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生技醫藥
NEW
受美生物安全法影響!藥明康德出售美、英CGT製造部門
新聞集錦
NEW
12/26《生醫焦點雷達》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Nature》子刊:希望之城CAR-T力克腫瘤逃脫機制 靶點變兩倍、可添加開關
新聞集錦
乾眼症
全福生技結盟國際眼科CRO公司Ora 加速乾眼症新藥三期臨床
2022-05-17/
記者 彭梓涵
今(17)日,全福生物科技(6885)宣布,與國際知名眼科CRO公司Ora建立策略合作關係,共同參與全福旗下乾眼症新藥BRM421於美國的三期臨床試驗,在新協議簽署後,計畫今年第四季啟動三期臨床試驗。 全福董事長兼總經理簡海珊博士表示,Ora是眼科藥物臨床開發的全球領導者,此次夥伴關係奠基於二期臨床試驗的合作經驗,進一步聯手可加快BRM421的後期臨床開發與送件進度。 「在新協議簽署後,計畫今年第...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5/16《生技股動態》
2022-05-16/
新聞中心
市場觀測✔️心悅(6575)新冠藥Pentarlandir驗證為安全有效的候選藥物獲刊於美國ACS期刊✔️國邑*(6875)將於2022年美國胸腔醫學會發表L606吸入微脂體懸浮液治療肺動脈高壓試驗摘要✔️全福生技(6885)與Ora,Inc.簽訂新藥臨床試驗策略合作契約✔️達亞(6762)改選董事長許雅雯 05/16一日漲跌:(漲)盛弘9.88%、高端疫苗8.33%、台康生技6.35%(跌)大...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新聞集錦
Editas、Neurocrine獲FDA孤兒藥認定;Google今秋推出Pixel Watch;全心抗體新藥完成1期收案;尖端技轉和迅蛋白藥 150萬美元收入認列
2022-05-16/
記者 彭梓涵
《臺灣》全心醫藥GVHD抗體新藥完成臨床1期收案 今(16)日,全心醫藥宣佈,已完成免疫檢查點激動型抗體ALTB-168(Neihulizumab)用於治療類固醇無效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或多種治療無效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R-aGVHD)的第1期臨床試驗收案,共納入24名患者,主要將驗證ALTB-168在治療SR-aGVHD患者的藥物動力學、藥理學、安全性和有效性。 全心總裁兼執...
新聞集錦
默克
年輕科學人獎
首屆默克年輕科學人獎 祭75萬元 獎勵跨域創新永續研究成果
2022-05-16/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4),台灣默克集團(Merck)生命科學事業體與台大生物技術研究中心與化學工程系共同主辦、臺大國際產學聯盟協辦的「默克年輕科學人獎」舉辦頒獎典禮,獎勵年輕科學人在化學與生物領域的卓越研究成果,總獎金近75萬元。同時,也特別安排簡報技巧課程與職涯分享講座,幫助年輕科學人培養職涯發展所需的重要能力。本年度默克年輕科學人獎主要徵集生物與化學兩大領域的研究成果,主題包含:綠色化學、藥物化學、奈米材...
新聞集錦
美敦力
耳鼻喉科
商業布局
美敦力11億美元收購耳鼻喉醫材領先者Intersect ENT終告完成
2022-05-16/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3日,跨國醫材龍頭美敦力(Medtronic)宣布,在獲得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同意下,終於以11億美元成功併購耳鼻喉科植入物醫材公司IntersectENT。此次併購之後,將擴展美敦力的耳鼻喉科產品組合,特別是能夠改善鼻息肉治療手術後效益的類固醇塗抹支架(steroid-coatedstents)。 美敦力最早從2010年就開始投資Intersect,並在去(2021)年8月宣布...
生技醫藥
乾癬
BMS
BMS將蠶食安進市場!口服乾癬新藥2年追蹤 六成患者皮膚症狀完全消失
2022-05-16/
記者 李林璦
近(12)日,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Squibb,BMS)宣布,其乾癬口服TYK2抑制劑新藥deucravacitinib最新的2年臨床數據,結果顯示,有77%患者乾癬面積與嚴重程度獲顯著改善,58.7%的患者皮膚症狀完全清除或接近清除。該藥物已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交新藥查驗登記(NDA),預計將於9月10日獲得回覆,若獲批准,將成為首款獲批的TYK2抑制劑,並將追趕...
