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生技醫藥
NEW
AI藥物開發帶動M&A熱潮!盤點2024年四件AI製藥併購案
新聞集錦
NEW
12/23《生醫焦點雷達》
生技醫藥
NEW
「2024全國大專院校創新創業競賽」決賽揭曉!中興大摘多元農業組金獎、清大勇奪智慧健康組金獎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益生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
遺傳性皮膚炎
細菌感染
天然益生菌製備乳液 有望治癒皮膚炎
2017-03-10/
環球生技
2月22日的《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刊載一項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利用患者自體的微生物叢集,研發出一種可以避免細菌感染的乳液。研究人員發現,有遺傳性皮膚炎的人,其身上帶有少量可對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益菌。研究人員透過採集這些益生菌,並培養至足夠數量後,將其添加至乳液中,施用在原患者身上,發現在5個有遺傳性皮膚炎的患者中,其金黃色葡萄球菌數量降低了90%,同時不影響...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Science
合成生物學
酵母菌
後染色體體時代
Sc2.0 Project
Science重磅專刊 人工合成5條酵母染色體
2017-03-10/
環球生技
今(10)日出版的《Science》,以封面、專刊的形式發表7篇有關人工合成酵母菌染色體的研究論文。2010年,美國科學家J.CraigVenter首次將人工合成的基因體植入絲狀黴漿菌中,開啟化學合成生命的研究大門。為完成設計、合成、再造釀酒酵母菌基因體,美國科學院院士JefD.Boeke發起人工合成酵母基因體計畫(SyntheticYeastProject,Sc2.0Project),由美國、中...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新醫療
香港中大破解鼻咽癌基因圖譜 聯手英國共同開發標靶藥
2017-03-09/
記者 王柏豪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7日發表成功破解鼻咽癌的基因圖譜,這是全球首個有系統地進行鼻咽癌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的研究。結果發現,約30%的病人缺乏一種抗原基因令癌細胞免受身體免疫系統攻擊,另有約40%病人有一種基因突變導致癌細胞迅速生長。香港中文大學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講座教授陳德章表示,在缺乏鼻咽癌基因數據的情況下,很難為病人度身訂造最理想的治療方案,有鑒於此,中大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於2015年至20...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新醫療
三期臨床淋巴癌標靶藥物可抑制膀胱癌 長庚研究發現膀胱抑癌基因KDM6A
2017-03-09/
記者 王柏豪
林口長庚泌尿腫瘤科團隊最新研究發表,長庚團隊與新加坡癌症中心合作,發現KDM6A是膀胱癌細胞內的抑癌基因,突變率達3成多,造成有拮抗能力的基因EZH2異常,進而使癌細胞的基因表達調控失衡,導致癌細胞生長更活躍。長庚醫院研究團隊進一步利用「剎車理論」,發現目前正在三期臨床實驗階段的淋巴癌標靶藥物--EZH2抑制劑GSK343及GSK503,可有效抑制膀胱癌腫瘤,讓膀胱癌晚期治療露出一線曙光。林口長庚...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英國製藥業附加價值毛額領先歐洲各國
2017-03-09/
記者 王柏豪
英國泰晤士報(TheTimes)6日報導,英國會計顧問公司PwC最新研究報告顯示,英國製藥業的生產力較歐洲各國表現亮眼。英國製藥業平均每一個員工的附加價值毛額(grossvalueaddedperemployee)高於德國與義大利製藥業的40%,甚至是法國製藥業的2倍。英國生命科學產業的生產力則是英國所有產業平均生產力的2倍,平均每一個員工的附加價值毛額為10萬4,000英鎊。2015年,英國生命...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併購
聯合骨科
高階醫材
聯合骨科收購冠亞生技 切入脊柱產品市場
2017-03-08/
記者 蔡立勳
聯合骨科(4129)昨(7)日宣布,董事會已通過,以每股60元收購冠亞生技100%股權,收購總價達6.1億新台幣,預計2017年第一季完成股權收購,第二季正式併入冠亞,切入脊柱產品市場。聯合骨科為台灣唯一具有研發、生產與銷售人工關節能力之高階醫材廠,2016年合併營收達13.8億,外銷比重近七成,毛利率約達70%,與國際大廠具有相同水準,旗下人工關節以自有品牌「United」行銷全球30餘國,高雄...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晟德
