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GBI International
NEW
No Needles? Meet Taiwan’s Trailblazer in Nasal Spray Protein Drugs!
新聞集錦
NEW
12/25《生技股動態》
生技醫藥
NEW
生技中心、臺中榮總簽MOU 推藥物開發、臨床試驗、商務合作
新聞集錦
失智症
醫療保健
生醫新創
超高齡社會失智症對策 上頂醫學開發腦神經年齡評估風險
2022-04-19/
記者 吳培安
失智症是一種神經認知功能退化疾病,也是高齡化社會的重大挑戰。國際失智症(ADI)2019年統計,全球估計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症患者,到了2050年將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且將近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 然而,即使眾多跨國藥廠和生技公司紛紛投入研發,迄今仍然缺少能夠有效改善失智症患者認知功能的療法,是一項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及早發現、及早規劃治療、延緩病情惡化,成為應對失智症的唯一方式。 上頂醫學...
論壇報導
特輯
精準營養保健
銀髮友善、數位科技、運動營養三藍海 在地機能素材搶攻全球兩兆保健商機
2022-04-19/
記者 李林璦
全臺首檔臺北國際精準保健營養食品展於3月25至28日熱烈展開,在展會首日,也特別邀請到10餘位保健產官學研專家,舉辦首屆「精準營養保健食品新趨勢論壇」,暢談各種機能性素材與營養保健大趨勢,期藉此促進保健營養品推廣策略交流,技術升級及產業發展,進而行銷國際。撰文/李林璦、吳培安 攝影/林靖紜、主辦單位提供3月25日,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科研產業化平台暨愛鮮聯盟(iFRESH)、臺灣保健食品學會舉辦的...
論壇報導
特輯
精準營養保健
首檔臺北國際精準保健營養食品展登場
2022-04-19/
記者 李林璦
3月25~28日,全臺首檔臺北國際精準保健營養食品展在世貿一館盛大展開,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科研產業化平台暨愛鮮聯盟(iFRESH)攜手臺灣保健食品學會整合資源、凝聚產官學研能量舉辦。臺灣保健食品學會理事長暨愛鮮聯盟總召集人龔瑞林表示,這是臺灣首次舉辦專業的保健食品展會,期待未來每年透過論壇與展會,共同推動臺灣保健食品產業升級,跨向國際舞台。此次展會也透過海洋大學科研產業化平台積極鏈結周邊資源,除了...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生醫知識庫
南科醫材加速器
TransMedx 3年15家新創開花結果 醫療AI、核酸檢測、內視鏡技術
2022-04-19/
記者 巫芝岳
3月30日,邁入3年的南科醫材加速器TransMedx於臺北舉辦第三屆成果發表會,邀請柏瑞醫、麥博森、太暘科技、奇翼醫電、醫視科技、艾沙、宇康生科和群曜醫電,8家創新醫材新創公司,發表其最新進展;同時也邀請AliraHealth合夥人鄭淑玲博士,針對醫療新創的國際合作分享經驗。撰文/巫芝岳、彭梓涵 攝影/羅翊方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的TransMedx醫材加速器計畫邁入3年,許多醫材新創公司在其輔導下...
新聞集錦
幹細胞
iPSC
《Nature》造血幹細胞發育圖譜! 助血液病療法開發、體外iPSC分化培養
2022-04-19/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3),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在《Nature》發表了追蹤人類胚胎中造血幹細胞的發育圖譜,有望幫助開發血癌和遺傳性血液疾病的創新療法,也可幫助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培養出功能齊全的造血幹細胞。 捐贈骨髓以及臍帶血中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和免疫疾病患者已行之有年,但合適的捐贈者稀缺以及臍帶血中幹細胞數量少,一直是一大挑戰。 造血幹細胞可以複製並分化成各種人類血球細胞,但研究人員在實驗室...
新聞集錦
疫苗
佐劑
奈米粒子
《Nature》創新「左旋奈米金」佐劑 可望提高流感疫苗效力25%
2022-04-19/
記者 巫芝岳
近(19)日,一組由美國、中國和巴西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項以「左旋奈米金粒子」打造的疫苗佐劑(adjuvants),可讓疫苗有效性提高25%;該研究可說突破性在無機奈米粒子中發現,改變粒子的對掌性(chirality),竟能對生物體有如此大的影響。此論文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該團隊由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ofMichigan)、中國江南大學、巴西聖卡洛斯聯邦大學(...
