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醫療科技
NEW
台微醫完成2.7億私募! 亞美登健康科技創投、鐿鈦挹注 拓歐美市場
新聞集錦
NEW
11/20《生技股動態》
新聞集錦
NEW
Incyte 7.5億美元押注Escient 兩新藥臨床開發不利;64.7%患者皮膚改善!嬌生口服乾癬新藥挑戰BMS Sotyktu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藥華藥
藥華醫藥(6446)
工商時報
郭鴻慧
藥華藥 P1101啟動日本一期臨床試驗
2018-05-11/
新聞中心
時報資訊記者/郭鴻慧/報導藥華醫藥(6446)自主研發的創新生物新藥P1101將由日本子公司啟動在日本一期臨床試驗,試驗目的是將比較出日本人與白種人在藥物動力與藥效動力(PK/PD)的相似性,以為向日本藥監局(PMDA)申請藥證的第一步。 該臨床試驗將於5月起收第一個受試者,完成後將可直接合併PROUD/CONTI-PV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向日本PMDA諮詢藥證申請,或申請進行銜接性試驗或進入臨床...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工商時報
高端疫苗(6547)
杜蕙蓉
高端疫苗
高端疫苗南向 揮軍傳染病
2018-05-11/
新聞中心
杜蕙蓉/台北報導 高端疫苗挾著陸續與WHO(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UCAB研發中心,共同開發抗RSV生物相似藥、取得美國國衛院(NIH)登革熱疫苗26國授權開發案等氣勢,昨(10)日成為總統蔡英文第一階段五加二產業之旅的終點站。總統表示,疫苗是國家安全產業,政府會制定政策扶持,並接軌國際。 創立6年的高端疫苗,不僅已和WHO、美國NIH等國際重磅機構合作,目前也與泰國國營GPO藥廠、馬來西亞藥廠CC...
新聞集錦
武田
國際快訊
Shire
武田收購Shire之後 全球TOP10排名生變
2018-05-11/
記者 徐淨
日前,日本武田製藥(Takeda)和夏爾(Shire)兩家公司的董事會,已就收購報價達成協議,武田以460億英鎊收購Shire。這是日本公司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外收購,也是2000年以來製藥業最大的一筆併購。武田製藥首任外國執行長ChristopheWeber終於成功以小搏大,成功將Shire併購入手,積極重塑武田成為一個全球性企業。現目標使兩家不同規模、不同文化、和藥品領域的企業快速磨合。End...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普生
普生Q1營收年增35.68% 連續七個月年增率正成長
2018-05-11/
記者 徐淨
精準醫療大廠普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生,股票代碼:4117)日前公布2018年4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2,023萬元,受惠檢測業務及P113+胜肽藥雙事業體銷售表現成長,帶動單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34.04%。累計2018年1至4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7,324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5.68%。普生表示,旗下三大事業體包括體外診斷檢測業務、伴隨式診斷檢測服務,以及P113+事業體,營運表現齊步翻揚。係...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Akili Interactive Labs兒童過動症治療型遊戲將上市
2018-05-11/
記者 陳貴美
波士頓的AkiliInteractive公司首波創舉,結合世界知名的認知神經科學家、娛樂與技術設計師合作,開發出兒童過動症(ADHD)治療型遊戲AKL-T01,經臨床實驗證實,患者的在使用AKL-T01後注意力有明顯改善。 去年12月,Akili公司宣布啟動AKL-T01臨床試驗,邀請348名多動症患者參與。結果顯示,這些兒童或青少年患者使用AKL-T01四周後,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明顯被改善,統計...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Autolus Therapeutics首向Nasdaq敲門 欲募資1億美元全力發展次世代CAR-T
2018-05-10/
記者 陳貴美