林榮錦
豐華生技
益生菌
晟德併購GMP水劑廠 加速中國市場布局
2017-03-07/
記者 陳堂麒
面對川普主導的美國市場詭譎多變,台灣生技業的下一步該如何? 晟德集團今(3/7)舉行年度媒體春酒,董事長林榮錦分享3大趨勢與4項挑戰,同時,他也宣布晟德藥廠將於今年併購一GMP水劑廠,加速中國大陸市場布局,未來也不排除持續找尋併購機會;而以益生菌開發與應用為主軸的「豐華生技」將於今年第二季申請上櫃,集團朝向大健康產業發展。 林榮錦表示:「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的當選,國際局勢恐將變動不斷,所幸台...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
生物產業協會
呂正華
李世光
台灣生技醫藥產業
生物產業協會:生技新藥條例修法 加速接軌國際
2017-03-07/
記者 陳堂麒
立法院院會於12月30日三讀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修正案,放寬高風險醫材與新興生技產品的適用範圍,揭示小英政府計畫將台灣建設為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產業重鎮的企圖心。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昨(3/6)舉辦年度會員大會,就是以「生技新藥條例再出發」為題舉辦論壇,會中並邀請經濟部長李世光發表演講。與談貴賓包括: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協會(TRPMA)副理事長張鴻仁、甫上任的櫃買中心總經理蘇郁卿、經濟部工業...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順藥
黃文英
順天醫藥
順藥長效止痛針劑取證 啟動海外授權
2017-03-06/
環球生技
順天醫藥生技(6535)於今(6)日宣布,旗下長效止痛針劑納疼解®(Naldebain®,原名LT1001)取得TFDA核發藥證,將在台灣上市,初期鎖定自費市場;順藥也可取得里程碑款,並依據銷售金額,取得一定比例的權利金收入;現正積極與美國、韓國等地洽談授權。順藥表示,納疼解®由順藥自科技部引進藥物專利權,透過總經理黃文英建立的rSD(reSearchandDevelopm...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投資
資誠
PwC
經濟成長
政經
英國脫歐
貿易
經濟成長增信心 政經動盪堪憂
2017-03-06/
環球生技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今(6)日公布《2017資誠PwC全球投資專家調查報告》,全球投資人對經濟成長前景感到樂觀的比例,較去年增加1倍以上。報彙整了全球554位投資專家的意見,此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的執行期間為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其中有45%的投資專家,對於未來一年的全球經濟成長非常有信心,相較去年的22%增加一倍以上。對企業未來一年的獲利,78%的投資專家感到有信心,也比去年的66%...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Frost&Sullivan的最新研究顯示亞洲是臨床試驗的首選地
2017-03-05/
記者 王柏豪
Frost&Sullivan於3日發布了其與亞太專家CRONovotech合作的最新白皮書“亞洲:臨床試驗的首選地”。新白皮書的研究表明,由於擁有大量無治療效果的患者庫,特殊的臨床基礎設施和人才,以及較低的運營成本,亞洲正迅速成為臨床研究的主力軍。在評論白皮書時,Novotech首席執行官JohnMoller博士說:“亞洲對於我們的生物技術客戶來說是一個越來越有...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冠脂妥
假藥
台灣使用率率最高絳血脂藥「冠脂妥」今下午驚傳大量假藥
2017-03-04/
環球生技
食品藥物管理署今下午突然宣布查獲台灣使用率最高的降血脂藥物「冠脂妥」10毫克包裝疑似有假冒品,販售到各醫療院所,目前已請各醫療院所下架所有「批號MV503」,食藥署表示,目前並不是所有冠脂妥都是偽藥,僅有該批號可能是假貨。食藥署企科組副組長遲蘭慧表示,冠脂妥為醫師處方用藥,適用於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作為飲食控制的輔助治療使用。若是想要辨識真假貨,可以從側面的包裝看到批號是否為MV503...
第一頁
上一頁
1331
1332
1333
1334
133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