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服務項目
  • 聯絡我們
  • 雜誌訂閱
  • 下載 APP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回首頁
  • 產業情報
    • 產業情報首頁

    • 每日要聞
    • 生技醫藥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數位醫療
    • 科學要聞
    • 政策法規
  • 投資雷達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投資評析
    • 生醫公司資料庫
  • 生技名人錄
    • 名人專欄
    • 專家觀點
    • 人物專訪
  • 生醫動態
    • 臺灣知識庫
    • 國際醫學匯
    • 產業快訊
    • 公司報導
    • 創新管理學苑
    • 生醫永續(CSR)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待開放)
  • 影音報導
    • 影音報導台首頁

    • 生技名人錄
    • 產業報告教室
    • 現場直擊
    • 閣樓播 Bio
  • 產業活動
  • 環球生技
    • 雜誌
    • 書坊
  1. 生技名人錄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遠距醫療 新型冠狀病毒 數位醫療 陳瑞杰

陳瑞杰:遠距科技結合醫療已成「Must-To-Have」

2020-10-06/記者 彭梓涵
主治專長為肝膽胰外科、急症外科、外傷流行病學、重症醫學。陳瑞杰同時也是臺北醫學大學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教授,在醫學資訊、醫院管理上經驗豐富,是推動北醫朝向智慧醫院發展的重要推手之一。陳瑞杰因推動智慧醫院有成,曾受邀多場大型趨勢論壇,分享智慧醫院照護制度、以及後疫情時代的智慧醫療照護。一篇剖析臺灣防疫有成的文章指出,其主要原因在於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三大關鍵決策:一是迅速回溯、二是境外阻絕、三是精準...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政治」疫苗難題多 臺灣防疫恐開高走低!?

2020-09-30/編輯部
SARS疫情後,一晃17年有餘,很多年來,儘管臺灣每年週而復始地入夏後6、7月,是幼兒手口足、腸病毒高峰期;緊跟著秋涼後,流感高峰接著來臨(一般是每年的11月至隔年3月),但都不危及國家社會秩序。登革熱一度帶來緊張,如今也在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協力防疫下,雖然仍未完全根除,但防疫已經不再讓政府頭疼。因此,即使不少醫界、業者每年都呼籲「疫苗」是國家國防工業,盼政府大力正視並及早扶植本土疫苗產業,但似乎...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富禾生醫 李建謀 特管辦法 特色文章 癌症治療 細胞治療

癌症治療沒有單一捷徑 IO藥、免疫細胞、精準分析、身心理支持缺一不可

2020-09-10/記者 吳培安
李建謀為富禾生醫總經理兼創辦人,2004年取得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國防醫學大學合辦生命科學研究所之博士學位,在多種免疫細胞的製備、修飾乃至於免疫細胞療法皆具備實務經驗。目前在臺灣、中國、美國及日本以共同發明人身分,持有共計14項免疫細胞相關技術專利。富禾生醫以其獨特的免疫功能分析平台及免疫細胞為核心,開發出精準診斷及客製化免疫細胞療法,也在2019年10月和美商圖策智能科技(Graphen...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臺灣生技跨世代人才養成堪憂!

2020-08-26/編輯部
我常以臺灣的軟實力為傲,常對國外和中國朋友炫耀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常會因為臺灣友善的人情味,有小確幸的幸福感。這幾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臺灣成為「全球創新研發中心」,成效豐碩。微軟選擇在臺灣成立AI研發中心,AI影像處理團隊規模僅次於北美總部的研發中心;Google目前在美國之外的全球最大研發基地,也在臺灣。亞馬遜不僅持續在臺灣擴編,並接地氣地與新北市政府成立「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健保 李伯璋

李伯璋:務實面對 醫療生態的人性

2020-07-30/專欄:李伯璋
李伯璋/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原文刊登於聯合報)當醫師也有40年,在健保署長職務已經過了4年,「健保不倒、台灣不會好」,一物兩面,凡事正向思考,就能感受到健保是給予民眾健康權的磐石。健保會每年與醫界協商健保總額費用支出,民國108年保費收入6226億元,支出6563億元,醫療點值都小於1點1元,超額支出(大約5%)也由醫院吸收,就是所謂斷頭。醫院經營成本配合薪資結構及物價波動調整,是合理的正成長,但...
人物專訪
人物 楊敏盛

楊敏盛一生「上醫」之道在行禮運大同

2020-07-23/記者 李林璦
7月20日,桃園地區最早、最大的私立醫療體體系–敏盛綜合醫院舉辦45週年慶。創辦人楊敏盛35歲創立醫院,他以不只是一位醫師、同時也是傑出政治家、企業家的過人才華,一步步打造出今天的敏盛醫療集團。如今雖有子楊弘仁傳承,但秉持著「知老」、「認老」、「樂老」、「學老」,最後「忘老」的他,將自己近年來在臉書上抒寫、累積的300多篇隨筆集結成冊,在院慶上發表新書《臉書的歲月》,展現其一生追求「上...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吳力人 新冠疫苗

吳力人:未來3年新冠疫苗全球供應面臨五大挑戰

2020-07-23/記者 吳培安
吳力人畢業於嘉南藥學專科學校藥學科,曾為知名臺灣外商製藥廠在臺領導人,歷任包括:默沙東(MSD)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先靈葆雅(Schering-Plough)臺灣區董事總經理、禾利行/和聯生技(Harvester/Bio-Holling)藥業公司執行長,以及法瑪西亞(Pharmacia)中國區總裁、法瑪西亞普強(Pharmacia&Upjohn)臺灣區總裁、法瑪西亞臺灣區總裁。吳力人最為人津...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再談ICT,就落伍了!

