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服務項目
聯絡我們
雜誌訂閱
下載 APP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產業情報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回首頁
產業情報
產業情報首頁
每日要聞
生技醫藥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數位醫療
科學要聞
政策法規
投資雷達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投資評析
生醫公司資料庫
生技名人錄
名人專欄
專家觀點
人物專訪
生醫動態
臺灣知識庫
國際醫學匯
產業快訊
公司報導
創新管理學苑
生醫永續(CSR)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待開放)
影音報導
影音報導台首頁
生技名人錄
產業報告教室
現場直擊
閣樓播 Bio
產業活動
環球生技
雜誌
書坊
文章查詢
標籤:AI
聯合學習
AI
龔明鑫、杜奕瑾領軍 國家級「聯合學習產業大聯盟」正式啟動
報導/彭梓涵 由國發會龔明鑫發起的「台灣聯合學習產業大聯盟」,今(29)日,宣布正式啟動。未來將以產業串連聯合學習(federatedlearning)方式,帶動醫療、交通、製造、城鄉、文創、金融等創新、建立跨域整合應用、人才培育及國際合作,攜手產官學研各界共同投入聯合學習技術研發。 此大聯盟是由:科技部部長吳政忠、交通部部長林佳龍、衛福部部長陳時中、經濟部部長王美花、文化部部長李永得,專家顧問團...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AI
美真實世界數據研究:7種糖尿病視網膜病變AI近一半結果不如醫生
編譯/彭梓涵 美國FDA自2018年批准首個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目前僅有兩項產品獲得批准。昨(5)日,一項研究,採用23,724名退伍軍人共311,604張視網膜圖像,進行5家AI公司7種演算法(包含一家獲FDA批准的演算法)比較,結果顯示,演算法間的靈敏度(sensitivities)差異很大,且近一半判讀結果比不上醫生專業。相關研究已發表在《DiabetesCare》期刊上。 此為一項多中心...
AI
蛋白質結構
DeepMind AI系統破解50年蛋白質結構預測難題
編譯/劉端雅美國時間1日,Alphabet子公司DeepMind宣布,旗下研發的深度學習系統AlphaFold,在最新一屆的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中(CASP)獲得冠軍,該系統破解了近50年的蛋白質摺疊(protein-folding)難題,未來有機會應用在疾病的新療法之研發,以及其他非醫療用途。AlphaFold在兩年一度舉行的CASP擊敗其他選手,其具有精確地從胺基酸序列(aminoacids...
全球新聞
熱門焦點
AI
林清詠
新型冠狀病毒
台灣之光!全球首個AI「COVID-19基因演化路徑分析」上線 Graphen 林清詠蒐匯各國病毒株定序 揪出強力傳播者
全球首個AI「COVID-19基因演化路徑分析」(http://www.graphen.ai/covid.html)上線了!旅美AI大數據分析專家、Graphen創辦人林清詠蒐匯了來自世界各國總計370株COVID-19病毒基因序列,團隊埋首僅一周時間,就繪製完成迄今出現之COVID-19病毒基因演化,並從中分析出幾株傳播力頑強的病毒亞型。林清詠今(10日)接受本刊越洋訪問表示,更完整的歸納分析還...
全球新聞
智慧醫療
AI
國衛院、長庚、宏碁 跨領域合作 用AI提早揪出肥胖相關疾病
今(30)日,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基隆長庚醫院、宏碁公司舉行簽約儀式,宣布三方合作建置「國人整合性肥胖症及其衍生疾病資料庫智慧預測系統」,透過AI智慧分析國人健康長期追蹤資料與基因體學大數據資料,預測並發掘國人肥胖症衍生疾病,以達個人慢性疾病預防。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攝影/彭梓涵)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致詞時表示,肥胖衍生的慢性病使醫療負擔加重,衛福部也不只要做精準醫療也要做精準公衛,期望透過國衛院智庫、...
全球新聞
羅氏
智慧醫療
AI
Sensyne
Sensyne與羅氏攜手 將AI應用於臨床試驗
近(23)日,新創數據公司SensyneHealth宣布,與瑞士羅氏Roche簽署一項新研究項目協議,將人工智慧(AI)應用於臨床試驗。該協議的交易資料尚未公布,但Sensyne表示,研究項目先專注於確定一個疾病區域的患者群體進行評估,並使用去名化電子健康紀錄(ElectronicHealthRecord,EHR)資訊整理去名患者資料,以支持臨床試驗計畫。Sensyne收集去名患者信息,包括基因體...
