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Cell》首揭深度睡眠助大腦廢物清除 助眠劑恐降清除效能
科學新知
NEW
日再生團隊AI+縮時攝影 2週誘導漸凍症iPSC、成功率達8成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小鼠專用迷你VR眼鏡! MouseGoggles助力腦神經研究
科學新知
類器官
組織「彎曲」時細胞內部變化新發現! 盼貢獻類器官研發
2022-05-16/
記者 巫芝岳
近(13)日,日內瓦大學(UNIGE)的研究團隊,在一項組織發育相關的研究中發現,遇到組織彎折時,該處的細胞體積會短暫地隨之「增加」,而非過去直觀認為的「減少體積」來應對組織形變。這項發現可望讓未來類器官(organoid)的研發更為精準,甚至貢獻工業用材料的發展。研究論文發表於期刊《DevelopmentalCell》。該團隊利用稱為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的高分子材料,製造出一項能自動滾動的...
科學新知
腦脊髓液
記憶力
膠質細胞
《Nature》年輕腦脊髓液恢復老年小鼠記憶力!? Fgf17促寡突膠質細胞增加
2022-05-16/
記者 劉馨香
近(11)日,美國史丹佛大學神經科學家TonyWyss-Coray團隊發現,將年輕小鼠的腦脊髓液(cerebrospinalfluid,CSF)注射至老年小鼠的大腦中,能夠恢復老年小鼠的記憶表現。研究解析,生長因子「Fgf17」促成寡突膠質細胞(oligodendrocytes)增加,可能是記憶恢復的關鍵。研究刊登於《Nature》。研究中,小鼠首先被訓練將閃光或聲音刺激,與電擊聯繫起來。當老年小...
科學新知
合成生物學
合成生物學跨大步!英美團隊成功打造人工DNA奈米細胞膜通道
2022-05-12/
記者 吳培安
今年4月,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StateUniversity)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CollegeLondon)組成的跨國團隊,他們利用DNA奈米技術,成功打造出能讓分子選擇性通過的人工跨細胞膜通道,其構造不僅能執行天然通道既有的功能,選擇性運輸包括離子、蛋白質及其他物質,還能容納更大的生物分子(biomolecules)通過。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Comm...
科學新知
抗生素抗藥性
細菌
微生物
抗藥性
美研究:高可溶性纖維飲食 助降低抗生素抗藥性
2022-05-12/
記者 劉馨香
近(10)日,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局(AgriculturalResearchService)發布一項研究顯示,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取含有至少8~10g可溶性纖維的多樣化飲食,腸道中的抗生素抗藥性微生物較少,顯示高可溶性纖維飲食可能是應對抗生素抗藥性的潛在策略。該研究發表於《mBio》。對於四環黴素(tetracycline)和胺基糖苷類抗生素(aminoglycoside)等常見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微生...
科學新知
微生物
糞菌移植
FMT
老化
糞菌移植新研究!年輕小鼠腸道菌叢逆轉大腦、眼睛衰老指標
2022-05-11/
記者 李林璦
近日,英國東英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ofEastAnglia)與Quadram研究所的研究指出,將年輕小鼠的糞便微生物菌叢移植(又稱糞微菌叢植入(FMT))到老年小鼠體內,可顯著逆轉衰老所造成的大腦、眼睛、血中的發炎指標,不僅證實腸道微生物參與衰老的過程,也代表糞微菌叢植入是一項有潛力的療法。該研究發表於《Microbiome》。 研究人員將年輕小鼠(3月齡)、中老年小鼠(18月齡)與老...
科學新知
熱量
壽命
生理時鐘
《Science》限制熱量、依生理時鐘進食 延長小鼠壽命達35%
2022-05-09/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5日,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niversityofTexasSouthwesternMedicalCenteratDallas,UTSW)研究團隊在4年內,對數百隻小鼠的實驗發現,依照生理時鐘(circadianrhythm),在小鼠最活躍時給予低熱量飲食,可以延長壽命35%。對照到人類來說,在白天進行低熱量飲食控制、不吃宵夜,雖然不一定可以達到減重效果,但可能可以延長壽命。該研究發...
