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NEW
11/06《生技股動態》
生技醫藥
NEW
Syndax獲Royalty 3.5億美元注資 加速cGvHD新藥上市
生技醫藥
NEW
英科智能貸款1億美元 擴展AI新藥產品線;賽諾菲37億投資有成! BTK抑制劑三期試驗表現亮眼
新聞集錦
併購
精準醫療
基因檢測
國際快訊
Myriad Genetics
Counsyl
基因檢測龍頭Myriad Genetics再以3.75億美元收購Counsyl
2018-05-30/
記者 徐淨
個人化醫療分子檢測領導者MyriadGenetics近日宣布,已簽署協議以3.75億美元收購Counsyl,納為Myriad全資子公司。Myriad執行長MarkCapone在電話會議中表示,收購Counsyl是Myriad迄今為止最大的收購。預計,Myriad將於2019財年第一季度完成交易。此次收購將主要使Myriad增加Counsyl的帶因者篩檢(carrierscreening)和無創產前...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Janssen
Genmab
Genmab宣布終止與Janssen的 Darzalex聯合治療臨床試驗
2018-05-30/
記者 彭梓涵
丹麥生物醫藥公司GenmabA/S近(26)日宣布,終止旗下兩項和嬌生(J&J)子公司楊森(Janssen)合資開發的多發性骨髓瘤用藥Darzalex臨床試驗研究。包含Darzalex(daratumumab)結合PD-L1免疫療法Atezolizumab(Tecentriq)於二線治療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腺癌的Ib/II期臨床試驗(代號CALLISTO/LUC2001),以及Darza...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Nature》藥物耐受性細菌感染解方
2018-05-30/
記者 彭梓涵
來自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研究團隊解開了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L.pneumophila)的致病機制,更重要的是透過致病蛋白結構分析,開發出初期抑制劑,解決了抗生素耐藥性問題,此結果在本月23日發表於國際期刊《Nature》上。摧毀細菌對抗生素產生的防禦機制,已是全球健康重要議題,長期使用抗生素,使得大部分的敏感性細菌被摧毀,產生具耐受性的細菌。科學家因此致力於新的藥物開發,以便更好地控制細菌感染。研究...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Nature》胎盤健康受損 提高精神分裂症風險
2018-05-29/
記者 徐淨
過去許多研究認為,行為障礙基因會直接影響產前腦部發育,導致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風險增高。昨(28)日,《Nature》子刊一項新研究發現,思覺失調症風險相關基因,似乎是透過影響胎盤(placenta)健康,間接改變早期腦部發育。(原文連結)胎盤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它為胎兒的正常發育提供營養和化學物質。25年來,思覺失調症等神經發育障礙研究一直懷疑,孕期和出生後不久的大腦發育,是導...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MIT研發食用細菌膠囊 身體訊息全都錄
2018-05-29/
記者 陳貴美
近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期刊,由MIT的工程師們設計出一種裝載細菌的可食用感測器,這些細菌經過基因改造能對血紅素產生反應,能夠診斷胃出血以及其他胃腸道問題。研發團隊結合活細胞製成的感測器和超低功耗電子元件,將細菌的反應轉化為智慧型手機可讀取的無線信號,可以實時地探測身體內部的生物信號,使其成為一種診斷人類健康情況的新技術。最初的設計想法為,透過基因改造產生出遇到血紅素即激發螢光的大腸桿菌...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Magenta Therapeutics登IPO 募1億美元
2018-05-29/
記者 陳貴美
近日,以改善幹細胞移植為目標的MagentaTherapeutics在C輪募得5200萬美元資金後,有意美國NASDAQ上市,預計首次IPO可募款1億美元。Magenta今年好消息不斷,3月,與德國生物科技公司HeidelbergPharma聯手展開骨髓研發協議,其中包括3.34億美元的前金,也在2月份聘請了前輝瑞(Pfizer)的研發執行長JohnDavis博士擔任公司的首席醫學長。Magent...
