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早期青光眼檢測獲英國MHRA和美國FDA批准

2020-05-04 / 記者 王棋祺
近(3)日,在《ExpertReviewofMolecularDiagnostics.》上發表了一項由惠康( Wellcome)資助的研究結果。這項由UCL贊助的臨床試驗的結果,以人工智慧(AI)的技術加速臨床試驗的進行,用於檢測和診斷青光眼,比目前的黃金診斷標準方法提早18個月檢測到早期青光眼的進展。這項AI支持的技術最近已被英國藥品和保健產品監管局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准。研究人員還在評估肺部...

莊曜宇:新冠研究應重視宿主基因定序 慎選AI演算法

2020-04-30 / 記者 李林璦
今(30)日,科技部補助臺大全幅健康照護子中心邀請到國內外多位專家舉辦了《TAIWANisHelping:全方位AIx防疫線上論壇》,其中,邀請工研院生醫所副所長莊曜宇以疫情與基因大數據之應用為題,分享他以往在基因大數據的經驗,並呼籲,除了進行新冠病毒本身的基因定序外,應更加重視「宿主的基因定序」,才能清楚了解為何傳播有個體差異性,亦可用於老藥新用的研究或是能更進一步新冠肺炎感染、疾病上的生物資訊...

禮來收購Atomwise AI探勘新藥技術 每項達100萬美元

2019-06-05 / 記者 吳培安
前(美國時間3日),禮來(EliLilly)和藥物探勘公司Atomwise宣布將展開一項新的多年合作,禮來同意以每項100萬美元買下特定疾病的AI探勘新藥。禮來希望將Atomwise的AI藥物探勘平台AtomNet應用在他們的化合物資料庫中,並與AtomNet的自動預測合成功能結合,加速藥物篩選和開發。如果每項化合物都順利開發成藥物,Atomwise將依研發和上市的里程碑獲利5.5億美元。此外,A...

李友專:電腦斷層掃描的兩難——To CAT or not to CAT,that is the question

2019-06-01 / 專欄:李友專
一次電腦斷層掃描會產生相當於八萬公斤核食的輻射量,但也可能早期發現癌症。我們應該避之唯恐不及,還是寧可錯殺也不放過?運用AI,或許能作為其利弊權衡之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關於電腦斷層掃描,前兩週有兩則大新聞。第一則是,衛福部健保署統計,每做一次電腦斷層,其輻射暴露量相當於吃下八萬公斤的輻射食品。任...

李友專:付不起的醫療未來,人工智慧如何支持我們健康老去?

2019-05-04 / 專欄:李友專
隨著人口老化與醫學科技進步,治療方法變得多元,也更重視醫療品質,健保支出的成長速度只會每年加速。面對一個付不起的醫療未來,人工智慧可能是關鍵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健保預算已經突破1年7,000億,佔全國總預算(約2兆)35%,每年還以3到5%的速度成長。漲幅不只如此,全世界醫療產業的成長速度約...

李友專:「AI會取代人類醫師」?你可能問錯問題了

2019-04-20 / 專欄:李友專
自從AlphaGo打敗棋王之後,輿論陷入「AI取代人類工作」的恐慌,然而醫療AI並不是能海吞期刊文獻,就代表能直接行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近報章雜誌及媒體投書,有不少關於「AI是否能夠取代人類醫師」的討論,有一種觀點認為,AI的進展會讓醫師這個行業逐漸沒落,甚至有一天可以取代醫師;另一種觀點則...

AILab結合臺灣醫療 解決全球未滿足醫療需求

2018-12-20 / 記者 彭梓涵
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AILabs)與臺北榮民總醫院(以下簡稱北榮)協力建立全球首套臨床人工智慧腦轉移瘤自動判讀系統(DeepMets),於11月14日正式進駐臺北榮總放射線部;接著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12月7日簽屬合作協議,打造「TED-ICU智能重症照護系統」AI加護病房。成立不到2年的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AILabs),積極整合臺灣醫療優勢,逐漸展現臺灣AI醫療應用於全球未滿足醫療需求的成果...

DeepMind成功預測蛋白質的3D摺疊形狀

2018-12-04 / 記者 彭梓涵
上週日在坎昆(Cancun)舉行的一年兩次國際蛋白質3D結構預測競賽(CASP),Google的DeepMind以最新的人工智慧AlphaFold打敗眾頂尖科學家,從胺基酸排列的距離與化學鍵的角度成功從43種蛋白質中預測25種結構。遠超過第二名預測的3種結構。2016年AlphaGo計劃擊敗南韓棋王LeeSedol之後,DeepMind將目光投向了蛋白質折疊。雖然比賽已經證明是Google人工智慧...

【影音新聞】DCB攜手台大 運用AI輔助新藥開發

2018-12-02 / 記者 李林璦
運用人工智慧在醫藥技術領域,尤其是藥物開發領域的應用已然是一個前景廣闊的新興領域,生技中心利用實驗室已建立創新藥物ADMET(吸收、分配、代謝、排洩和毒性)實驗數據建置資料庫,透過與台大資工所曾宇鳳教授合作,開發特定藥物研發ADMET性質之機器學習方法,未來透過AI虛擬篩選,可優化先導藥物篩選、提高先導藥物發現效率。生技中心藥物平台技術研究所林瓊副所長特別接受本刊專訪。(環球生技/李林璦採訪整理)

Google健康事業火力全開  聘請醫療大咖、合併DeepMind Health部門

2018-11-18 / 記者 彭梓涵
上周開始Google在健康領域發布一連串的重磅新組建,包含,醫療公司GeisingerHealth的執行長DavidFeinberg被挖腳擔任GoogleHealth醫療戰略負責人,以統籌Google的醫療保健計劃。以及新的GoogleHealth合併DeepMindHealth部門,以實踐Streams應用程式轉化為醫生、護士的AI助手。Google不是唯一一個希望在3.5萬億美元的醫療保健拓展...

李友專:導入AI以避免醫療錯誤,提升醫療品質

2018-09-23 / 環球生技
【環球生技名人錄】李友專:導入AI以避免醫療錯誤,提升醫療品質醫院導入電子病歷,就像為了喝牛乳只好闢草皮因醫療錯誤而死亡的病例,在美國一年約25萬起,2000年占全美十大死因第五名,2016年已升至第三名。為何醫療進步,死亡率不降反增?衛福部健保署推行雲端藥歷,再演化為健康存摺,將人工智慧引到醫療環境,帶來何種好處?《環球生技名人錄》現場專訪北醫李友專教授,精彩揭曉。受訪者:李友專/臺北醫學大學醫...

DeepMind大突破:AI 眼部掃描診斷準確性高達 94%

2018-08-17 / 實習記者 吳佳穎
英國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近期開發了一項醫療產品,以人工智慧模式進行眼部診斷,除能協助眼科醫師進行一般性的眼部掃描,並辨識出多達50種以上的眼部異狀之外,預測結果也較人類醫師精準。該研發成果於日前(8/13)刊登於《NatureMedicine》。DeepMind及其研究合作夥伴——倫敦摩爾眼科醫院(London’sMoorfieldsEyeHosp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