致力於CAR-T發展、全球最被看好之一的生物製藥公司AutolusTherapeutics,日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申請登上Nasdaq,代碼為AUTL,期望募資超過1億美元,以全力開發不同適應症之CAR-T療法,以及提高其效率、安全性以及持久性。目前,該公司已有5種新型CAR-T進入臨床試驗。目前,Autolus研發的新型CAR-T有5種,分別為(1)致力於改良第一代CD-19/CAR...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微生物體
Evelo Biosciences 登Nasdaq 募集8500萬美金
2018-05-10/
記者 陳貴美
9日,備受矚目的微生物新藥開發指標企業EveloBiosciences,Inc.(Nasdaq:EVLO)宣布登錄Nasdaq,將以每股16美元公開發行530萬股普通股,預計募集總額為8500萬美元。EveloBiosciences在IPO後,將於2018年全力推動目前公司的候選藥物,重點在於癌症及炎症之微生物藥物之臨床試驗,目標在2019至2020下半年得到初步的結果。 EveloBioscie...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Genentech達成10億美元合作 從土壤細菌發現新藥
2018-05-10/
記者 林以璿
今(10)日,致力於直接從土壤微生物DNA中鑑定和生產具有生物活性天然產品的醫藥開發公司LodoTherapeutics,宣布與羅氏集團成員Genentech達成合作。Lodo創立於2016年1月,專注於創造來自自然界的新型治療藥物,該公司直接從土壤所含微生物的DNA中,讀取基因體編碼的訊息,而不是實驗中的意外發現,來推動該公司發現新藥。不受傳統的天然產物藥物發現方法的限制,Lodo已經發現了大量...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更精准的CRISPR 細胞存活率提高7倍!
2018-05-10/
記者 徐淨
日前,史丹佛大學(StanfordUniversity)和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中心(NIST)聯合組建的生物計量學倡議組織(JointInitiativeforMetrologyinBiology,JIMB),其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名為MAGESTIC的新一代CRISPR技術平臺。該平臺將CRISPR技術由粗糙的剪貼工具,變為高級的文字處理器,利用類似「查詢」與「替換」的功能,對遺傳物質進行精確編輯。...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Science》解開人類惡性瘧原蟲造成瘧疾的必要基因
2018-05-10/
記者 陳貴美
4日發表於《Science》,由南佛羅里達大學全球衛生及傳染中心團隊,針對高度惡性瘧原蟲(簡稱:瘧原蟲)基因體進行研究,該團隊利用piggyBac跳躍子插入突變以及QIseq定位插入序列技術,將瘧原蟲目標基因產生突變,並鑑別出其必要基因,以及耐藥性且據藥物開發潛力之基因。 為解決瘧原蟲基因體有許多的AT(AT-bias),影響了遺傳相關研究方法的進行的問題,研究團隊利用piggyBac跳躍子插入突...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精準醫療
基因慧
共建海峽兩岸生命科學產業合作通道 基因慧與環球生技 達成戰略合作
2018-05-10/
環球生技
2018年5月7日,為進一步打通海峽兩岸生命科學科研和產業深入合作新局面,中國基因健康和精準醫療權威信息大數據平臺─基因慧以及臺灣唯一專業生醫媒體─環球生技社,於基因慧深圳總部簽定合作。雙方本著平等公正、互利共贏、資源分享的合作願景,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就海峽兩岸科研資訊、產業合作對接、論壇舉辦及書籍出版等攜手共進,期促進海峽兩岸產業於大中華精準醫療市場的共榮發展,實現數位生命健康創造對民眾健...
新聞集錦
基因編輯
CRISPR
科學要聞
用DNA和CRISPR寫code的新創科技公司
2018-05-09/
記者 徐淨
日前,《連線》(Wired)發表了一篇文章,詳述在各行各業都正向CRISPR投入大量資源的趨勢下,誕生了哪些科技新創公司。生技公司高管們宣稱,生物學將是下一代偉大的計算平臺,DNA是代碼,CRISPR正是程式設計語言。Synthego,在某些方面看起來和矽谷的其他創業公司沒什麼兩樣。在距離Facebook總部五分鐘車程的商務園區內,一排排毫無特色的機器,在黑色的伺服器機架上呼呼作響。但是,在機器裡...
第一頁
上一頁
1190
1191
1192
1193
1194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