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NEW
11/25《生技股動態》
新聞集錦
NEW
三星生物製藥獲6.68億美元CDMO協議;Amneal GLP-1學名藥獲批;首款居家注射頭痛藥再次申請NDA
新聞集錦
NEW
11/25《生醫焦點雷達》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展望2035年投資市場 婦女數位健康未來持續成長;英、美驚現數十例幼兒異常嚴重肝炎 衛生單位展開調查
2022-04-18/
記者 吳培安
《臺灣》泰博快篩擴廠計畫超前達月產3000萬劑今(18)日,醫材大廠泰博科技(4736)表示,年初訂購的快篩機台近期已上線,月產能可達1200萬劑,因應需求量擴大,在添購的自動化機台未到位前,部份由擴大人力來取代,全公司5、6百的人力全力支援快篩產線,5月中還會有1~2台機台到位,6月中再增加4台,加上自動化設備將陸陸續續到位,產能由單日40萬劑增加到100萬劑,將提前達到月產能3千萬的預期。日前...
新聞集錦
健保
藥品給付
迎戰健保支出連年成長!臨床數據、差額負擔、藥價調查政策大剖析
2022-04-18/
環球生技
今(18)日,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主辦「2022生醫創新論壇」,邀請到北醫大數據處臨床數據中心主任徐之昇、衛福部健保署企劃組組長王宗曦、藥師公會全聯會諮詢顧問陳尚斌,分別從臨床數據分析、藥價差額負擔、藥價調查政策等方向,探討價值導向與健保藥品的支付政策。 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麥斯致詞表示,去(2021)年11月17日,健保署公告了最新的一次藥價調整,共計調降6,564項與調升81項,平...
新聞集錦
膀胱癌
溶瘤病毒
免疫療法
CGOncology
CG Oncology溶瘤免疫治療 膀胱癌二期期中報捷:併用Keytruda 89%達完全反應
2022-04-18/
記者 巫芝岳
上週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ACR)中,加州生技公司CGOncology發表了其最新的膀胱癌免疫療法進展,其溶瘤病毒免疫療法(oncolyticimmunotherapy)藥物CG0070,在一項臨床二期試驗中,初步展現積極成果,和默沙東(MSD)免疫檢查點抑制劑Keytruda聯合使用下,3個月時有89%的患者達完全反應(CR)。在該項名為「Core1」的二期試驗,針對膀胱癌中人數眾多的類別「非肌肉...
新聞集錦
富士軟片
內視鏡
國防部
5年4.5億美元!富士軟片獲美國國防部合約 供全美政府醫院內視鏡
2022-04-18/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3日,日本富士軟片(Fujifilm)旗下的FUJIFILMHealthcareAmericasCorporation獲得美國國防後勤局(DefenseLogisticsAgency,DLA)部隊支援部門一份為期5年、價值高達4.5億美元的合約,將供應富士軟片的創新內視鏡解決方案,提供給退伍軍人健康管理局(VeteransHealthAdministration)、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新冠疫苗
追加劑
輝瑞/BioNTech孩童第三追加劑 對抗Omicron變異株中和抗體增36倍
2022-04-18/
記者 彭梓涵
近(14)日,輝瑞(Pfizer)/BioNTech報告其新冠肺炎疫苗5至11歲兒童第三追加劑的2/3期臨床試驗分析結果,數據顯示,接種第三追加劑的兒童,其血清在Omicron變異株中,產生的中和抗體效價較第二劑高36倍,數據結果表現正向,兩家公司也計畫申請該年齡組中的第三追加劑緊急使用授權(EUA)。 去年10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緊急使用授權輝瑞/BioNTech的新冠疫苗用於5至1...