新聞集錦
腸道菌
腸道微生物
科學要聞
gut bacteria
microbiota
《Science》首揭腸道菌抑制肝臟腫瘤機制
2018-05-29/
記者 徐淨
近日,《Science》再度出現一篇關於腸道微生物與腫瘤免疫的研究成果。來自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癌症研究中心(CCR)的研究人員,發現腸道微生物與肝臟中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存在關聯,並在小鼠模型中得到了驗證。意味著對肝癌的發生機制及開發治療方法深具有影響力。(全文連結)研究領導者、NCICCR的TimGreten表示,在不同腫瘤模型中,他們發現,如果用抗生素治療小鼠、消除部分腸道細菌,就可以透...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熱門焦點
專題報導
精準醫療
GeneMail
【精準醫療週報】中國首個HIV長效藥將上市;歐盟個資法生效
2018-05-28/
環球生技
導讀:①科學:人工合成酵母的下游應用研究獲的新突破,不僅可以喝到人工合成的啤酒,未來在工業農業應用前景廣闊。②政策:中國五部委發佈121種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國衛院擬訂新肝癌篩檢多樣檢測方針。③產業:美國FDA公布50種產品及藥廠黑名單。FMI與默沙東合作研發伴隨診斷,海爾投資116億建生物細胞穀。④創投:7家公司共攬近4億美元募資。⑤活動:BioTaiwan2018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IOte...
新聞集錦
精準醫療
Keytruda
國際快訊
Merck與Foundation Medicine聯合開發Keytruda伴隨式診斷
2018-05-28/
記者 陳貴美
日前(24日),癌症基因檢測公司FoundationMedicine與Merck宣布合作,將使用FDA批准的FoundationOneCDx綜合基因組分析測試(comprehensivegenomicprofiling),開發抗PD-1腫瘤療法Keytruda的伴隨式診斷,檢測內容有測量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SI)、腫瘤突變負荷(TMB)和其他潛在新型生物標誌。Fo...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新型止痛藥 口服就有效
2018-05-28/
記者 陳貴美
近日,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NASDAQ:ACRX)宣布美國FDA接受了該公司重新提交的Dsuvia新藥申請(NDA),預計PDUFA目標日期為今年11月3日。Dsuvia(sufentanil舌下片劑,30微克)是透過非侵入性單劑量給藥器(SDA)的使用,將藥物以舌下遞送時,避免了靜脈注射給藥所造成的藥物水平升高及持續時間過短的問題,SDA還可以幫助施藥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避免給藥錯誤。AcelRx...
新聞集錦
FDA
基因療法
國際快訊
血友病
血友病基因療法 FDA加速優先審評
2018-05-28/
記者 陳貴美
近日,FDA將針對治療血友病的基因療法提出優先審評條款,優先審評的先決條件為「能否提高凝血相關蛋白在血液中的含量」,而非傳統藥物療法是否能真正改善患者的出血情況。FDA局長ScottGottlieb於再生醫學聯盟年度董事會會議上表示,細胞和基因治療將很快成為很多疾病的主流療法,FDA透過「綜合政策框架」來指導公司對不同疾病進行治療方案的評估。針對此政策,Gottlieb再表示,先前傳統藥品的效用持...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免疫療法
精準醫療
國際快訊
Kite創始搭檔再創Allogene 引爆下一代CAR-T戰場
2018-05-27/
記者 王柏豪
近期(5月16-19日),在美國芝加哥(Chicago)舉辦的第21屆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年會(ASGCT)上,挾帶光環、眾人矚目的細胞治療新銳—Allogene終於首次公開對外發佈其開發中的體外同種異體CAR-T細胞平臺的進展,正式引爆了下一代CAR-T的戰場。Allogene公司的網站上,首頁只是簡單地敘述:AllogeneTherapeutics是一家致力針對血癌及實體腫瘤治療,而...
第一頁
上一頁
1175
1176
1177
1178
1179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