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專題報導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破譯罕病密碼 臺灣醫師的罕病創新醫療之路!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生技名人錄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創新創業的生態和心態––臺大醫院做不到的 秀傳醫院做到了!
2023-05-23/
編輯部
5月4日和5日,兩天熱鬧、溫馨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DemoDay甫落幕……。即使至今在園區的交通便利性上,還是普遍被大家皺眉頭,但園區挺過疫情的衝擊,進駐率滿載、一位難求,現在,廠商進駐條件變得更嚴苛,租金也無法下降,也成了廠商會抱怨的問題!其實,從群聚(Cluster)的生態系統(EcologicalSystems)發展而言,這是可喜的,代表網絡與資源關係密集,能吸引大...
專家觀點
永續
醫院
緊急醫療
陳瑞杰
臺灣醫界的韌性整備——另一種永續
2023-05-06/
專欄:陳瑞杰
作者/陳瑞杰(台北醫學大學外科講座教授&董事長、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前臺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臺灣位處地震帶與颱風好發區域,加上人口集中、土地密集開發。原本的多元天災威脅,加上極端氣候,除了將導致更頻繁的複合型態災害,當下還要面對潛藏的戰爭衝突。一旦大範圍的天災人禍,所引發民眾醫療瞬間的需求,將嚴格地考驗政府與醫療機構的應變量能。近年來,台灣發生的災難,包括雪山隧道火燒車、復航澎湖與南港空難...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蔣國平
2050淨零排放關鍵國力 臺灣海洋聯盟十年倡議 克服三大挑戰重視「海洋藍碳」
2023-04-15/
記者 吳培安
蔣國平畢業於日本東北大學海洋環境學博士學程,現為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特聘教授,也是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臺灣海洋聯盟」(TaiwanOceanUnion,TOU)召集人。蔣國平是將微生物循環圈的研究概念帶進臺灣的第一人,也是臺灣海洋植物性浮游生物與微生物環境生態學領域翹楚學者。其執行過多項與海洋生態資源、生物多樣性及環境變遷相關之研究計畫,也是國科會東海長期觀測與研究整合計畫的主力成員...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你的醫療數位分身不是你!?
2023-04-15/
編輯部
ChatGPT席捲,AI快成精了,人們對ChatGPT帶來之影響的各種討論已經爆棚,人類和AI的互動持續在未知的領域探索,是否它的迭代產品將很快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先不管你是擁抱它、還是抵制它,科技就是如此,泥濘荊棘之地還是浩瀚藍海,就是有人會去闖。但個人不是科技潮流的粉絲,可能還非常遲鈍。對近年來臺灣興盛勃發的AI醫療,其實抱著被動積極多於主動積極的態度,開放接受多於鼓吹推動。跟企業...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張銘一
「鼻噴新冠疫苗」可望成追加劑 力阻病毒傳播!
2023-03-17/
記者 巫芝岳
撰文/昱厚生技研發長張銘一儘管全世界已走出新冠疫情大流行高峰,但新冠病毒的多種變異病毒株並無法實現清零,即使新冠疫苗在短期間內,提供基礎的個體保護效果,由於無法有效阻絕傳染,風險會一直會存在,尤其對於免疫力較差的年長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更是,因此仍需要創新方法,開發出更廣泛且持久的防護措施。「鼻噴劑型新冠疫苗」是透過鼻噴投藥,直接在人體上呼吸道黏膜誘發免疫反應,也被視為是次世代新冠疫苗的發展主流...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張嘉淵
元宇宙、數位分身虛實整合 實現「以人為尊」未來醫學
2023-02-28/
記者 彭梓涵
現任廣達電腦技術長暨副總經理、廣達研究院院長,負責廣達前瞻產品研發、未來科技策略及全球研發合作,也帶領廣達BU12事業部,主導智慧醫療及健康照護等新事業。自2019年起擔任我國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ABAC)代表,並於2022年擔負數位工作小組共同主席,專業備受肯定。張嘉淵博士除了有優秀的專業能力,還是個有溫度的科技人,強調「科技要從人文角度出發」,秉持這樣的精神,他總是能設計出貼近人們需求的系...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郭守仁
臺灣智慧醫療科技 如何「以醫帶產」輸出國際?
