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0
尚未加入購物品項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專題報導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生技名人錄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輕舟已過萬重山……
2024-12-06/
編輯部
今年下半年到年終封關前,一些朋友的生技公司,包括:富禾生醫、奧孟亞、雲象科技、永笙生技等,都順利興櫃掛牌,全福生技則是轉掛牌上市。在替朋友開心之餘,他們一路匍匐前進的許多酸苦,以及臺灣生技股的翻騰起伏,也在我腦海浮沈……。 臺灣生技產協榮譽理事長李鍾熙前輩,多次在演講中以美國為例分析,「美國是全世界生技產業發展最領先的國家,其成功要素主要有三:傑出優秀的創新科技和團隊、...
生醫名人錄【影】
環球生技名人錄
Merck
【影音】默克Yariv Hefez博士:百年製藥大廠如何內建「創新基因」
2024-11-19/
環球生技
【生醫名人錄】YarivHefez/默克全球腫瘤醫學事業部資深副總裁百年製藥大廠如何內建「創新基因」!歷史長達356年的默克集團(MerckKGaA),百年來貫徹「將創新帶到全球!」信念,本刊獨家專訪默克醫療保健事業體全球腫瘤醫學事業部資深副總裁及負責人YarivHefez,從癌症藥物的開發策略、合作夥伴的選擇,到患者遠距照護,一窺跨國大藥廠的藍圖與願景。
吳麥斯
腎臟病
吳麥斯:末期腎病無聲危機!9成患「腎性貧血」 HIF療法為新曙光
2024-11-14/
記者 李林璦
今(14)日,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臺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分享,慢性腎臟病經常被國人忽略,發展成末期腎臟病後有9成患者可能罹患「腎性貧血」。吳麥斯指出,腎性貧血的治療從主要依賴注射紅血球生成刺激劑(ESA)輔以鐵劑來提高紅血球生成,現已有模擬體內低氧環境的口服藥物,透過藥物穩定HIF(缺氧誘導因子),能夠促進身體自然生成紅血球,為患者提供更多元的治療選擇。 台灣腎臟病盛行率達12%,目前約有200...
人物專訪
人物
巫震華
福寶科技巫震華 引領MIT外骨骼機器人闖天涯
2024-10-31/
記者 巫芝岳
「FreeWalk」外骨骼機器人名聞遐邇,在國際上機器人商用相關的展會上,其「讓癱瘓傷患友再次站起來」的感動真實,總是搶盡大會不少光彩。很多人原以為「FreeWalk」是日本品牌,但它從裡到外來自臺灣新竹的福寶科技,出自工研院智慧機器人技術開發團隊的創辦人暨執行長巫震華,為家人遺憾投身創業,並在短短幾年內,領導福寶的機器人成功賣往全球20多國。撰文/巫芝岳去(2023)年9月,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市...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生技推動單一窗口 匍匐在創造突破的路上……
2024-10-31/
編輯部
每年10月10日臺灣國慶日這天,在日本的橫濱展覽中心內,也同時進行著BioJapan(日本生技展)大會。從年代順序來講,BioJapan是世界最早的生物技術產業展會,首屆BioJapan早在38年前的1986年就開始,比1994年首屆的美國BIO展早了8年,不過,期間有些轉折,BioJapan今年是第26屆!「臺灣生技月」第一次是從2003年開始,由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鍾熙和展昭國際企業總...
ACTO
下坂皓洋
外泌體
ACTO主席下坂皓洋: 「臺灣外泌體監管與安全、有效回報系統 刻不容緩!」
2024-10-10/
記者 王柏豪
近一、兩年臺灣外泌體發展蓬勃,各類產品已經充斥坊間,醫療診所、甚至公司內招攬及為民眾施打泌體也非傳聞,由於外泌體醫療使用尚未有規範,究竟如何辦別可靠的外泌體來源?又如何保障病患及消費者的安全?本刊特別專訪亞洲細胞療法組織(AsianCellularTherapyOrganization,ACTO)主席下坂皓洋(AkihiroShimosaka)博士,他畢生鑽研細胞免疫學,是最早研發生長因子如EPO...
