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代謝物…抗癌新方向

2019-03-02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上(1)月23日,自然期刊《Nature》刊載了日本慶應大學的本田賢也教授的重要發現,人體內對抗腫瘤最重要的毒殺型T細胞株(CD8+IFN-γ+T細胞),其數量與活性是由腸道菌組成所決定。本田教授更由健康成人體糞便中,成功分離出可促進毒殺型T細胞增生,能力最強的11株細菌株,並在動物實驗證實,11菌的混和劑可讓毒殺型T細胞數目增加超過三倍,不僅幫助小鼠有效對抗李斯特菌感染,更大幅提升小...

益生菌2.0世代 探索新保健價值

2019-01-11 / 記者 李林璦
今(11)日,圖爾思生技舉辦之第三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第二日的下午場特別邀請到亞洲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權威陽明大學蔡英傑教授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陳倩琪博士為大家分享目前益生菌的最新研究發展與台灣在益生菌產業上的機會與挑戰。 現今已是益生菌2.0世代,益生菌除了具有能夠改善代謝症候群、腸胃疾病、免疫力等功效,益生菌也能通過菌腦腸軸線(microbiome-gut-braina...

腸道微生物研究不易 宿主基因型影響菌相多樣性

2019-01-10 / 記者 彭梓涵
近年,有許多研究指出腸道菌會引起某些疾病的發生,而以益生菌作為治療其療效也有各種爭議。今由圖爾思生技舉辦的第三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下午的session專注於人體腸道菌的研究與直腸結腸癌的檢測,其中長庚醫院錢政弘醫師也從問卷調查中,分享國人對益生菌的看法。中科院王軍教授(攝影:林嘉慶)中科院王軍教授以「跨越不同尺度進行菌群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為題,分享他在歐洲做微生物生態的研究,王軍教授表示,他從...

皮膚、口腔的微生物群也會主宰你的健康

2019-01-10 / 記者 彭梓涵
存在於人體內外的「人體微生物群」(humanmicrobiome)數量十分龐大,這些微生物與人體形成一種共生關係,今由圖爾思生技舉辦的第三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下午的session專注於人體微生物群的研究與應用,其中中央大學黃俊銘教授分享皮膚益生菌銀行計畫、長庚醫院蘇仕奇博士也分享口腔微生物群的組成與影響。中央大學 黃俊銘教授黃俊銘教授表示,皮膚益生菌銀行(SkinProbioticBank)計...

益生菌療效引爆爭議

2018-10-27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上(9)月6日,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的兩位專家伊蘭.西格爾(EranSegal)、伊蘭.埃利納夫(EranElinav),在國際頂尖期刊《Cell》聯名發表兩篇文章,且顛覆過去大眾對口服益生菌的認知,他們的研究顯示,口服益生菌不僅無效性還可能負面影響,這為全球每年超過400億美元的益生菌市場,投下震撼彈。兩位伊蘭教授的首篇研究指出,過去益生菌研究來源都是糞便檢體,為了釐清糞便究竟有多大的代表性,...

醫療新思維…馴化致死病菌

2018-09-28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上(8)月《Cell》期刊發表顛覆醫學界對感染症治療的思維,美國沙克生物研究所的JanelleAyres教授,利用營養干預,而非傳統的抗生素治療,成功治癒受感染的動物。深入研究後更驚人發現,動物體內的致死病菌並沒有消失,而是被馴化後融入了動物的腸道生態,形成新的無病共生關係。這研究為未來的感染症治療提供了全新的思維。Ayres教授首先使用半致死量(LD50)的檸檬酸桿菌(Citrobacterro...

新世代益生菌 商機起飛

2018-09-07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今年6月,國際益生菌與益生元科學協會(ISAPP)首次在亞洲召開年度大會,吸引全球各地的專家參與。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的帕特裡斯·卡尼(PatriceCani)教授發表名為「新世代益生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嗜黏液艾克曼菌,以下簡稱AKK菌)的演講,引起熱烈回響。AKK菌在腸道具有控制醣類吸收與代謝的功能,被認為有預防,甚至治療肥胖及糖尿病的潛力。Cani教授的...

揭開長壽面紗 益生菌保護人體健康

2018-08-18 / 環球生技
人的腸道中有著一個重要的微生物生態系統,它可以幫助維持身心健康,保護我們免受病原體的侵害,幫助我們消化食物並在體內形成維生素。如若這個生態系統發生紊亂,則可能會引起感染、炎症或是過敏等相關的疾病。然而科學家認為食用含有特定微生物的食物可以有效對抗某些疾病,讓我們更加健康。這類食物稱為益生菌,它會和人體中自有的微生物相結合,協同發揮作用。日本抗衰老營養學會會長BejitIdeas博士和新加坡國立大學...

讓益生菌來幫助您吧

2018-08-08 / 新聞中心
亞洲國際營養保健食品展(VitafoodsAsia)是唯一涵蓋營養保健食品的國際專業活動,今年的亞洲國際營養保健食品展將於2018年9月11至12日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屆時新加坡國立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劉紹泉副教授將會講解關於如何保持益生菌在食品和飲料中的活性,以及他本人對於提高益生菌存活率的相關研究。【2018年8月9日,新加坡外電報導】當您走進超市,隨處可見有助於改善健康的...

搶攻腸道益生菌 機不可失

2018-03-31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上(2)月28日,一篇發表在《Nature》的文章為腸道微生物態研究帶來變革,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的EranSegal教授,經研究1046位不同人種的以色列人腸道菌相,並整合國際多組重要資料庫數據後得出重大結論,人體基因只影響了1.9%的腸道菌相,換句話說「有高達98%的腸道菌相,是由基因以外的環境因子所決定」,這也為腸道健康相關食品與藥品的未來發展的潛力,提供了最有力的註解。本月9日,另一篇由...

豐華生技(6553)董事會決議 首次配發現金股利3元

2018-02-23 / 記者 王柏豪
晟德藥業集團旗下關係企業豐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豐華,代號:6553)昨(22)日召開董事會,並決議首次配發現金股利合計每股3元,包含106年度盈餘分配每股0.63元與資本公積發放現金股利每股2.37元,總計發放金額將達新台幣2.16億元。董事並通過豐華嘉義廠產能擴建計畫案,擬投資新台幣3.76億元擴建目前嘉義廠菌粉生產廠,並引進歐洲新型設備,以打造豐華嘉義廠成為國際級的益生菌專業生產廠,堪稱台...

晟德旗下得榮豐華合併 加速進攻益生菌市場

2017-11-02 / 記者 林以璿
生物發酵廠得榮(4187)今(2)日舉行股東臨時會,通過與豐華(6553)的合併及合併解散案。合併後豐華為存續公司,合併基準日暫訂為本月30日。透過得榮與豐華的整合,晟德(4123)集團也將全力搶攻大中華區益生菌市場。得榮專精於以醱酵製程為主的原料藥生產,具有大型微生物研發、分析、醱酵與量產技術與豐富的國際法規經驗,結合豐華過去研發、應用、產品開發技術與客製化產品生產能力,將可大幅縮短未來進軍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