2023-02-28/
記者 劉馨香
郭守仁歷任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院長、協同總院長達二十多年,將百年老店彰基從地區醫院,「翻新」為國際化的醫療集團,現在任大洸醫院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發展醫療機構管理顧問服務與醫療費用行動支付平台「醫指付」。2021年,由國內12個醫療體系、3家學協會及4家業者共同籌組成立的財團法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dicalExcellenceTaiwan,MET),也由郭守仁擔任顧問,以及前往...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盼「島嶼DNA」都是臺灣之光,不要淪為惡鬥事件!
2023-02-26/
編輯部
《島嶼DNA》是陳耀昌醫師的知名著書之一。有著過人才氣、橫跨醫學與人文的陳醫師,已不必在此贅言著墨他個人無論在醫學、社運政治,及近年專注文學創作的光彩成就。個人利用今年舊曆年假,一口氣看完陳醫生五本創作《島嶼DNA》《傀儡花》《獅頭花》《苦楝花Bangas》《福爾摩沙三族記》,深感兔年伊始,就有了學習省思的踏實感以及盈滿熱忱的前進動力,也希望所有我認識的生醫業界朋友們,都有個順心開心的兔年。很遺憾...
專家觀點
新穎生醫
糖尿病腎病
曾錙翎
新穎生醫曾錙翎:直擊中東大健康新金礦 糖尿病腎病變檢測需求一觸即發
2023-02-23/
特邀作者
(撰文/新穎生醫董事長曾錙翎) 眾所皆知,沙烏地阿拉伯(簡稱沙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中東的最大經濟體,靠著賺取油元累積可觀的國家財富,但鮮少人知道沙國擁有強大與先進的醫療系統、大型醫院林立,足可媲美西方發達國家。近年在現任首相、也是沙國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BinSalman)大刀闊斧推動衛生部門的全面改革,並將醫療服務納入《願景2030》計畫,目前形成公民營混合的醫療體系,民營佔比...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2023-01-16/
編輯部
2022年,臺灣生技界一連痛失幾位在產業發展上都寫下歷史地位、受業界尊崇的大佬和前輩。先是在7月盛夏,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創立以來首任執行長田蔚城博士辭世,享壽84歲。辭世前半年,大家已經知曉「田老大」的病情,但他總是克服病痛盡量出席一些活動鼓勵後進,而且依然走到哪兒笑聲就到哪兒。前任DCB執行長、國內少數藥動學專家,之後被延攬加入逸達擔任總經理的甘良生博士,凡事溫文爾雅,時年67歲,在11...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黃昭熹
台基盟黃昭熹:解讀基因意義、整合大數據!
2023-01-16/
記者 巫芝岳
在國內基因定序領域擁有超過30年經驗的黃昭熹,畢業於臺灣大學生物化學所碩士。1991年,黃昭熹甫畢業即進入當時分子生物儀器龍頭――AppliedBiosystems(ABI)公司擔任業務,一路從部門業務經理,至1997~2004年,升任ABI臺灣總經理,2004~2011年,又被派赴中國擔任ABI大中華區業務負責人。2011年,黃昭熹返臺並先後接下多間國內生技公司執行長、董事長、總經理等職位,包括...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顏裕芳
法規彈性、善用資源、前瞻技術、國際人才是四大起飛引擎!
2023-01-16/
特邀作者
顏裕芳專精於公開發行及上市櫃的規劃及輔導、新創企業股權規劃及財務健檢、內部控制制度及審計準則顧問諮詢、科技、生技醫療產業財務會計準則,曾擔任創投公會執行經濟部工業局「加強投資策略性製造業計畫」顧問、科技部iCAN計畫財務健檢顧問。資誠深耕生技醫療產業近20年,密切關注精準醫療相關議題,先後於2018年11月及2020年7月出版《精準醫療發展現況與趨勢》及《數位醫療大未來》兩份報告。2022年,資誠...
第一頁
上一頁
3
4
5
6
7
下一頁
最後頁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對GTC25“AI超級盃(Superbowl)”的一些反思~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免疫醫學權威司徒惠康 三大目標揚耀國衛院
數位醫療新創的Deepmistake⁈
中研院陳韻如盼以蛋白質摺疊研究 改寫神經退化性疾病未來
看看別人的「NewCo」如何「借船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