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NEW
11/18《生技股動態》
政策法規
NEW
韓國對數位療法提供從監管到給付的積極政策
新聞集錦
NEW
新加坡攜非洲CDC強化M痘檢測能量;禮來新加坡設數位健康創新中心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烏俄戰事影響查廠 WHO無限期推遲俄羅斯新冠疫苗授權;劍橋大學NHS 3萬人回顧研究:鋰鹽藥物或許有助預防失智症
2022-03-18/
環球生技
《臺灣》台灣AILabs攜手新光醫院鎖定次世代定序智慧品管驗證開發 今(18)日,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AILabs)宣布與新光醫院精準醫學中心透過臨床及技術的雙向合作,超前部署開發出精準醫學中心之「智慧醫療資訊系統」,針對多項實驗室開發檢測,特別是次世代定序檢測,進行自動化品管驗證,新光醫院成為台灣首家醫學中心,將基因檢測品質導入第三方數據品質管理的概念,為病患的檢測服務優先把關。 《...
新聞集錦
創吶部落
新創
楊淑慧
楊淑慧:建立新創品牌形象關鍵密碼!找對目標受眾 掌握媒體生態
2022-03-18/
記者 李林璦
今(18)日,由創呐部落聯合辦社單位,主辦的系列活動—【業師下午茶】第三場,邀請信達宜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淑慧,分享其曾在財經媒體十幾年、在投資人公關公司裡擔任媒體總監、總經理的觀察與經驗,提供新創公司該如何面對資本市場、投資人以及經營媒體關係,塑造品牌形象的關鍵密碼。 楊淑慧表示,以上市櫃為目標的新創公司,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行銷宣傳就是與「財經媒體」的溝通與互動,透過新聞報導的權威性來...
新聞集錦
劑型改良
505(b)(2)
瑩碩執行長顏麟權:開發505(b)(2)新藥致勝關鍵 掌握「選題、市場、專利」
2022-03-18/
記者 彭梓涵
瑩碩生技從利基及特殊學名藥劑型改良起家,搶下國內多張首發學名藥證打響名號,瑩碩成功建構CORS(滲透泵控制釋放系統)、EARS(吸收長效釋放系統)、NanoCIP(奈米晶針劑平台)、COMP(多功微粒藥物組合系統)等多個藥物傳輸平台,取得20餘張的國內首發學名藥證。 2021年8月瑩碩子公司歐帕生技,與日本客戶共同進駐臺北港自由貿易區(FTZ),成為台灣首家進入自貿區的藥廠。瑩碩生技執行長顏麟權為...
新聞集錦
新劑型新藥
505(b)(2)
台灣30家新劑型新藥類股尖兵 創新平台打開疾病治療新格局
2022-03-18/
記者 彭梓涵
台灣生技製藥在投入劑型改良、藥物傳輸(DDS)上,以全球來說,為高密度的國家之一,有逾30家中新生代生技公司、老牌藥廠投入505(b)(2)新藥研發,包括,智擎、逸達、易威、漢達、順藥、友霖等公司,其開發的505(b)(2)新藥獲得美國或台灣FDA上市許可,另外包含:瑩碩、美時、健亞、因華、國邑等公司也有多款505(b)(2)新藥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臨床試驗。 超過50%批准藥物存在改善空間505(b...
新聞集錦
血腦屏障
藥物傳輸
抗體
解鎖血腦屏障!耶魯大學開發創新抗體藥物傳輸系統
2022-03-18/
記者 李林璦
近日,耶魯大學(YaleUniversity)團隊開發出一種抗體,運用阻止Netrin-1與受體結合的機制,短暫中斷Wnt/β-catenin訊號路徑,可一次打開血腦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幾小時,讓藥物傳輸到患者的大腦中,有望成為創新的藥物傳輸系統。該研究於4日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 耶魯大學心臟病學和細胞與分子生理學教授Ann...