全球新聞
智慧醫療
AI
臺大醫院攜手國研院、臺灣AI雲 助聽損兒童重獲新聲
今(26)日,臺大醫院宣布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科技部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生技醫藥核心設施平台,以及國家衛生研究院「亞太生醫矽谷精準醫療旗艦計畫」的次世代基因體分析平台合作,從人體2萬多個基因中找出重要的聽損基因,並透過臺灣AI雲(TWCC)加速分析,幫助聽損兒童把握黃金治療期。臺大醫院表示,內耳耳蝸受損的重度和極重度聽損者,可以使用人工電子耳彌補聽覺;然而,並不...
全球新聞
智慧醫療
AI
長庚 AI「超級細菌預測模型」 用藥準確性達八成
今(26)日,林口長庚醫院發表與長庚大學、中央大學跨領域、跨校合作,利用人工智慧開發的「超級細菌預測模型」,此模型可更快速、便宜、正確地進行微生物特性鑑定,幾秒鐘內即可完成預測,並達到80%的用藥準確性。根據本土及國際的研究指出,超級細菌的盛行率已高達7.5%。這些抗藥能力明顯的超級細菌,有些有機會被檢測出來,但有些躲藏在一般不具抗藥能力的菌群中,其比例甚至低到10萬到100萬隻細菌中才有一隻的存...
全球新聞
智慧醫療
AI
醫療AI最大挑戰 目標不明確、變革決心不足
今(23)日,由臺北醫學大學主辦,臺北醫學大學國際產學聯盟、TMUSPARK、臺北醫學大學生醫加速器、科技部RAISE計畫協辦「揭開醫療AI新序章商業應用的挑戰」論壇,邀請國內產業、學界專家從不同視角及觀點看台灣AI智慧醫療發展的挑戰與契機。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介信於開幕致詞表示,台北醫學大學AI發展歷史悠久,21年前就成立醫學資訊研究所,今年醫學院也再成立在職專班,北醫在高教體系配合產業界需求,...
全球新聞
熱門焦點
數位醫療
智慧醫療
AI
RESI
早覺醫療
數位醫療新創應有實際效益吸引投資人、早覺醫療成AI趨勢
富士康健康科技投資事業體副總裁BenjaminHu在數位醫療科技論壇中提到,比起科技本身,對醫院、臨床上能帶何種好處才是更重要的,因此若新創業者能提出其新技術實際上能為醫院節省多少時間、金錢,且除了準備產品的資料(data),更要提供使用者的回饋(feedback),才容易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臨床醫師出生的Pacific8Ventures合夥人傅斯誠也指出,醫師們通常已在臨床上具有高度專業,因此比...
特色文章
專家觀點
AI
李友專
未來城市@天下
早覺醫療
李友專:有按時吃藥嗎?人工智慧能幫病人「聽醫師的話」——早覺醫療:醫療AI的新戰場(下)
早覺醫療的核心精神,是在各階段健康照護中再多道守門把關,運用AI特性幫助各項照護能夠更加準確、及時、個人化、可執行。因為,要乖乖聽醫生的話,真的很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診間裡常聽到這樣的對話。醫生:「藥都有按時吃嗎?」病人:「有⋯⋯」但健康管理是件知易行難的事,耳熟能詳的「一日五蔬果、日行萬步」、...
全球新聞
熱門焦點
數位醫療
AI
2019北醫x MIT數據松 跨域團隊打造未來智慧ICU藍圖
今(29)日,臺北醫學大學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聯合舉辦的第四屆數據松(Datathon)競賽圓滿落幕,此屆榮獲首獎為「AI輔助醫療影像檢傷應用」,團隊成員橫跨放射腫瘤科醫師、藥師、AI工程師、醫學影像專家、資工專家等,跨領域碰撞出精彩的火花。2019北醫xMIT數據松跨域團隊打造未來智慧ICU藍圖此屆數據松頒發共計21萬元的獎金,各隊中蘊含不同領域專...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盤點全臺生醫加速器
熱門排名
查看更多
疫情下活躍不減 13家NBIC進駐廠商輪番報喜
6大版本爭議有解?! 石崇良再生醫療專法草案內容搶先看
以色列新冠特效藥一期臨床結果出爐 最快3天患者康復 無副作用
憂抗變種病毒無效 FDA限制美3州使用禮來、再生元新冠抗體療法
43位臺灣生醫校園大師出列!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EP 7 【閣樓播Bio】醫療影像AI荊棘之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