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NEW
AI數位醫療股將登興櫃!雲象科技遞交申請;艾伯維斥14億美元 取EvolveImmuneT細胞接合劑平台;Recursion AI設計口服非抗生素藥 完成二期首位患者給藥
生技醫藥
NEW
歐盟推動「新穎方法認證」:為藥品開發中的創新技術提供支持
醫療科技
NEW
經顱刺激減緩阿茲海默症 Sinaptica臨床二期認知下降減速44%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挑戰藥物成癮和疼痛管理 美國會增撥5億給NIH「HEAL」專案
2018-06-18/
記者 王柏豪
根據外媒上周末(16日)報導,美國會決定自2018會計年度開始增撥5億美金給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讓NIH利用這些新資源,推動一個關於藥物成癮和疼痛管理領域的跨領域科學研究專案─「協助終結長期成癮(HelpingtoEndAddictionLong-term,HEAL)」。近期,美國鴉片類藥物使用障礙引起社會各界極為關注。2018年4月,在亞特蘭大(Atlanta)舉行的全美全國處方藥物濫用和...
新聞集錦
Novartis
國際快訊
諾華canakinumab擴大適應症 降低痛風發生率
2018-06-18/
記者 彭梓涵
今年歐洲風濕病學年會(EULAR2018)發表了一項研究,證實諾華canakinumab可降低痛風的發病率;canakinumab原本是作為幼兒罕見疾病、心血管發炎性疾病以及降低肺癌死亡率的用藥,而諾華將擴大其適應症,將canakinumab在做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試驗時的數據做二次分析,意外發現在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炎時也降低痛風50%的表現,讓研究人員了解canakinumab在痛風、尿酸和心血管...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Nature Genetics》迄今最大房顫基因圖譜問世 50萬筆資料 發現多個新風險基因標靶
2018-06-18/
記者 王柏豪
《NatureGenetics》最新一期內容中,透過全基因組分析發表了一項迄今最大的人類心房顫動(AtrialFibrillation,AF)分析研究結果,揭示了幾十個新的遺傳基因風險因素,將AF相關的基因數量增加到三倍以上,擴大了AF的基因圖譜,也拓展研究人員對AF的生物學途徑及發病機制的理解,有助於對AF的治療方法進一步發展。研究人員收集了50多萬人的心臟健康資料,其中有65,446名AF病人...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喜康
喜康完成可轉換債券發行 籌逾1億美元
2018-06-17/
記者 徐淨
首家海外來台掛牌又於近期下市的喜康生技(JHLBiotech),近日透過可轉換債券發行,籌集了1.06億美元資金,使得喜康迄今為止的籌集資金總額達到了3.20億美元。喜康表示,獲得的收益將用於臨床試驗、營運資金及生物相似藥療法的進一步開發。對於業界盛傳喜康可能成為到港掛牌的第一家臺灣生技公司,喜康董事長黃瑞瑨近日回應,公司確實已啟動海外掛牌程序,但還沒決定是到美國那斯達克(NASDAQ)還是香港。...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science》關鍵基因LIMA1突變 戰勝膽固醇
2018-06-17/
記者 彭梓涵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一般視為壞的膽固醇,他會附著於血管壁上,過量時就會造成動脈硬化;LDL-C的表現會因人而異,也會受到遺傳因素影響。近日發表於《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指出,來自中國哈薩克家族中的LIMA1基因,發現一種罕見的移碼突變,在小鼠模型中證實LIMA1的缺陷的小鼠,會降低膽固醇的吸收,確定LIMA1是調節腸道膽固醇吸收的關鍵蛋白。由於現代人飲食中攝取過多的動物性脂肪,...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奈米微脂體增添「化學開關」 安全有效遞送抗癌藥
2018-06-17/
記者 徐淨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所研究員羅傅倫研究團隊發現一種簡單且通用的化學方法,能有效將抗癌藥物主動裝載並穩定保留在奈米微脂體中,在抗癌有效成分抵達癌細胞後才釋放,減少藥物外洩於體內循環造成全身毒性之副作用,並提高藥物遞送效率。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NatureCommunications》。(原文連結)奈米化療藥物為癌症治療時常利用的主要治療方法,而如何有效降低正常細胞被殺傷、減少副作用,並透過奈米微脂體遞...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瑩碩生技(6677)
瑩碩生技
製藥界後起尖兵 瑩碩6/27掛興櫃
2018-06-16/
記者 王柏豪
臺灣製藥業6月27日將再添股市尖兵!2003年從特殊學名藥銷售起家進入代工,最後再跨入傳輸技術研發,成功轉製藥廠的藥界後起之秀—瑩碩生技(6677),近兩年掌握中國一致性評價政策機會,技術平台西進中國藥業有成,2017年合併營收成長達7.09億,已定於6月27日正式登錄興櫃買賣。瑩碩生技由現在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建治以及執行長顏麟權博士共同創業成立,迄今除兩人和團隊持股之外,仍無任何法人投...
