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NEW
11/26《生醫焦點雷達》
新聞集錦
NEW
11/25《生技股動態》
新聞集錦
NEW
三星生物製藥獲6.68億美元CDMO協議;Amneal GLP-1學名藥獲批;首款居家注射頭痛藥再次申請NDA
新聞集錦
人類基因體計畫
HGP
《Science》:歷時20年 人類基因體解序計畫終告完工!
2022-04-01/
記者 吳培安
始於1990年的人類基因體計畫(HumanGenomeProject),雖然已在2003年宣布完成了大部分編碼蛋白質的基因解序,但仍有8%的人類染色體,因技術限制而無法成功定序。直到美國時間3月31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AdamPhillippy領導的大型跨國團隊宣布,終於完成人類基因體定序的最後一哩路,其成果發表在《Science》。 相較於編碼蛋白質的DNA序列,這些不會製造蛋白質、...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4/01《生醫焦點雷達》
2022-04-01/
新聞中心
本土、境外確診數創今年高泰博、瑞基等湧強勁急單鉅亨網2022/3/31即將進入眼內測試!AR隱形眼鏡完善眼球追蹤、投影顯示科技新報2022/3/31三星GalaxyWatch4系列在台開放血壓偵測功能科技新報2022/3/31 4月2日世界關懷自閉症日 點亮藍燈關懷星星兒工商時報2022/3/31數位分身推動機器人護理服務支援先導測試DIGITIMES2022/4/1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3/31《生技股動態》
2022-03-31/
新聞中心
市場觀測✔中裕(4147)獲FDA核准執行TMB-365及TMB-380合併治療愛滋病臨床1b/2期試驗✔泰宗(4169)用於預防反覆性泌尿道感染的藥物組合物取得韓國發明專利✔松瑞藥(4167)研發副總經理郭隆皇辭任✔安美得(7575)品保處副處長王雯蕙辭任✔天明製藥(6659)董事長改選為詹易真✔金可-KY(8406)私有化完成,4/29起成為GlamorVision公司100%持股之子公司03...
新聞集錦
參議院
美國競爭法
美參議院通過《美國競爭法》 擬聯合歐洲降低對中國藥品供應鏈依賴
2022-03-31/
記者 李林璦
日前(28),美國參議院以68票對28票通過參議院版本的《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theAmericaCOMPETESActof2022),將送往眾議院,兩黨經過統一文本、獲國會支持後才能送交由總統拜登簽署立法。其中提到將提高美國本地的藥品、醫材的製造與供應能力,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參議院版本的美國競爭法案,特別強調在醫療和製藥領域中,鼓勵美國與歐盟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共同制定「可降低對中國供應鏈依...
新聞集錦
戰略新版
樂迦
2022生技產業首家!樂迦4月登興櫃「戰略新版」
2022-03-31/
記者 彭梓涵
今(31)日,櫃買中心表示,樂迦再生科技(6891)申請登錄興櫃「戰略新板」,成為2022年首家申請登錄興櫃戰略新板的公司。 樂迦再生主要是從事提供細胞治療相關產品之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ontractDevelopmentandManufacturingOrganization,CDMO),並將於新竹生物醫學園區建置GMP細胞治療工廠,屬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生物醫療科技產業」。 樂迦再生目前資本...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氣喘
《PNAS》過敏性氣喘者不易染新冠重症?! 北卡科學家揭IL-13重要防禦機制
2022-03-31/
記者 巫芝岳
近日(3月30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C)的科學家,針對新冠病毒感染呼吸道細胞後,人體的免疫機制進行研究。該研究發現與介白素-13(IL-13)和人類ACE2受體相關的全新重要機制,且揭示了為何患有氣喘性過敏者,感染後較不容易惡化為重症的原因。研究論文發表於期刊《PNAS》。這組研究人員,針對染疫者的呼吸道細胞培養物進行基因分析,先是發現人類ACE2受體的表現,會決定哪些類型的細胞...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新聞集錦
諾和諾德糖尿病皮下注射新藥Ozempic 2毫克高劑量獲美批准 ;軟銀願景基金領投! Neuron23 C輪募1億美元 推進帕金森氏症新藥臨床
2022-03-31/
環球生技
《臺灣》2022南科TransMedxDemoDay8新創征戰醫材市場聚焦醫療AI、創新核酸檢測、內視鏡技術今(30)日,南科管理局於台北舉辦「南科新創醫療器材加速器TransMedx」第三次發表會。會中包括:開發疾病篩檢軟體的柏瑞醫和太暘科技;新冠檢測試劑的麥博森;穿戴式生理訊號量測的奇翼醫電;創新內視鏡技術的艾沙、醫視科技和群曜醫電;構音障礙AI輔具的宇康生科等,共八家新創公司,輪番上陣發表其...