2020-07-23/編輯部
近期,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在生醫業永遠的好朋友-曾惠瑾榮譽副所長的帶領下,完成並發表了「數位健康大未來」產業調查報告,首度把國內數位健康產業的現況進行了梳理,也比較了國內產業能量與國際發展趨勢的差距程度。調查顯示,臺灣數位健康產業的優勢仍以醫材、週邊設備製造、穿戴裝置、app程式開發、資訊系統等「硬體」開發及製造見長;但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生物資料技術分析、雲端運算、區塊鏈等「軟體」層面上仍有相對...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張鴻仁 新冠肺炎 防疫

張鴻仁:臺灣新冠疫情「中場休息」 防疫下一步在哪裡?

2020-07-18/專欄:張鴻仁
近日,臺灣新冠肺炎疫情已經趨緩、連日無新增確診病例,疫情指揮中心也逐步鬆綁群聚規定,呼籲民眾落實防疫新生活。然而,臺灣獲得喘息的此時此刻,全球的確診人數卻已經破400萬例,死亡人數也逼近30萬大關。此時此刻,正是趁下一波疫情爆發前,臺灣「超前布署」的重要時刻。那麼,臺灣的防疫下一步是什麼呢?國家需拉高格局看疫情發展趨勢臺灣人有省錢文化,大部分都是出現災害時,才願意投資生技產業。但我想,如果把臺灣當...
專家觀點

製藥產業局勢變動快速 專業CDMO夥伴分散風險

2020-07-07/記者 吳培安
OskarGold過去在公司主要負責關鍵客戶管理/市場及企業溝通/專案管理,現於為亞太新興全球市場部門擔任資深副總一職。在加入Vetter前,OskarGold曾主掌大藥廠的歐洲業務發展,擔任副總裁、董事和總經理等職位,同時是德國藥品製造商協會(BAH)國際委員會成員。Vetter總部位於德國拉芬斯堡(Ravensburg),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接受委託研究開發暨製造服務廠(ContractDevel...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臺灣生技股百億市值大關的考驗

2020-06-30/編輯部
近期,疫情帶來醫藥、診斷及檢測需求,沉寂多年的生技股一掃頹氣,業績成長題材股輪流接棒、類股持續扮演多頭,輪番漲停攻上難得一遇的大行情。下半年,一些耕耘多年的公司利多題材不乏,不管是授權、防疫、業績成長和新藥臨床進展,蓄積的臺灣生技醫藥能量有望如火山噴發,加上智慧數位醫療蓬勃綻放……更重要的是,經過這次疫情,還有誰會不認為健康最重要!臺灣半解封了,即將於7月22~26日登...
專家觀點 李建謀 免疫療法 細胞治療 免疫系統 富禾 新冠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李建謀:新興傳染病防範之道——強化先天免疫系統

2020-06-10/專欄:李建謀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全世界高度專注診斷工具、藥物和疫苗的研發進度。然而,診斷工具對後續的治療,能提供的資訊有限;藥物是否確實有療效,目前各界研究也仍有爭議。疫苗雖然對疫情控制幫助很大,但研發仍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因此,在真正有效的防範方法問世之前,我們需要採取的策略,應當從注重免疫系統的調控開始,如何從人體的第一道防線開始強化自身的免疫力,是很重要的課題。重症關鍵:先天免疫低下、...
  • 第一頁
  • 上一頁
  • 3
  • 4
  • 5
  • 6
  • 7
  • 下一頁
  • 最後頁

熱門排名 查看更多

  • 43位臺灣生醫校園大師出列!
  • 李崇僖:以資料治理推動新醫療科技 迎戰超高齡社會
  • 兩岸專利權延長補償差異 有利臺灣創新原研藥西進
  • 南臺灣技轉大亨鄭添祿 「三神器」技轉金破億元
  • 化解長照黑洞-再生醫學為高齡社會慢性疾病對策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生醫,希望老子有錢就能玩……
  • 王奕嵐從化學聯考9分 到創新醫材的翻轉人生
  • 李伯璋:務實面對醫院財務報表
  • 李建謀:免疫力不是只看好壞 更要精準分析
  • 陳仲瑄埋首數十年 國產質譜儀研發終成真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161號2樓之3,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環球生技
  • 服務項目
  • 聯絡我們
  • 會員中心
  • 產業活動
  • 產業情報
  • 生技名人錄
  • 投資雷達
  • 生醫動態
  • 影音報導
  • 雜誌
  • Copyright© 2020 環球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