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彭梓涵

不論人生看起來多麼困難,總有你可以做及取得成功的事《史蒂芬 霍金》。

拼出臺灣醫療科技藍圖

2018-12-20 / 記者 彭梓涵
撰文、攝影/彭梓涵、李林璦、薛瀹熢 國內各大醫學中心、生醫產業聚集在2018臺灣醫療科技展,是臺灣也是全球首次以醫院為主題的展覽。串聯國內重量級醫療院所的特色醫療,以及產業開發與生產的高階的醫療設備,向全世界展示臺灣大健康產業全方位規模。根據彭博(Bloomberg)世界醫療效率56國排名,臺灣為世界排名第九名,是唯一以低於1,400美元的花費就可以達到60.8分醫療效率的國家;反觀美國,平均醫療...

武田進入全球最大資本市場  聖誕前夕在紐約證交所上市

2018-12-20 / 記者 彭梓涵
武田製藥(Takeda)日前(18)宣布將在紐約證交所上市和交易,預計從12月24日開始,美國存託憑證(ADS)將以股票代碼TAK進行交易,合併後武田也維持在日本的總部,成為唯一進入美、日兩地上市的藥廠。就在12月初武田製藥的股東批准以590億美元收購倫敦上市的shire,通過這筆交易,武田將加入世界十大製藥商的行列,並獲得罕見疾病方面的專業知識,這是日本公司史上最大的海外收購。但在同意收購shi...

健喬布局消化系統領域 引進日本便祕專利新藥

2018-12-20 / 記者 彭梓涵
健喬信元(4114)昨(19)宣布與日本大藥廠EAPharmaCo.,Ltd.合作引進治療慢性便秘專利新藥AJG533(ElobixibatHydrate),日本商品名:GOOFICE®,併同集團旗下克瀉寧、健康化學產銷之浣腸劑,以及腹適寧等OTC主力產品,佈局消化系統領域處方及自費用藥市場。隨著生活型態改變與高齡社會來臨,慢性便秘(ChronicConstipation)全球盛行率約為1...

癌症免疫療法 新藥發展下一個黃金十年

2018-12-20 / 記者 彭梓涵
基因編輯技術、CAR-T、免疫療法興起,全球新藥開發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發展。有鑑於此,臺北醫學大學舉辦「全球新藥、免疫療法發展趨勢及技轉策略研討會」,特別請到曾擔任跨國藥廠研發主管、在製藥和生技行業有超過20年經驗的DavidDunn博士,及熟悉新藥開發、免疫治療趨勢專家共同與會,精闢解析國際最新藥物開發及免疫療法發展趨勢。撰文/彭梓涵攝影/林嘉慶不斷深化教學、研究、服務、人才培育的臺北醫學大...

能玩出新市場、新契機?

2018-12-20 / 記者 彭梓涵
數位經濟的發展打破了市場地域疆界的限制,人們的消費行為跟著演變、越來越複雜,帶動跨境數位商業的興起、甚至蓬勃發展,迫使跨國藥企或為生存、或為保有成長,不得不關注本業以外的更多可能性與機會,玩起過去被視為「不務正業」的營運操作手法。撰文/彭梓涵如同科技大廠在生醫領域的跨界布局,近年國際製藥大廠的動作亦顯頻繁,除了專注於自身產業的上下游整併外,部分更做起了製藥行業以外的有趣生意。本文特匯整近年主要藥企...

2018臺灣醫療科技展 全球首創醫院為主展覽

2018-12-20 / 記者 彭梓涵
2018臺灣醫療科技展(TaiwanHealthcareExpo2018)於11月29日至12月2日假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幕,以臺灣最具特色醫療X科技出發,是臺灣也是全球首個以醫院為主的展覽。從全人醫療照護需求全方面串連電資通訊、生技製藥、創新醫材和健康照護產業,聚焦三大核心主題,包含效率醫療(EfficientHealthcare)、智慧照護(SmartHealthcare)與科技健康(Innova...

AILab結合臺灣醫療 解決全球未滿足醫療需求

2018-12-20 / 記者 彭梓涵
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AILabs)與臺北榮民總醫院(以下簡稱北榮)協力建立全球首套臨床人工智慧腦轉移瘤自動判讀系統(DeepMets),於11月14日正式進駐臺北榮總放射線部;接著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12月7日簽屬合作協議,打造「TED-ICU智能重症照護系統」AI加護病房。成立不到2年的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AILabs),積極整合臺灣醫療優勢,逐漸展現臺灣AI醫療應用於全球未滿足醫療需求的成果...

癌症免疫療法 新藥發展下一個黃金十年

2018-12-20 / 記者 彭梓涵
基因編輯技術、CAR-T、免疫療法興起,全球新藥開發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發展。有鑑於此,臺北醫學大學舉辦「全球新藥、免疫療法發展趨勢及技轉策略研討會」,特別請到曾擔任跨國藥廠研發主管、在製藥和生技行業有超過20年經驗的DavidDunn博士,及熟悉新藥開發、免疫治療趨勢專家共同與會,精闢解析國際最新藥物開發及免疫療法發展趨勢。 不斷深化教學、研究、服務、人才培育的臺北醫學大學於11月27日與生醫...

一站式服務吸引國際目光 友霖友杏聯袂展出研發產製實力

2018-12-20 / 記者 彭梓涵
第二屆醫療科技展首次串聯專業醫療並跨領域整合生醫上中下游的服務網路。今年,國內老字號西藥代理與保健食品大廠友華集團旗下友霖、友杏共同參與醫療科技展,展示其在新藥開發兩大獨步國際的藥物釋放技術(MPRT)與多天經皮吸收技術(MTDD)平台以及FDA最高規格針劑廠。 友霖10載研發產能大躍進友霖生技成立於2008年,歷經10載打磨,如今,專注於新劑型新藥與利基學名藥從開發、生產與行銷,迄今已擁有7張T...

「醣分子合成一鍋化」結合AI、演算法 模型車變跑車

2018-12-19 / 記者 彭梓涵
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士繼「一鍋式酵素合成法」及「程式化一鍋合成法」後,近期又與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吳宗益研究員,及資訊科學研究所許聞廉特聘研究員跨領域合作,結合人工智慧(AI)及演算法(Algorithm),寫成電腦軟體「Auto-CHO」與學術社群共享,讓「程式化一鍋合成法」更上層樓。相關研究日前也以第一作者鄭成偉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上。「醣」是生物體中最重要...

AbbVie 年底重組高層 計畫開發比Humira更強大的產品

2018-12-19 / 記者 彭梓涵
與去年一樣,AbbVie在年底進行領導團隊的重整,今年也不例外,AbbVie昨(18)宣布領導層的結構變化將簡化其組織結構以增長長期戰略。AbbVie將領導團隊合併為四名經理主導,將尋求並開發超越目前旗下明星產品Humira 的產品。根據FiercePharma統計2017年全球排名前15製藥公司收入,AbbVie排名第九,其中全球最暢銷藥物第一名即是AbbVie的Humira ,年收約184億美...

2018年 FDA批准56款新藥 首度以罕見疾病孤兒藥為最多

2018-12-18 / 記者 彭梓涵
2018年即將結束,而今年是個不凡的一年,截至截稿為止,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在這年批准了56款新藥,也打破1996年53個新藥創下歷年最高,然而這也歸功於FDA四大加速政策,以及局長ScottGottlieb「以患者為中心」的新藥審查機制,和對於罕見疾病的重視。FDA歷年批准新藥數量,2018年突破歷年最高。(環球生技月刊製表)回顧每年獲批的新藥,仍以抗癌療法為大宗;根據公開的數據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