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微生物夯! 2025年上看575億美元大商機
2020-01-03 / 記者 吳培安
「第四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自今(3)日起,連續兩天於中央研究院舉辦,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于君、臺大醫院副院長吳明賢、長庚大學教授賴信志及中國熱心腸生技研究院執行長藍燦輝等四位專題講者,並安排六大主題場次,分享微生物體如何影響今日的營養學、癌症治療、免疫健康等領域的科研發展及趨勢。于君:組成不到0.6%的腸道真菌體卻與結直腸癌息息相關于君是長期致力於消化系統腫瘤機制與防治研究的專家,但她的研究...
《Journal of Cell Biology》致癌基因再發現! 「轉運蛋白」有望成大腸癌新標靶
2020-01-02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ofToronto)的一項研究證實,大腸癌細胞內的「轉運蛋白」Importin-11,與促使腫瘤細胞生長的多項生化途徑相關,以Importin-11為標靶的治療方式,未來有機會嘉惠80%的大腸癌患者,這項研究於2019年12月23日被發表於期刊《JournalofCellBiology》(JCB)。過去研究已指出,約有80%的大腸癌是因APC基因的突變所...
《自然》:科學家首次證實GDF15「厭食激素」關鍵在腸道!
2019-12-27 / 記者 王柏豪
(25日),《自然》最新一期論文發表再次讓糖尿病「神藥」二甲雙胍(metformin)引起科學界目光。英國劍橋大學StephenO’Rahilly、AnthonyP.Coll等研究人員發現,二甲雙胍誘導產生的「厭食激素」主要來自遠端小腸和結腸,科學家首次證實減肥控糖的關鍵竟在腸道!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在實驗在野生型小鼠中,口服二甲雙胍可增加循環中的GDF15,而GDF15表達最高的...
《Nature》子刊:工程化E.coli 產生水凝蛋白 增加腸屏障
2019-12-20 / 記者 彭梓涵
日前,哈佛大學Wyss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團隊開發出一種生物材料,是透過基因工程改造大腸桿菌 Nissle1917(EcN)使其產生的奈米纖維基質與腸道黏液結合,就像敷料一樣,可覆蓋在發炎區域;在小鼠實驗中證實可減輕化學製劑誘導的結腸炎,也可增進腸黏膜癒合。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上。在美國,有約160萬人患反覆性發炎性腸道疾病(IBD),而隨著患病時間增...
《Nature》腸道菌如何在微生物戰場中獲勝?美團隊解開「基因軍備競賽」機制
2019-11-01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華盛頓大學微生物學團隊解開了人體腸道細菌所具有的一項有如「軍備競賽」的機制:不同種細菌間,會透過獲取對方「防禦基因」的方式,來裝備自己與其他細菌競爭時的防禦力。該研究可說明部分人體腸道微生物相的生成,以及為何我們難以輕易改變腸道菌相;10月30日被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中。當細菌生長環境過於擁擠時,他們會分泌特定的有毒蛋白質,來傷害周遭細菌,以確保自己生存的空間;而同種細菌間,也會因...
Biogen宣布多發性硬化症新藥獲FDA 批准 胃腸道耐受性強於現有療法
2019-10-31 / 記者 劉端雅
昨(30)日,生技製藥大廠百健(Biogen)和Alkermes共同宣布,用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MS)的新藥Vumerity獲FDA批准上市。Biogen將向Alkermes依發展進度分期付款1.5億美元,同時,Biogen將透過獨家的全球許可,將該藥物商業化,並計畫在美國銷售。Vumerity是Biogen所研發的Tecfidera升級版,用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包括臨床單一症候群(CIS)、復發...
Exact Sciences、梅奧診所聯手 啟動15萬人大腸癌檢測研究
2019-10-15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14日,ExactSciences宣佈已和梅奧診所(MayoClinic)啟動了一項真實世界數據的研究,將長期追蹤共15萬人在使用ExactSciences大腸癌檢測工具Cologuard後的結果,以求確立此檢測工具的護理標準。這項為期7年的臨床研究,據稱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大腸癌檢測研究之一;將繪製出全美已被開立處方,並完成這項家用糞便檢測的癌症風險族群中,族群的發病率及死亡率統計圖。此...
安進潛力KRAS抗癌藥物 治療大腸癌療效卡關待解
2019-10-01 / 記者 巫芝岳
9月28日的2019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中,安進(Amgen)提交了其以KRAS基因為標靶的癌症藥物AMG510的一項最新數據,顯示該藥物用於治療大腸癌的療效,可能遠不及用於治療肺癌時的積極效果。數據顯示,在29例直腸癌患者中,只有1例對治療有部分反應,其他包括6位患者疾病持續惡化、22位患者的病情維持穩定。相較於安進在9月初所提交的,用於治療肺癌的臨床一期試驗的積極成果(客觀緩解率在...
睡好吧!《Nature》研究證實熬夜影響腸道健康!
2019-09-23 / 記者 李林璦
近日(18),來自葡萄牙里斯本Champalimaud未知技術研究中心(ChampalimaudCentrefortheUnknown)的研究人員發現,第3型先天性淋巴細胞(Type3innatelymphoidcells,ILC3s)的功能是直接由大腦晝夜節律鐘所控制,並且和腸道健康息息相關。該研究發表於《Nature》。 在先前研究中,生理時鐘與荷爾蒙、代謝機制、睡眠與體溫有關,當生理時鐘混亂...
《腸病毒71型的臺灣經驗》
2019-08-30 / 記者 吳培安
為了促進國人對腸病毒的瞭解,更聚焦於易造成重症的腸病毒71型感染議題,科技部商請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小兒科黃立民教授,號召國內腸病毒研究學有專精的專家,通力合作,編寫這本科普專書,希望藉此書增進國人對腸病毒疾病的瞭解,日後在面對腸病毒防治與應變,特別是對家有學齡前幼童的新手家長們,都能功力倍增。 腸病毒71型疫苗開發期間,我最常聽到人家說:「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得到,為何自己要開發?」在這段漫長的研發時...
微生態研究 引爆新競局
2019-08-17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美國國家衛生院(NIH)於今年5月29日分別在自然科學雜誌《Nature》與自然醫學雜誌《NatureMedicine》,針對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前期糖尿病(Prediabetes)與婦女早產(Pretermbirth)發表三篇「整合型人類微生物組計劃」(iHMP)的重要研究論文。iHMP計畫起始於2013年,為2008年人類微生物組計畫(HMP)的第二階段計畫。HMP主要鎖定健康人口腔、皮...
臺灣研發腸病毒71型疫苗有成 可望明年中上市
2019-07-30 / 記者 吳培安
今(30)日,科技部舉辦《腸病毒71型的台灣經驗─從流行病學及臨床到基礎科學的新視野》專書出版記者會,由科技部莊偉哲司長主持,並由臺大醫學院小兒感染科黃立民教授分享臺灣對抗腸病毒71型病毒的抗戰史。而在會中,黃立民也提及國內腸病毒71型疫苗研發有成,有望在明年中上市。黃立民在會中宣布好消息,目前國光生技、高端疫苗兩家廠商的腸病毒71型疫苗已經進入臨床三期試驗,明年中可能就會有國產的腸病毒疫苗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