新聞集錦
顏值經濟
醫美
OCT
訊聯
訊聯總經理康清原:臺再生醫療帶動醫美診所產業升級 籲擴大診所施行適應症範圍
2022-04-18/
記者 李林璦
訊聯成立於1999年,除了是臺灣首家投入臍帶血幹細胞儲存的公司外,在醫美領域中,2005年率先全球建立間質幹細胞(MSC)庫;2007年就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合作傷口癒合的幹細胞研究;2015年將此技術應用於醫美商品化,推出細胞衍生物保養品ANIKINE和RE.O。 不僅推出醫美保養品,訊聯也針對細胞治療、外泌體以及siRNA進行許多的研究開發。訊聯與三軍總醫院合作取得首個利用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慢性...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4/18《生醫焦點雷達》
2022-04-18/
新聞中心
衛福部莫德納疫苗核准用於6至11歲半劑量間隔28天打2針中央社2022/4/17台廠疫苗快馬加鞭攻國際訂單工商時報2022/4/18快篩、生技尖兵搭上防疫列車工商時報2022/4/18智擎胰臟癌新藥取得中國上市銷售許可中央社2022/4/15打造生技界台積電涂醒哲:台灣CDMO可做亞洲區代工中央社2022/4/17科學家發現提高兒童數學能力之大腦迴路科技新報2022/4/17成大研究:改變構型玻尿...
新聞集錦
顏值經濟
醫美
OCT
MIT 醫美產業大盤點! 注射劑、醫材、再生醫療搶灘新藍海市場
2022-04-17/
記者 李林璦
「視訊會議畸形恐懼症(ZoomDysmorphia)」,新冠疫情期間仰賴社群軟體溝通,視訊鏡頭下,增加了人們容貌焦慮的問題,也「疫」外帶來商機⸺美容醫學。 近年來,傳統生技廠、藥廠紛紛跨入醫美市場,在皮下填充劑中,有永信(3705)、友華(4120)等傳統藥廠投入;醫材中有自主開發線材的晶鑽生醫(6815),但高階醫美儀器卻尚未有本土廠商通過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的核准。而備受矚目的再生醫...
新聞集錦
醫美
醫材
晶鑽總經理謝佳憲:本土醫美創新醫材需走向國際市場 盼政策支持、加速審查
2022-04-17/
記者 劉馨香
2014年成立的晶鑽生醫,致力於次世代醫學美容科技,採取自有品牌與代理雙軌併進的商業模式。其開發出臺灣首個、也是唯一本土自主研發的線雕(埋線拉提)醫材「提美拉外科用可吸收性縫線」,已於2018年12月獲得臺灣食藥署(TFDA)批准。晶鑽生醫目前已將「提美拉」推廣至全臺300家診所、超過1000位醫師使用,同時在美國和中國進行臨床試驗與取證作業。此外,晶鑽也持續研發第二代線材,和聚乳酸顆粒植入劑等醫...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4/15《生技股動態》
2022-04-15/
新聞中心
市場觀測✔️智擎(4162)胰腺癌新藥ONIVYDE取得中國新藥上市許可✔️長佳智能(6841)「心胸比估算系統」獲TFDA二級醫材許可✔️安盛生(6734)與日本樂敦進行PixoTech技術授權與共同開發案✔️路迦生醫(6814)CIK細胞治療技術獲准增列新光醫院為施行機構✔️訊聯(1784)GTP實驗室申請台中榮總細胞製備場所案,獲衛福部函覆認可✔️祥翊(6676)PAI查廠作...
新聞集錦
運動科學
神經科學
阿茲海默症
「運動護腦」證據再一項!?《Neurology》運動量大者 腦部灰質體積較大
2022-04-15/
記者 巫芝岳
近(13)日,法國諾曼第大學(Normandy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在一項針對平均年齡69歲的長輩,進行運動量與大腦、心血管健康的研究中指出,運動量大的人,腦部灰質的體積會較大,且此變化很可能是因運動能「維持胰島素濃度和身體質量指數(BMI)較低」所導致,再次顯示運動對於腦部健康的好處。該研究發表於期刊《Neurology》。研究人員針對134名平均年齡為69歲、無記憶問題的人進行研究...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2022年Q1數位健康投資大跌36%、心理健康衝擊最大;ARCH領投1.3億美元助Be Biopharma開發B細胞罕病癌症療法
2022-04-15/
記者 吳培安
《臺灣》美時授權引進乳癌相似藥取TFDA藥證 昨(14)日,美時製藥(1795)宣布,旗下授權引進的癌症生物相似藥Alymsys®(bevacizumab)在台灣取得藥證,不僅是bevacizumab產品於台灣首波獲得藥證的藥廠之一,也是美時首件於台灣取得藥證的癌症生物相似藥。 美時表示,Alymsys®是原廠藥Avastin®(bevacizumab)的生物相似藥,用於...
第一頁
上一頁
259
260
261
262
263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