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GBI International
NEW
Japan’s Regenerative Medicine: A Decade In, What’s Holding It Back?
新聞集錦
NEW
首款BRAF V600E突變大腸癌一線療法 輝瑞獲FDA批准;Vertex囊性纖維化三聯療法獲FDA批准
生技醫藥
NEW
晟德林榮錦:10億投資順藥非護盤! 前進JPM談授權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奇美「AI高齡流感病情預測系統」 準確率達八成以上
2019-12-12/
記者 彭梓涵
今(12)日,奇美醫院發表「AI高齡流感病情預測系統」,此系統蒐集2009至2018年奇美醫療體系高齡病人流感資料5,000多筆為基礎,使用機器學習建立預測模型,並與醫師看診系統結合,可讓醫師預測高齡流感病人預後。奇美醫院表示,長者(≥65歲)得到流感後,死亡率是一般中年族群(40-64歲)約40倍,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有80%流感死亡者為長者,但是長者症狀常不典型,常無法正確表達,造成...
生技醫藥
國際快訊
Boehringer Ingelheim攜手Healx 以AI促罕見神經疾病藥物開發
2019-12-12/
記者 巫芝岳
近(9)日,據外媒報導,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將與英國的人工智慧(AI)藥物開發公司Healx合作,利用AI技術幫助其罕見神經系統疾病用藥的開發,該交易的細節尚未披露。該計畫旨在利用Healx的藥物開發平台「Healnet」,幫助百靈佳殷格翰選定應進一步開發的適應症先後順序,預計將大幅提高藥物開發效率。Healnet可透過AI技術,針對罕見疾病及其藥理學進行分析,所...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影像電子簽章、VR衛教/治療、行動巡房 打造未來醫院
2019-12-11/
記者 彭梓涵
今(11)日,大綜電腦系統舉辦了2019醫療行動化應用高峰會,邀請台灣醫療科技廠商,包括雲想科技、奧啓迪DeepQ、商之器科技、VMware台灣分公司,一同分享台灣創新醫療行動解決方案。 大綜電腦系統產品經理楊棣表示,隨著數位化與行動化的時代來臨,行動醫療成為生技、醫療產業跨界整合重要的趨勢,也進一步帶動產業環境新的變化,大綜電腦也期望透過醫療行動化應用高峰會,推廣台灣醫療科技廠與醫院端結合,為醫...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Christine Lu: 遺傳檢測效益不明、細胞/基因療法證據猶不足 為醫療保險給付決策最大阻礙
2019-12-11/
記者 吳培安
今(11)日,臺灣醫藥品法規學會主辦「癌症精準醫療之可近性、保險給付與倫理」論壇,並邀請到美國精準醫療相關醫療保險制度專家--哈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ChristineY.Lu(呂依儒)蒞臨演講。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特聘研究員陳恆德。(攝影:吳培安)活動一開始,由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特聘研究員陳恆德開場致詞。陳恆德指出,臺灣步向高齡化社會、癌症的治療需求日益增加,而透過針對每個患者遺傳資訊和生活習...
醫療科技
全球新聞
國家醫療品質獎公佈 中榮、高榮勇奪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
2019-12-11/
記者 李林璦
今(11)日,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舉辦之國家醫療品質獎(HealthcareQualityImprovementCampaign,HQIC)頒獎典禮盛大展開,堪稱國內醫療品質年度最大盛事,HQIC至今累積參賽團隊數逾5,000組。今年更特別頒發「持續品質改善獎」予連續參加20年的澄清綜合醫院與聯新國際醫院。而今年臺中榮總及高雄榮總在智慧醫療服務發展上不僅有眾多成果,且於醫療流程全方位導...
