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於櫃買中心召開業績發表會 4款藥物進入收穫期
2018-03-29 / 記者 林以璿
今(29)日,櫃買中心配合106年第四季上櫃公司財務報告陸續公告,以「生技醫療」主題打頭陣,連推8場「櫃買市場業績發表會」。中天生技(4128)由處長陳瑞青代表,向出席者介紹中天去年的進程。櫃買中心主任秘書柯福榮表示,由於新藥研發時間長,投入經費高但未能保證成功,生技類股向來具有波動較大,易受消息面影響,近年來櫃買中心積極努力改善生技公司資訊揭露的規定,使資訊揭露更趨即時透明,櫃買生技指數由今年2...
兩週甩脂肪肝 培養產葉酸腸道微生物是關鍵
2018-03-29 / 記者 林以璿
近日,來自瑞典哥德堡大學分子與臨床醫學系的JanBoren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透過對一組NAFLD患者進行飲食干預分析,首次確定了低碳飲食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可能機制,並將這一研究發表在《CellMetabolism》上。此前的研究已經表明,低碳飲食在顯著抑制NAFLD進展的同時,還會顯著改變患者的腸道微生物。有趣的是,一些研究人員還發現,腸道微生物移植也可以抑制NAFLD進展。因...
硬幣大小膠囊內視鏡 無痛檢查小腸僅需8小時
2018-03-14 / 記者 林以璿
51歲的楊小姐本身沒有任何疾病,因為解大量鮮血便4天,來到亞東醫院急診,就醫時已呈現嚴重貧血現象,經過緊急輸血仍未有起色。病友接受膠囊內視鏡檢查,於急診後第4天上午吞服膠囊內視鏡,當天晚上膠囊內視鏡排出後立即判讀,找到其出血點為一般胃鏡和大腸鏡所無法檢查的「小腸出血」,於第5天早上直接安排經肛門小腸鏡止血。膠囊內視鏡大小約是10元硬幣一般大,與開水吞服後,佩戴接收器即可離開醫院單位,甚至若體力許可...
《Nature》人體腸道微生物相差異 98%由環境決定
2018-03-05 / 記者 徐淨
過去並不清楚基因體或環境(naturevs.nurture)對腸道微生物相影響的比重,有些研究認為,基因體對腸道微生物相組成起著決定性影響,然若是如此,腸道微生物相便永遠屬於基因體研究。然而,近(28)日《Nature》此篇文獻表明,腸道微生物相個體差異確實主要來自環境因素,為新論點下了有力的背書。目前,接二連三的研究顯示,微生物體幾乎層層影響健康。而微生物體組成因人而異,影響因素可能包括從體重增...
2018第二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
2018-02-09 / 編輯部
臺灣微生物體年度盛會─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AsiaMicrobiomeConference)第二屆,於1月10日假汐止遠雄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本次會議由圖爾思生物科技與長庚大學微生物相研究中心共同主辦,廣邀國內外專家學者與會分享近年最熱微生物議題! 圖爾思副總經理劉君豪首先於研討會開始,提到《Science》2018年首刊(Vol.359)封面故事,便是腸道微生物菌相於免疫治療的影響,揭示微生...
CTCs檢測能以近9成的準確性發現早期大腸直腸癌
2018-01-22 / 記者 李虎門
對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cancer)患者來說,都希望在早期透過篩檢來發現癌症。但是,很多患者對於糞便的篩檢方法,或者大腸鏡的檢查存在顧慮,這導致他們可能錯過治療癌症的最佳時機。日前,臺灣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檢測血液中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s)的液態切片(liquidbiopsy)方式,能夠以84%至88%的準確性發現早期大腸直腸癌。...
腸道細菌竟可控制我們的基因
2018-01-22 / 記者 徐淨
腸道微生物是近幾年非常重要火紅的研究方向之一。近日,來自英國Babraham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發現,一種腸道中的有益細菌能夠「控制」我們細胞中的基因。這項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的研究指出,來自細菌的化學訊息能夠改變「整個人類基因組中的關鍵化學標記(chemicalmarkers)」。透過這種交流方式,腸道細菌可以幫助對抗感染及預防癌症。具體來說,在這項研究中,由Pa...
吞下這顆氣體傳感器「藥丸」 實時進行腸道監測
2018-01-11 / 記者 林以璿
澳洲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全世界第一款用於人體測試的氣體診斷藥丸,這種智慧型膠囊能夠測量氧氣、氫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從而揭示膳食纖維攝入對小腸和結腸內的微生物活動的影響。目前,團隊已經成立了一家新創公司AtmoBiosciences。未來,這個電子藥丸不僅可能幫助制定最佳腸道健康的自定義飲食方案,還可以幫助醫生區分不同胃腸道疾病的早期症狀,如吸收綜合症、克羅恩病、結腸炎、腸易激綜合症,甚至結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