人物專訪
人物
薛雁冰
臺灣第一人!中研院薛雁冰 獲德國Max Planck會員殊榮
2024-09-26/
記者 吳培安
中研院分生所副研究員薛雁冰自小就對科學充滿熱情,她以遺傳學工具作為透視鏡,為生物課本裡「真菌獵殺線蟲」的故事挖掘出更多不為人知的迷人細節。薛雁冰獨特的研究成果,使她在2022年獲頒「臺灣傑出女科學家」新秀獎。年僅45歲的薛雁冰,更在今年9月獲得德國頂尖研究機構MaxPlanckSociety會員及學術職,這是臺灣第一人的殊榮,證明即使不是應用導向的基礎科學研究,也能在國際學研殿堂中大放異彩。撰文/...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健康臺灣」生醫政策543!
2024-09-25/
編輯部
賴政府執政第一年的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在8月底結束,但這是BTC會議的第19年。1997年起,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原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定期召開「產業科技策略會議」(SRB);2002年,生技及資訊(IT)等高科技產業策略,併入SRB會議;2004年SRB會議結論:「成立具國家政策位階的『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ioTaiwanCommittee,簡稱BTC)』」。2005年...
人物專訪
人物
李幸懋
艾默生醫創辦人李幸懋: 良好品質管控才是王道!
2024-08-26/
記者 吳培安
成立於2004年的艾默生醫創辦人暨總經理李幸懋,是臺灣最早接觸細胞治療、並一步步建立國內細胞品質檢驗標準的先鋒部隊。他曾擔任衛福部食藥署「國內人體細胞組織健康產業機構生物安全管制之品質輔導計畫」主持人,一路參與GTP的推動與落實,為日後《特管辦法》細胞製備場所(CPU)奠下基礎。碩士與研究工作都在日本北里大學,對於必須具功能活性的細胞藥物篤信品質管控才是王道的李幸懋,創業20多年來,不僅見證了國內...
國際報導
產業
副總裁Yariv Hefez 百年製藥大廠如何內建「創新基因」!
2024-08-26/
記者 李林璦
歷史長達356年的默克集團(MerckKGaA),百年來貫徹「將創新帶到全球!」信念,本刊特別獨家專訪默克醫療保健事業體全球腫瘤醫學事業部資深副總裁及負責人YarivHefez,從癌症藥物的開發策略、下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研發方向、合作夥伴的選擇,到人工智慧(AI)如何加速藥物開發、患者遠距照護,一窺跨國大藥廠的藍圖與願景。撰文/李林璦「將創新帶到全球!」這是1668年創辦,歷史至今已達3...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千萬將軍一個兵
2024-08-26/
編輯部
今年以來,一些業界友人似乎都在啟動不同的工作與人生……。幾位友人相繼離開了公務體系的官場,新政府人馬上任,舊政府班底走人,這是政治很平常的律動,他們跟隨的主子一下台,即使跟老闆的主從緣分是源自單位的任務編組,完全不是什麼嫡系或裙帶關係,大家多半還是會捲舖蓋走人,理由也很簡單,就是「人去政息」。這些朋友不僅是非常專業的幕僚,也有非常讓人尊敬的操守,臺灣行政體系中的人民「公...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蔡守冠
醫療科技
NGS納保下一步 高靈敏度液態活檢勢在必行!
2024-07-24/
記者 彭梓涵
蔡守冠現為光鼎生技(6850)董事長,擁有20年毛細管電泳儀市場經驗,熟稔毛細管電泳儀的設計、生產與應用。他帶領的光鼎生技是一家握有毛細管電泳核酸分析技術,且領先世界的分子檢測上游廠商,擁有完整的研發及生產量能。光鼎旗下擁有多項產品,包括全球唯一PCR整合生物片段分析的QsepUltra、Qampmini熱循環機(PCR儀)與單核苷酸多型性基因分型檢測試劑等,核心產品已銷售至全球50餘國。近年光鼎...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後頁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臺灣CDMO高質化策略 產業合縱連橫因應國際變化
連續創業家洪一平轉身新創推手 拼出臺灣「微創醫材王國」
國際眼科權威Hendrik Scholl 首談出任Belite Bio醫務長契機
波士頓生技的衰退與突圍啟示!
對GTC25“AI超級盃(Superbowl)”的一些反思~接下來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