新聞集錦
精準醫療
基因檢測
科學要聞
透過基因檢測 預估早產風險
2018-06-16/
記者 彭梓涵
了解妊娠的時間和計畫,已是數千年來令人感興趣的話題,從古希臘人開始,就對胎兒的發育有著詳細的記載,了解懷孕的過程與時間,但從過去到現在,科學知識還是無法提供分子測試來確認妊娠時間與胎齡。人類絨毛膜促進激素(HCG)和甲胎蛋白(AFP)最常用來檢測受孕和胎兒是否有併發症,但兩種分子都無法提供胎兒正確的胎齡,非侵入性血液檢測,可能有助於改善產前檢查。早產的發生率約8%~10%,週數越小的胎兒,器官越不...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熱門焦點
Illumina
精準醫療
基因定序
NGS
力晶集團
iSeq 100
Illumina 攜手力晶 展現半導體跨足生技臺灣優勢
2018-06-15/
記者 彭梓涵
由力晶集團主辦的「加速基因定序於精準醫療」研討會,今(15日)下午假寒舍艾麗酒店舉行,除揭示illumina最新研發NGS機台iSeq100外,並探討臺灣如何利用次世代定序系統用於促進精準醫學治療,以及臺灣在精準醫療發展上的國際競爭優勢及發展戰略。大會由力晶集團董事長黃崇仁親自開場,邀請到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IBMI)張善政致詞;臺大醫學院特聘教授楊泮池以「次世代定序的精準醫學臨床應用」...
新聞集錦
前列腺癌
國際快訊
Astel
Xtandi
安斯泰來推出Xtandi新劑型 並前進前列腺癌早期控制
2018-06-15/
記者 徐淨
安斯泰來(Astellas)於近(13)日宣佈,在日本推出2種規格的Xtandi(enzalutamide)片劑(40mg和80mg),用於治療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ProstateCancer,CRPC)。該產品的上市,為患者提供了更友善的劑型選擇。截止2018年5月為止,Xtandi已在全球70多個市場銷售。2014年5月,日本市場上僅有40mg膠囊選擇,...
新聞集錦
免疫療法
FDA
子宮頸癌
國際快訊
Keytruda擴大適應症 治療子宮頸癌獲FDA批准
2018-06-15/
記者 彭梓涵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首款子宮頸癌免疫療法,以Keytruda(Pembrolizumab),用於化療後復發或轉移性子宮頸癌(cervicalcancer)或化療後腫瘤為PD-L1陽性(CPS≥1)的疾病。由於Keytruda治療子宮頸癌的效果和耐久性反應良好,因此FDA加速批准此療法。也同時批准PD-L1IHC22C3pharmDx作為伴隨式診斷試劑。這次批准的臨床試驗是對98名復發或轉...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麗豐
麗豐-KY通過7月除息 發放6.36億元現金
2018-06-15/
記者 徐淨
麗豐-KY(股票代碼:4137)昨(14)董事會決議,訂定除息基準日為8月1日,除息交易日為7月26日,秉持高現金股利發放政策,2017年決議配發每股現金股利8.0427元。將於8月30日現金股利發放日發放普通股現金股利,共6.36億元新台幣。麗豐-KY表示,今年營收年增率呈明顯正增長,顯示積極經營本業美容連鎖通路,並針對現有加盟結構「汰弱換強」之策略正確。今年前5月加盟店淨增加數達377家、年增...
第一頁
上一頁
1166
1167
1168
1169
1170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