新聞集錦
CAR-T療法
奈米抗體
實體瘤
CAR-T療法先驅Carl June最新研究:羊駝奈米抗體結合CAR-T 精準靶向神經內分泌瘤
2022-03-31/
記者 彭梓涵
缺乏特異性腫瘤生物標記,對開發實體腫瘤CAR-T療法來說,成了一項重大挑戰。近(21)日,CAR-T療法先驅CarlJune博士與賓州大學研究團隊,以羊駝開發一種靶向CDH17的CAR-T療法,在動物實驗中證實可抑制難治胃腸道癌症(GIC)和神經內分泌腫瘤(NET)生長。 這項研究已發表在《NatureCancer》期刊上,同時賓大團隊也將CDH17應用在CAR-T細胞治療的技術,技轉給澳洲生物技...
新聞集錦
教育部
精準健康
人才培育
教育部「精準健康產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啟動 跨六大領域20所夥伴大學齊響應
2022-03-31/
記者 彭梓涵
今(31)日,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舉辦「精準健康產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啟動會議,計畫總主持人錢宗良教授、共同主持人盧虎生院長、協同主持人張權發教授、陳威戎院長、及六大領域計畫主持人皆出席會議,報告各推動中心計畫的整體規劃。 教育部「精準健康產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配合行政院最新規劃臺灣2030全齡健康願景,以六大領域:精準醫學、智慧醫材、健康福祉、食品創新、精準農業與多元健康的產業發展人才需求...
新聞集錦
阿茲海默症
類澱粉蛋白
tau蛋白
神經退化性疾病
《Brain》阿茲海默症新解?! 德團隊首揭「類澱粉蛋白、tau蛋白」間病理關聯
2022-03-31/
記者 巫芝岳
「類澱粉蛋白」(amyloid)和「tau蛋白」,為目前已知兩項會在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異常積聚的蛋白質;近(30)日,德國神經退化疾病中心(GermanCenterforNeurodegenerativeDiseases)的一項研究,首次發現只有當類澱粉蛋白累積到一定程度時,tau蛋白的累積才會開始損害記憶,可說首次為兩種蛋白間的相互影響提供初步證據。此研究論文發表於期刊《Brain》。過去,研...
新聞集錦
ALS
神經退化
ALS新藥仍爭議!FDA諮詢委員會6:4反對批准Amylyx AMX0035
2022-03-31/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30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召開諮詢委員會議與公開聽證會,審查AmylyxPharmaceuticals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實驗性藥物AMX0035的臨床數據。外部專家最後以6比4票反對批准AMX0035。 委員會認為,其臨床二期試驗CENTAUR和擴展研究,沒有提供證實AMX0035有效的確切證據。FDA將在6...
新聞集錦
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
傳播速度比BA.2更快 Omicron重組變異株「XE」英國現蹤、逾600人感染!
2022-03-31/
記者 吳培安
近(28)日英國《太陽報》報導,英國衛生與安全局(UKHealthandSecurityAgency,UKHSA)已發布消息,稱英國境內出現由兩種Omicron子病毒株重組的新變異株「XE」,且目前已有超過600人確診為XE感染,每日確診數成長率比英國現在大流行的BA.2還要來得快,需要後續密切追蹤和研究。 UKHSA醫學顧問主席SusanHopkins表示,重組變異株其實並不少見,特別是在同一波...
第一頁
上一頁
267
268
269
270
271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