新聞集錦
未來醫師
遠距醫療
全球近三千位醫護人員調查 過半醫師憂「遠距醫療」恐破壞醫病同理心
2022-03-18/
記者 彭梓涵
近(15)日,一份來自ElsevierHealth撰寫的「未來臨床醫師」報告,對2,838位醫師和護理師,進行醫療新技術推動、採用態度等問題調查,以預測10年後臨床醫師模樣。而其中一項結果指出,即便新技術在醫療照護應用上已成為重要角色,但有超過51%的臨床醫師認為,「遠距醫療」可能會破壞他們對患者同理心的努力。這項研究主要來自紐約ElsevierHealth期刊,對111個國家/地區1,691位醫...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新冠疫苗
鼻噴劑
Codagenix
Codagenix經鼻減毒疫苗 一期臨床有效引「黏膜免疫」、可抗Omicron
2022-03-18/
記者 巫芝岳
不論疫苗或藥物,許多「經鼻給藥」(intranasal)抗新冠的方式,近期漸浮現成果。美國時間17日,紐約疫苗公司Codagenix宣布,其開發中的新冠經鼻(intranasal)減毒疫苗CoviLiv,在一項一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可明顯刺激黏膜免疫反應、阻止病毒在鼻腔中複製;此外,其刺激產生的T細胞免疫,對Omicron變種也有抵抗效果。CoviLiv為一種減毒疫苗,經密碼子去優化(codonde...
新聞集錦
數位病理
數位病理AI
病理切片數位化勢不可擋!梅奧、克里夫蘭診所引入PathAI、Pramana數位病理AI
2022-03-18/
記者 彭梓涵
數位病理AI是未來實現精準醫療不可缺少的一環,近日,美國前幾大醫療院所紛紛與數位病理學領導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加速病理切片數位化。例如:PathAI宣布與克里夫蘭診所(ClevelandClinic)合作,另一家數位病理學公司Pramana則宣布與梅奧診所(MayoClinic)達成一項五年的商業協議,以在未來完成500萬張病理切片的數位化。克里夫蘭診所是於3月10日,宣布與PathAI達成五年的戰...
新聞集錦
RNA療法
專利訴訟
新冠疫苗
RNA包裹脂質專利戰開打?! Alnylam控告莫德納、輝瑞新冠疫苗侵權
2022-03-18/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7日,致力於RNA療法研發的美國生技公司AlnylamPharmaceuticals,向德拉瓦州聯邦法院,控告莫德納(Moderna)的Spikevax和輝瑞(Pfizer)的Comirnaty等兩款新冠疫苗,在包裹RNA的脂質奈米微粒(lipidnanoparticles,LNP)技術上已經構成侵權,將對兩家公司尋求損害賠償。 Alnylam在控訴內容中表示,他們的創新脂質專利在201...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3/18《生醫焦點雷達》
2022-03-18/
新聞中心
宏碁智醫進軍香港推AI軟體醫材時報資訊2022/3/17明基透析去年營收創新高取得馬來西亞醫材許可證經濟日報2022/3/17神隆針劑廠下周獲美FDA查廠營運貢獻明年顯現鉅亨網2022/3/17華上乳癌新藥獲TFDA核准免進行銜接性試驗工商2022/3/17美時六大財務指標創高工商2022/3/18國際快訊 Alnylam提告輝瑞和莫德納指新冠疫苗侵犯其生技專利鉅亨網2022/3/17美司法部提...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3/17《生技股動態》
2022-03-17/
新聞中心
市場觀測✔美時(1795)決議向禮來購買Cialis(Tadalafil)台灣地區產品權利,計美金5,750萬元✔醣聯(4168)董事會決議現增發行45萬股、每股暫定22.3元✔創源(4160)董事會決議私募現增不超過1000萬股03/17一日漲跌:(漲)合一9.98%、美時9.6%、智擎8.64%(跌)明基醫1.21%、鐿鈦1.21%、永日1%http://bit.ly/220317bs03/1...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新聞集錦
日塩野義新冠口服藥 臨床3期試驗啟動;德國經濟部砸31.4億美元 確保新冠疫苗至2029年供應無虞
2022-03-17/
編輯部
《臺灣》宏碁智醫眼科軟體AI再添版圖落地香港搶攻智慧醫療市場今(17)日,宏碁智醫(6857)宣布與香港地球集團(GLOBEINTERNATIONALLIMITED)簽立經銷合約,宏碁智醫授權該公司於香港銷售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VeriSeeDR,共同推廣地方糖友的眼底健康照護,為宏碁智醫除東南亞市場之外再添新版圖。 《臺灣》華上生醫乳癌新藥獲TFDA核准免進行銜接性試驗今(17)日,華上生醫(7...
第一頁
上一頁
527
528
529
530
531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