生技醫藥
全球新聞
Sanofi
sutimlimab
冷凝集素病
賽諾菲罕見血液病藥物sutimlimab三期成果積極 叩門FDA在即
2019-12-11/
記者 劉端雅
近(10)日,Sanofi(賽諾菲)在美國血液病學會(ASH)年會上宣布,旗下治療罕見血液疾病的藥物sutimlimab,3期試驗已達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主要終點。Sanofi已計畫向FDA提交新藥申請。sutimlimab是一款用於治療冷凝集素病(coldagglutinindisease,CAD)的C1s補體抑制劑。CAD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血液疾病,會導致免疫系統破壞紅血球。Soliris表示,...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Science Advances》美研發新型奈米載體 助攻CRISPR傳輸
2019-12-11/
記者 巫芝岳
近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項能代替病毒,作為基因療法載體的新材料,該奈米載體(nanocarrier)能完全避免病毒可能引起的免疫反應,帶電荷的設計也能將如CRISPR基因編輯系統這類巨型蛋白質分子送入細胞;此研究於12月6日發表於Science子刊《ScienceAdvances》中。研究團隊模仿病毒同時帶有正電荷與負電荷,而能順利進入細胞的特性,設計出一種由4個分子組成、帶...
新聞集錦
疫苗
國際快訊
賽諾菲新CEO棄糖尿病開發 專精癌症、疫苗研究
2019-12-11/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10)日,賽諾菲(Sanofi)上任3個月新執行長PaulHudson宣布結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與開發、重組約三個業務部門、以及之後出售Regeneron的持股,將資源投向利潤更高,尤其是癌症療法和疫苗產品。Hudson將帶領賽諾菲轉型六個主要重要領域,包括血友病,腫瘤學,血液學,罕見疾病和神經病學以及疫苗。賽諾菲在糖尿病與心血管業務,其實已經苦苦掙扎好幾年,根據賽諾菲最新財報,糖...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AstraZeneca攜手DeepMatter 化學製程AI化、加速新藥開發
2019-12-11/
記者 吳培安
昨(10)日,全球製藥大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宣布與AI化學製程公司DeepMatter合作,將藉助DeepMatter的AI平台DigitalGlassware強化AZ現有的自動化合成平台產能、建立化合物庫(compoundlibrary),應用到先導藥物(leads)上,進而推動新藥開發的效率。DeepMatter表示,AI平台DigitalGlassware會透過反應...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默沙東賭錯了?KalVista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新藥臨床二期未達終點
2019-12-11/
記者 李林璦
日前(9),KalVistaPharmaceuticals宣布其針對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iabeticmacularedema,DME)的KVD001的II期臨床試驗未達到其主要臨床終點。消息一出,當日股價大跌約20%。2017年10月,KalVista與默沙東(MSD)達成協議合作開發KVD001,默沙東投入了總共7.6億美金。 KVD001是一款小分子血漿激肽釋放酶抑制劑(plasmakall...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流感疫苗
Seqirus三價流感疫苗 加入佐劑更顯高齡保護力
2019-12-10/
記者 吳培安
全球流感疫苗大廠Seqirus今(10)日宣布,其佐劑三價流感疫苗產品FLUAD於美國2016-2017年流感季節的研究報告出爐。在此份由美國布朗大學發表的前瞻性(prospective)、集群隨機試驗(cluster-randomizedtrial)中指出,FLUAD在降低65歲以上高齡患者住院(hospitalizations)風險效果,比未加入佐劑的普通三價疫苗來得好。在這項研究中,針對共5...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賽諾菲斥25億美元收購Synthorx 重振免疫腫瘤療法
2019-12-10/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9)日,賽諾菲(Sanofi)宣布,以25億美元收購蛋白質療法研發藥廠Synthorx,Synthorx的免疫腫瘤生物技術與IL-2藥物多種腫瘤類型的組合方案,將重振賽諾菲在腫瘤治療方面的落後。Synthorx一年前以每股11美元價格在納斯達克上市,是公開市場上少數在短時間內超過股價攀升超過20美元的公司,而在與賽諾菲達成協議後,賽諾菲將爲Synthorx支付普通股每股68美元現金,Sy...
第一頁
上一頁
994
995
996
997
998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