新聞集錦
乾癬性關節炎
以色列開發「乾癬性關節炎AI判讀」 提早四年揪出32%患者
2022-05-16/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15日,由以色列科學家,透過2,000多名乾癬性關節炎(PsA)的回顧性研究,進而開發機器學習工具PredictAI,可在臨床醫師診斷前一到四年,提早揪出32-51%的PsA患者。這項研究日前發表在歐洲皮膚病和性病學會(EADV)春季研討會上。 PsA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主要影響患者關節和皮膚,與類風濕性關節相比,PsA症狀較無特異性,通常有10%的患者沒有意識到自己可能患病,且...
新聞集錦
類器官
組織「彎曲」時細胞內部變化新發現! 盼貢獻類器官研發
2022-05-16/
記者 巫芝岳
近(13)日,日內瓦大學(UNIGE)的研究團隊,在一項組織發育相關的研究中發現,遇到組織彎折時,該處的細胞體積會短暫地隨之「增加」,而非過去直觀認為的「減少體積」來應對組織形變。這項發現可望讓未來類器官(organoid)的研發更為精準,甚至貢獻工業用材料的發展。研究論文發表於期刊《DevelopmentalCell》。該團隊利用稱為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的高分子材料,製造出一項能自動滾動的...
新聞集錦
糖尿病
減重
糖尿病藥物
腸泌素
10年來首個新型糖尿病藥!禮來雙重腸泌素促效劑獲FDA批准
2022-05-16/
記者 劉馨香
近(13)日,禮來(EliLilly)宣布,能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與體重的tirzepatide(商品名:Mounjaro),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作為飲食和運動的補充,用於治療成人第二型糖尿病。Mounjaro為雙重腸泌素(GLP-1和GIP)促效劑,是十年來首個新類型的糖尿病藥物,將成為諾和諾德(NovoNordisk)的重量級競爭對手。人體中的腸泌素(incretin)為進...
新聞集錦
中國附醫
新穎生醫
慢性腎病
中國附醫大數據中心首創台灣智能門診 找出急性腎病患者
2022-05-16/
記者 李林璦
以往,診斷急性腎損傷,只能針對住院病人,但現在,中國附醫大數據中心透過臨床驗證,首創以大數據分析結合創新型生物標記DNlite-IVD103,能在一般門診以數據智能系統結合非侵入性尿液檢測,就能篩檢過往無法及時診斷的急性腎臟病(AKD),提早進行腎功能維穩照護,減少將來進入透析的風險。 中國附醫大數據中心副院長、腎臟專科郭錦輯醫師表示,此一研究從開發數位腎病照護模式、執行臨床試驗、並利用創新之腎損...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5/16《生醫焦點雷達》
2022-05-16/
新聞中心
Novavax疫苗申請台灣EUA食藥署證實展開審查中央社2022/5/14日本大鵬藥物工業收購CullinanPearl!重新掌管藥物開發與銷售權基因線上2022/5/13中國科學家研發新冠藥獲專利被指勝瑞德西韋世界日報2022/5/14MIT納米大樓以台裔校友蘇姿丰命名大紀元2022/5/15智慧型手機App可以協助診斷神經性疾病DIGITIMES2022/5/16生物肥料異軍突起工商時報202...
新聞集錦
腦脊髓液
記憶力
膠質細胞
《Nature》年輕腦脊髓液恢復老年小鼠記憶力!? Fgf17促寡突膠質細胞增加
2022-05-16/
記者 劉馨香
近(11)日,美國史丹佛大學神經科學家TonyWyss-Coray團隊發現,將年輕小鼠的腦脊髓液(cerebrospinalfluid,CSF)注射至老年小鼠的大腦中,能夠恢復老年小鼠的記憶表現。研究解析,生長因子「Fgf17」促成寡突膠質細胞(oligodendrocytes)增加,可能是記憶恢復的關鍵。研究刊登於《Nature》。研究中,小鼠首先被訓練將閃光或聲音刺激,與電擊聯繫起來。當老年小...
第一頁
上一頁
517
518
519
520
521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