項平台是由美國前副總統JoeBiden創立的拜登癌症倡議(BidenCancerInitiative)發起,它能使臨床試驗資料儲存、患者配對、資料探勘更為便利,以改善癌症患者的困境、加速癌症研究的進展。這9個與拜登癌症倡議合作的...
論壇報導
ASCO
國際快訊
2019ASCO: 默克、Incyte/諾華 在C-Met非小細胞肺癌的爭奪戰
2019-06-05/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3)日,MerckKGaA和Incyte/Novartis,皆在ASCO年會上公布c-Met抑制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最新進展,顯示這種突變的患者很快就可以看到有效的治療方法。目前以c-Met標靶的治療,有至少兩種不同的目標,首先是針對Metexon14跳躍突變,另一個則是針對c-Met擴增(amplification)造成的EGFR-TKI抗藥性。Incyte/Nov...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中研院
漸凍症
miRNA
中研院「解凍」新突破!MicroRNA有望成為「漸凍症」新藥
2019-06-05/
記者 吳培安
昨(4),中央研究院宣布之漸凍症動物研究成果已於近(5月30)日登上《CellStemCell》。此為全球首次發現一組微型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有望成為漸凍症預測的生物標記,且可改善漸凍症小鼠病徵,有助於未來以基因治療漸凍症標靶藥物的研發,目前此實驗結果已申請專利。此研究由分子生物研究所陳俊安副研究員與研究團隊發表。陳俊安解釋,原本mir-17~92大量表現於四肢運動神經元、抑制...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臨床試驗
亞獅康-KY (6497)
異位性皮膚炎
亞獅康-KY宣布完成ASLAN004異位性皮膚炎一期臨床試驗
2019-06-05/
記者 吳培安
昨(4),亞獅康-KY(NASDAQ:ASLN,TPEx:6497)宣布其開發的藥物ASLAN004用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臨床一期試驗完成,並公布ASLAN004以皮下注射給藥方式之第二部分試驗數據。根據最新公布的研究結果,ASLAN004無論以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的方式給藥,皆展現良好的耐受性,且無不良反應之情形發生,用藥頻率可望為每月一次。本次公布的第二部分試驗數據是針對健康受試者進行同級首見治...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整合台灣隱形冠軍 台灣生醫材料掛牌上櫃
2019-06-05/
記者 彭梓涵
今(5)日,台灣生醫材料(6649)宣布以每股42元掛牌上櫃。台生材以技轉自工研院腦部手術材料「泡沫式人工腦膜」,翻轉以往台廠只能幫醫材大廠代工的思維,從市場需求出發,將台灣設計美國製造的原創產品,為全球腦部材料手術開創新頁,並建立台灣神經外科手術里程碑。台生材上櫃承銷案以競價拍賣進行,最高得標價格為51.51元,競拍得標加權平均價格45.50元,約為競拍底價33.60元的1.35倍;此外,公開申...
第一頁
上一頁
1047
1048
1049
1050
1051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