科學新知
人工智慧
精準醫療
基因體學/次世代定序
攻精準醫療最耗時步驟!《Science Advances》新研究:AI工具分析體細胞突變
2022-05-09/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6日,費城兒童醫院(CHOP)研究團隊發表了一項應用深度學習的AI工具「CancerVar」,能夠協助科學家和醫師針對癌症的體細胞突變(somaticvariants)提供分類、並闡釋(interpret)臨床意義,攻克這項癌症基因體檢測(tumorgenomicprofiling,TGP)最耗時的步驟。這項研究刊登在《ScienceAdvances》 研究團隊表示,CancerVar整合...
科學新知
細胞治療
聽力損失
《Nature》聽損細胞療法曙光?! 內耳毛細胞分化關鍵基因Tbx2終破解
2022-05-08/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4日,芝加哥費恩伯格醫學院(Feinberg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團隊,首次發現Tbx2基因,是觸發內耳聽覺毛細胞(haircell)發育的關鍵。由於目前尚未有能將幹細胞重新編程為毛細胞的技術,所以該基因功能的發現,為未來研發與毛細胞相關的聽損療法開啟了新希望。該研究發表於期刊《Nature》。內耳用來感知聲音的毛細胞,可分成「內毛細胞」(IHC)和「外毛細胞」(OHC)...
科學新知
粒線體
頭頸癌
粒線體基因
陽交大揭粒線體基因調控癌細胞 有望成偵測頭頸癌標記
2022-05-06/
記者 劉馨香
今(6)日,陽明交通大學表示,口腔生物研究所教授黎萬君與謝宜達博士研究團隊,證實粒線體轉錄因子(TFAM)及粒線體DNA(mtDNA)調控了癌細胞的特性,促進癌細胞的生長、惡化,顯示粒線體基因分子有潛力成為偵測頭頸癌的標記。該研究成果刊登在《CellDeathandDisease》,並獲選為該系列期刊的每月精選。針對正常細胞癌化的原因,黎萬君與謝宜達團隊不是從基因突變的觀點,而是從細胞代謝的角度切...
科學新知
COVID-19
新冠肺炎
Omicron
三種Omicron新亞變異株恐掀新疫情:美BA.2.12.1傳播速增25%、南非BA.4、BA.5恐免疫逃脫
2022-05-05/
記者 劉馨香
近(4)日,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監測顯示,新冠(COVID-19)Omicron亞變異株BA.2的亞變異株「BA.2.12.1」占比正迅速竄升,截至4月底已上升至36.5%。南非也報告新的Omicron亞變異株BA.4和BA.5,截至4月底兩個變異株占比達到近60%。這三個亞變異株的傳播速度,似乎都比目前全球流行的BA.2更快,造成美國和南非病例和住院人數發生新一波增加。根據美國CDC...
科學新知
質譜儀
RNA
《Nature》子刊:Scripps首創質譜儀軟體 自動、快速分析RNA修飾
2022-05-04/
記者 巫芝岳
近(3)日,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ResearchInstitute)的團隊,開發出一項名為「Pytheas」的開源軟體,能自動分析串聯質譜儀(MS/MS)實驗後的RNA數據,解決目前質譜分析RNA修飾時,需緩慢手動操作的問題。該研究論文刊登於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論文指出,這項以Python程式語言寫成的「Pytheas」可快速識別和量化修飾的RNA分子,例...
科學新知
基因圖譜
疾病風險
《Nature》子刊:近萬人研究!建構逾2000種DNA變異-蛋白質圖譜
2022-05-03/
記者 劉馨香
2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JohnsHopkinsUniversityBloombergSchoolofPublicHealth)發表一項新的基因圖譜研究,以近一萬歐裔和非裔美國人,建立2000多種血液蛋白與DNA變異的關聯性。該研究發表於《NatureGenetics》,結果有助於了解疾病的分子原因,並確認可用於治療這些疾病的目標蛋白質。該研究包括7,213名歐裔美國人和2,338...
第一頁
上一頁
47
48
49
50
51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