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生技醫藥
生技醫藥
NEW
擊敗嬌生?GSK三期多發性骨髓瘤ADC捲土重來
生技醫藥
NEW
百濟神州擬更名「BeOne Medicines」彰顯全球腫瘤學布局決心
生技醫藥
NEW
吳麥斯:末期腎病無聲危機!9成患「腎性貧血」 HIF療法為新曙光
生技醫藥
新冠疫苗
日政府採購武田代工1.5億劑新冠疫苗 Novavax股價漲7.6%
2021-09-08/
記者 劉馨香
昨(7)日,武田藥品(Takeda)表示,日本政府已簽約購買其將代理生產的諾瓦瓦克斯(Novavax)新冠疫苗1.5億劑,該購買協議還需要經過監管部門的批准,目標在明年(2022年)初開始供貨。Novavax昨日股價因此上漲了7.6%。 武田和Novavax在一年多前建立了新冠疫苗合作關係,由Novavax轉讓技術,使武田能夠生產疫苗抗原,並在填充(fill-finish)階段混合Novavax提...
生技醫藥
細胞治療
iPSC
T細胞療法
羅氏砸30億美元攜Adaptimmune開發T細胞療法 Adaptimmune股價飆30%
2021-09-08/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7日,細胞療法公司AdaptimmuneTherapeutics宣布,與羅氏(Roche)旗下的基因泰克(Genentech)達成一項30億美元的戰略合作協議,兩公司將合作開發針對多達5項共同癌症標靶(sharedcancertargets)的異體和自體T細胞療法。Adaptimmune昨日股價應聲上漲超過30%。根據協議,Adaptimmune將先取得1.5億美元的預付款,加上之後的研究...
生技醫藥
新聞集錦
《PNAS》:解密氣喘為何常在夜間發作? 生理時鐘為關鍵;拜登提650億美元計劃 防未來傳染病大流行
2021-09-07/
記者 李林璦
《臺、美》益安矽谷子公司Panther微創醫材成功應用拇趾外翻矯正手術今(7)日,益安生醫表示,其美國矽谷子公司PantherOrthopedics所開發的PUMA骨科內固定微創醫材,日前成功應用於市場廣大的微創拇趾外翻矯正手術,該產品為美國FDA唯一通過具備超彈性(super-elastic)特性的骨科動態內固定醫材,旨於術後復原期間,提供患者關節及韌帶組織穩定且持續的內固定支撐、同時使患部關節...
生技醫藥
液態切片
轉移性直腸癌
《Gastroenterology》液態切片+9種RNA生物標記 揪出早期直腸結腸癌淋巴轉移
2021-09-07/
記者 彭梓涵
近日,西班牙巴斯克地區大學(UPV/EHU)和一個國際跨學科小組的聯合研究發現,血液中有4個小分子核酸(microRNA)和5個信使核糖核酸(mRNA),與直腸結腸癌(CRC)淋巴結轉移(LNM)的發生有直接相關性,此研究有助於患者早期診斷並避免不必要的手術。相關研究已發表在《Gastroenterology》期刊上。 這項研究主要是以液態切片(LiquidBiopsy)方式,分析330份屬於高風...
生技醫藥
新冠肺炎
新冠疫苗
牛津近三千萬人研究:「感染新冠」血栓風險較「接種AZ疫苗」高
2021-09-07/
記者 巫芝岳
近日(8月27日),牛津大學(UniversityofOxford)進行了一項目前最大規模的新冠疫苗副作用研究。該研究針對2,900多萬名,至少接種過一劑阿斯特捷利康(AZ)或輝瑞(Pfizer)/BioNTech疫苗者進行,並估計每1千萬名接種AZ疫苗者,約有66例靜脈血栓副作用,然而若感染新冠病毒,同樣比例靜脈血栓案例會高達12,614例。該研究發表於頂尖醫學期刊《BritishMedical...
生技醫藥
新冠肺炎
COVID-19
單株抗體
Delta肆起 禮來新冠抗體雞尾酒療法捲土重來!
2021-09-06/
記者 劉馨香
近(2)日,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宣布,禮來(EliLilly)新冠肺炎(COVID-19)的抗體雞尾酒療法(bamlanivimab/etesevimab)可以在全美恢復發放與使用。該抗體雞尾酒療法被認為對新冠Delta變異株有效,而Delta現在為美國的流行病毒株,因此官員重新認可了這些藥物。HHS先前因為擔心該抗體療法對Gamma變異株與Beta變異株無效,5月下旬在美國數個州暫停使...