新聞集錦
封面故事
細胞治療
細胞治療名醫研究崛起
2022-04-19/
記者 吳培安
2022年,總統點名衛福部制定「再生醫療三法」,政府高度寄望、生技產業蓄勢待發。過去,歷經5年各界角力、立法連年卡關,臺灣再生醫療元年,僅剩這一步之遙!《特管辦法》上路3年累積經驗,臺灣又有哪些由臨床醫師主導的再生醫療研究?本刊走訪全臺醫療中心、盤點16位醫師研究,專訪9位細胞治療名醫分享臨床經驗與心路歷程!臺灣新生代細胞治療名醫們正在崛起!專題企畫:吳培安撰文:吳培安採訪整理:吳培安、李林璦、巫...
新聞集錦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深度學習
機器學習
Google
Google攜泰國9醫院登《The Lancet》子刊 視網膜病變AI真實世界數據 準確率94.7%
2022-04-19/
記者 彭梓涵
數位醫療已在許多先進國家被開發與應用,但是否適合落地在中低收入國家中使用,相關的研究卻不多。近(1)日,Google與泰國多家醫院進行的一項介入性研究,評估深度學習技術部署到泰國醫療保健系統中,篩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實際效果與落地可能性。 該研究證實,利用深度學習篩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準確率為94.7%,與眼科醫師判讀的準確率93.5%相當。該研究已發表在《TheLancetDigitalHeal...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4/19《生醫焦點雷達》
2022-04-19/
新聞中心
健保署推獎勵讓病人享無管人生每年1.3萬人受惠 聯合報2022/4/16《DJ在線》剛性需求+外在助攻,原料藥今年不看淡MoneyDJ2022/4/18供應鏈出狀況缺藥專家促成立缺藥中心主動監控自由時報2022/4/18疫情帶來醫療產業商機中科核定補助6件產學研醫合作案經濟日報2022/4/18生華科開發中COVID-19新藥無償供6間醫院使用經濟日報2022/4/18快篩實名制擬5月起1人買5劑...
生技醫藥
顏值經濟
醫美
OCT
永信
玻尿酸
永信醫美行銷總監黃麗燕:微整形時代來臨 臨床驗證媲美國際 讓MIT玻尿酸擺脫價格戰
2022-04-19/
記者 李林璦
本土老字號藥廠永信,於2010年成立「JFANCYBEAUTE」研究中心,並創立「婕凡希」美妝品牌,販售多項保健、保養品,接著於2015年,推出一系列玻尿酸外用保養品,今年初,舉辦了「永恆之星鑽石玻尿酸」產品發表會,宣布以該款玻尿酸皮下填充劑進軍微整形市場。 該產品採用「固態3H璀璨交聯技術」,讓玻尿酸交聯呈鑽石結構,不僅易於塑形更能維持立體、不易變形。在與台北榮總合作的臨床試驗中,也顯示,相較於...
新聞集錦
心血管疾病
兒童
風險因素
《NEJM》4萬人追蹤35年!兒童5項風險因素與成年後心血管疾病相關
2022-04-18/
記者 劉馨香
近(4)日,國際兒童心血管世代研究聯盟(InternationalChildhoodCardiovascularCohorts(i3C)Consortium)在知名國際期刊《NEJM》發表論文,從近4萬人、平均追蹤35年的數據中,確定了5個兒童(3~19歲)風險因素,可預測成年期(40歲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分別是:身體質量指數(BMI)、血壓、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和抽菸。 i3C聯盟由全球7個...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4/18《生技股動態》
2022-04-18/
新聞中心
市場觀測✔️合一(4743)ON101糖尿病足部傷口潰瘍新藥FESPIXON註冊申請獲菲律賓受理✔️聯亞藥(6562)創新長效型紅血球生成素UB-852一期臨床結果良好✔️藥華藥(6446)KX01用於日光性角化症(AK)之日本第一期臨床安全性良好✔️大學光(3218)江蘇、蘇州、昆山子公司配合防疫政策停工04/18一日漲跌:(漲)雃博10%、杏一9.99%、神隆9.98%(跌)亞諾法10%、馬光...
第一頁
上一頁
533
534
535
536
537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