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年輕好點子成功創業案例 羅氏19億美元完成收購Flatiron Health

2018-04-08 / 記者 王柏豪
外電報導,羅氏(7日)宣佈,完成收購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醫療技術和服務公司FlatironHealth,總交易金額為19億美元。FlatironHealth是腫瘤電子病歷(EHR)軟體的市場領導者,納入羅氏旗下後,仍保持其獨立運作,所有的營運業務沒有改變,並將和羅氏維持夥伴關係。作為各自領域的領導者,兩家公司總目標致力於加速實現以大數據資料為導向的個人化癌症治療。FlatironHealth聯合創始...

Keytruda+IDO 黑色素瘤III期提前終止 兩大免疫藥物組合療法意外失敗!Incyte股價重挫

2018-04-08 / 記者 王柏豪
根據外電報導,昨(6日)Incyte/默沙東4月6日宣佈,epacadostat(IDO抑制劑)聯合Keytruda(PD-1抑制劑)治療不可手術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的III期ECHO-301(KEYNOTE-252)研究,相比單獨使用Keytruda未能明顯改善無進展生存期(PFS)。因此,基於外部資料監測委員會的建議,Incyte/默沙東決定提前終止該項試驗。由於ECHO-301(KEYNOT...

說不定基因體定序儀可以幫幫忙

2018-04-06 / 記者 李虎門
如果,外星人不像人類怎麼辦?地球人在尋找外星生命的過程中,這是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倘若外星生命看起來與地球生命完全不同,它們沒有DNA或是RNA,那麼,機器又如何偵測到外星生命? 隨著科學家把目光聚焦在木星、土星的衛星潛在水域,這個問題變得更加緊迫。 人們或許可以想像火星上的任何生命可能與地球擁有共同的祖先,因為這兩顆行星距離非常近,它們在過去數十億年裡可能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土星上出現以DNA...

輝凌收購Rebiotix 要開發全球第一個微生物藥品

2018-04-06 / 記者 李虎門
近日,瑞士製藥-輝凌藥品股份有限公司(FerringPharmaceuticals)與Rebiotix就收購案達成一致。此次,輝凌將收購兩家創新醫療健康公司,他們將共同探索與瞭解人類微生物體,為患者開發新的治療方案。 Rebiotix是一家處於後期臨床階段的微生物體公司,其運用人類微生物體,來開發具有革命性的治療手段。Rebiotix擁有開創性的微生物恢復治療(MicrobiotaRestorat...

百年藥廠與新創公司合作免疫療法

2018-04-06 / 記者 李虎門
近日,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與OSEImmunotherapeutics宣佈一項全球獨家合作暨授權合約,雙方將共同開發用於骨髓譜系細胞的SIRP-α(CD47受體)阻斷劑OSE-172。法國生技公司OSEImmunotherapeutics致力開發免疫腫瘤與自身免疫疾病的創新療法。而OSE-172是一種靶向在骨髓譜系細胞中表達的SIRP-α的...

《Cell Metabolism》顛覆認知:小腸才是果糖代謝的主要場所

2018-04-06 / 記者 林以璿
近日,來自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系Lewis-Sigler研究所的JoshuaD.Rabinowitz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以一篇發表在《CellMetabolism》上的研究指出,水果、果汁和甜點,在飯後食(飲)用才健康。更重要的是,主張飯後吃甜食的原因,還顛覆了大眾對果糖代謝的認知。在過去的200年裡,果糖的人均消費量增加了100倍。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也證明,果糖攝入增加,與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腦血管...

《Nature》破解SARS 病毒罪魁禍首! 病源證實來自菊頭蝙蝠 果子狸只是中間宿主

2018-04-06 / 記者 王柏豪
4月5日凌晨,《自然》(Nature)論文最新發佈,中國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團隊攻克SARS病毒的源頭,研究團隊以高通量測序後發現,這一種新病毒和來源於蝙蝠的HKU2官網病毒有95%的同源性。經此一對SARS病毒的溯源研究工作,也證實一度被認為是SARS罪魁禍首的果子狸實際上只是中間宿主,並非病毒源頭。一旦破解這項新疫情,未來無論是養殖業還是公共衛生,大家只要提前預防由這些野生動物傳到人類社會的這...

中國中信集團首樁入股台灣領投企業 旗下農業產業基金入股晟德澳優10.35%

2018-04-06 / 記者 王柏豪
晟德大藥廠今(6日)發佈重要公告,晟德於4日與中國中信集團(以下簡稱中信集團)旗下中信農業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農業基金)完成簽署一份附條件的股權轉讓協議,擬轉讓晟得旗下澳優乳業股份有限公司(1717.HK)現有股份10.35%股權,計1.3億港幣股予中信農業基金。澳優並將同步發行新股2.49億股予該基金,兩項交易總金額為港幣19.63億元(約新台幣73億元),每股交易價格為港幣5.1...

類器官技術…癌症藥新希望

2018-04-06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今年2月,知名期刊《Science》在腫瘤治療傳來重大突破,英國癌症研究中心NicolaValeri教授成功以「類器官」(organoid)技術,體外培養出71位消化道癌症病人的衍生類器官(Patient-derivedorganoids,簡稱PDOs),這些PDOs無論是表現型或基因型都與原發病人腫瘤具有96%的高相似度。而由於所用組織都是取自於之前測試過Regorafenib或TAS-102等...

追蹤胚胎前驅細胞發育至多細胞有機體

2018-04-05 / 記者 徐淨
近日,來自荷蘭烏特勒支大學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方法,能夠利用單細胞定序來追蹤整個生物有機體的克隆,文章中,研究人員描述了如何利用這種方法對斑馬魚細胞(barcodedzebrafishcells)進行研究。該研究並發表於國際期刊《Nature》(原文連結)。研究者表示,胚胎發育是高度複雜有機體發育的一個重要階段,比如人類,僅從非常有限的胚胎前驅細胞(progenitorcells...

耐藥性基因mcr-1已從養豬場擴散至全世界

2018-04-05 / 記者 徐淨
近日,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再次浮上討論熱點,根據倫敦大學學院(UCL)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的一項研究指出,一種抗生素耐藥性基因mcr-1,已經從中國的養豬場傳播到世界各地的病人當中。(原文連結)研究顯示,目前已擴散至全球各地的mcr-1基因的起源,可以追溯至2005年的一個特殊事件—當時,mcr-1基因從豬轉移到影響人類的病原體當中。研究第一...

Nature撤回爭議文章 CRISPR基因編輯缺陷論危機暫除

2018-04-05 / 記者 王柏豪
外電報導,去年5月,《Nature》副刊《NatureMethods》發表一篇引發了CRISPR大爭議論文,已於3月30日出刊的《NatureMethods》上公告撤回,基因編輯缺陷爭論終於解除!自2014年以來連年被評選年度科技大突破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毫無疑問,已經成了近年來生命科學領域最為火熱的技術之一。然而,2017年5月,《NatureMethods》一篇僅有一頁餘的論文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