生技醫藥
Impel
鼻噴劑
偏頭痛
Impel鼻噴偏頭痛藥獲FDA批准 股價飆漲46.6%
2021-09-06/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3日,西雅圖生技公司ImpelNeuroPharma宣布,其「藥械合一」的鼻噴偏頭痛藥物Trudhesa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該批准也是這家開發中樞神經系統經鼻給藥技術公司的第一項藥證,其股價當日最高漲幅達到46.6%。該批准是基於一項開放標籤(open-lable)的三期試驗「STOP301」結果,該試驗納入360名每月偏頭痛至少發作兩次的患者,患者在接受指導後自行使...
生技醫藥
新冠肺炎
新冠疫苗
中和抗體
血清轉換
賓大研究:新冠感染者仍有36%無抗體反應!病毒感染後仍應接種疫苗
2021-09-06/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5日,賓州大學(UPenn)、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ofAlabama)團隊一項小型研究,在核酸檢測72名新冠肺炎(COVID-19)陽性感染者三周後,檢測其血液中針對COVID-19棘蛋白(Spikeprotein)抗體,結果顯示有26人(36%)血清抗體為陰性。研究團隊進一步調查無血清轉換(seroconversion)的原因,結果並未觀察到顯著的影響因子。相關研究日前已發...
生技醫藥
精準醫療
基可結盟中國創芯國際 開發人源類器官篩藥平台
2021-09-03/
記者 王柏豪
國內第一家標榜以Crisper(基因編輯)為核心技術的合成生物學新創公司,基可生醫今(3日)發布新聞表示,團隊於8月底和總部位於廣州的創芯國際簽訂策略結盟協議,創芯國際是目前中國最具規模的腫瘤類器官公司。雙方將共同開發與優化人源腫瘤類器官藥篩平台,進軍全球腫瘤類器官市場,致力替全球罹癌華人在第一時間提供個人化精准用藥篩檢服務,並協助全球藥廠開發最適合華人的抗癌藥物。成立於2017年的、出自成功大學...
生技醫藥
新藥研發
羅敏菁:新藥研發力求國際合作 臺灣生技成功模式大解析
2021-09-03/
記者 劉馨香
今(3)日,由台灣玉山科技協會與華淵鑑價主辦的「以研究到臨床,開發到商化」線上論壇第二場中,邀請黑木投資合夥人羅敏菁,從企管的角度分享「臺灣生技成功模式」。 羅敏菁首先表示,臺灣生技產業瓶頸多,如生產成本較中國、東南亞高,生技廠無經濟規模,不利國際接單,研發、商發人才不足和國際經驗不足等。此外,臺灣思維也較為佛系、無衝勁,不過,羅敏菁認為近年由中壯年接班之後,繳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羅敏菁在本次演講...
生技醫藥
北醫
北科大
智慧醫療
醫材
北科大攜手北醫大創聯合研發中心 孵育智慧醫療、創新醫材新創
2021-09-03/
記者 李林璦
今(3)日,臺北醫學大學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攜手舉辦「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暨臺北醫學大學聯合研發中心」揭牌儀式暨啟動大會,兩校強強聯手,共同投入1000萬元,推動智慧醫療、創新醫材的研究轉譯落地。 此次,兩校共同投入1,000萬元,分別支持商品導向型、種子型、挖掘型等計畫,並提供商業模式、公司經營、認證等各方面訓練課程,希望透過跨域、跨校合作,助力商品化落地,並培養出更多醫材、智慧醫療的研究人才,創造雙...
生技醫藥
基因療法
細胞治療
雙特異抗體
市場布局
熱鬧的一週!盤點7項創新療法交易案 羅氏、武田砸重金研發細胞/基因療法
2021-09-03/
記者 吳培安
創新療法研發合作夯!據外媒《藥明康德》報導,8月23日到26日,短短4日就有多家生技醫藥產業大廠出手,斥資建立創新療法研發合作,例如羅氏(Roche)、武田(Takeda)分別斥資30億美元、3.03億美元研發基因療法,Vertex斥資12億美元與Arbor研發細胞療法;於此同時,中國製藥業在抗腫瘤創新療法上的合作也值得關注。 基因療法:武田3.03億美元開發非病毒載體技術、羅氏30億美元攻次世代...
第一頁
上一頁
301
302
303
304
30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