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腸道微生物影響大腦關鍵免疫細胞 不同性別有差異

2018-01-09 / 記者 林以璿
腸道微生物是人類的「第二基因體」。除了與肥胖,飲食等有關,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它們還對大腦有重要影響。近日,發表在《Cell》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影響著大​​腦中關鍵的免疫細胞「小膠質細胞」,且這種影響在雄性和雌性小鼠中顯著不同。小膠質細胞能夠對創傷性損傷或炎症信號做出反應,以保護大腦,充當了各種環境信號的傳感器。除了扮演「免疫哨兵」,小膠質細胞還被證明能夠調節大腦佈線和功能的多個步驟...

建腸道菌大數據 抗癌添勝算

2017-12-22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上(11)月,德州大學JenniferWargo博士研究團隊,發表在《Science》的研究發現,人體腸道菌相可以調控宿主免疫環境並大幅影響腫瘤免疫檢查點療法的療效。這個重大的發現,無疑為癌症治療提供了一盞明燈,指引出未來癌症免疫檢查點治療的重要方向。免疫檢查點療法是近代癌症治療最重要的發現,2013年《Science》期刊也將此療法選為當年最大的科學突破。其主要機制源自於科學家發現癌細胞利用某些...

國光旗下安特羅 病毒71型疫苗將提臨床三期申請

2017-12-21 / 記者 林以璿
由國光生技(4142)開發生產,子公司安特羅生物科技負責執行人體臨床試驗的腸病毒71型疫苗,從二期試驗受試對象接受施打滿六個月和滿一年後的檢測結果顯示,受試民眾的免疫反應良好且維持高抗體效價,顯示該疫苗能夠對於接受施打者提供長期的保護。目前台灣尚無腸病毒71型疫苗上市,從政府衛福部到家中有幼兒的民眾,對於疫苗的開發上市都是期待已久。由於腸病毒71型病毒又有數種亞型,包括近年來在台灣及中國發生重症病...

建腸道菌資料庫 搶糖尿病商機

2017-11-25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本(11)月是美國國家糖尿病月,本月14日更是聯合國明定的世界糖尿病日,在由全球最大胰島素製造商丹麥諾和諾德制藥公司舉辦的「城市改變糖尿病」高峰會中指出,美國的糖尿病相關醫療支出已達每年7,750億美元,預估2045年將突破1兆美元大關。全球每11人就有一人為糖尿病所苦,若再不積極採取措施,龐大的糖尿病相關醫療花費恐拖垮許多國家健保體系。糖尿病目前雖無法根治,但只要能管控好血糖值,它是一個能被有效...

生技中心聯合東海大學學研合作 研發新一代大腸癌雙標靶抗癌新藥

2017-11-24 / 記者 徐淨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以下簡稱生技中心)與東海大學首度聯手研發大腸癌標靶新藥,共同研發新一代大腸癌雙標靶ADC抗癌新藥,雙方於今(24)日假東海大學舉行合作簽約儀式。此合作由東海大學王茂駿校長與生技中心吳忠勳執行長共同簽署「抗體藥物複合體激酶抑制劑」共同研究開發計畫合約,齊力為台灣生技產業搶攻全球至2024年將近92億美元的大腸癌藥物市場。生技中心吳忠勳執行長表示,為因應個人化醫療世代的來臨,...

《Nature》:人類首個小腸細胞表達圖譜問世!

2017-11-15 / 記者 王柏豪
上週出爐的《Nature》雜誌上,來自國際知名基因體研究中心─美國BroadInstitute研究團隊發佈了人類首個小腸細胞圖譜,團隊利用單細胞RNA定序(scRNA-seq),總計定序了53193個來自小鼠腸道和類腸器官細胞的表達圖譜,看到了許多與以往認知不同的新發現,被譽為是人類第一本立體的「小腸百科全書」。該研究不僅確定了小腸所有已知細胞、特定細胞亞群和罕見細胞的基因表達特徵,還顛覆了對腸內...

康乃爾大學3D列印小腸 讓腸道菌研究更容易

2017-11-02 / 記者 林以璿
紐約康乃爾大學的一群生物學家3D列印了一個微型人造小腸,這個合成腸道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人體免疫系統以及細菌對腸道的影響。相關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在《NatureJournalScientificReports》上。 研究人員使用AutoCADInventor、StratasysObjet30Pro3D印表機和StratasysVeroClearRGD8103D列印材料,能夠製造出精確模擬人類腸...

上海銳翌攜手華大基因進軍腸道

2017-10-31 / 記者 李虎門
10月26日至29日,第十二屆國際基因體學大會(ICG-12)在中國深圳國家基因庫舉行。隨基因體學技術快速發展,微生物體也成為國際生技研究的焦點,包括歐盟「人類腸道宏基因體計畫(MetaHIT)」、美國「人類微生物體計畫(HMP)」等,均擬定了國家級微生物體領域相關計畫。也因此,在本次ICG-12大會中,中國微生物體創新創業者協會發起了「中國腸道總體基因體計畫(ChineseGutMetageno...

建腸道菌資料庫 解失智症之謎

2017-10-28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上(9)月底,由Axovant所開發的阿茲海默症新藥Interpirdine,是阿茲海默症史上最大規模三期臨床試驗結果,樣本數涵蓋1,300位病人,結果卻是失敗。這使Axovant股價單日下跌70%以上,市值蒸發超過18億美元。此病從1906年被發現,歷經百年之後仍無解。阿茲海默症已是全美第六大死因,且是十大死因中,唯一無法有效預防、治癒或延緩的疾病。目前美國約有530萬阿茲海默症患者,其2017...

便秘新藥療效顯著 Ardelyx明年提交上市申請

2017-10-19 / 記者 蔡立勳
現代人由於生活壓力大,加上飲食不均衡,不少人都曾有便秘的困擾。日前,美國生技公司Ardelyx公佈旗下新藥Tenapanor治療便秘型腸躁症(irritablebowelsyndromewithconstipation,IBS-C)的三期臨床結果,在主要療效與次要療效治標上,都具有顯著效果。Ardelyx也預計明年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出上市申請。Ardelyx指出,此項名為T3MPO-...

高熱量飲食改變腸道中真菌

2017-10-17 / 記者 徐淨
過去的研究已知腸道菌(microbes)菌相,對肥胖具有一定的影響性。10月11日,美國微生物學會(AmericanSocietyforMicrobiology)期刊《mSphere》新的一項發表指出,高熱量飲食會改變腸道中的真菌(fungi),這些改變也會進而影響肥胖。該研究計畫主持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兒科副教授CherylGale表示,微生物研究需要更多關注在「所有」微生物,以及他們如何互相作...

監測、診斷雙管齊下 MIT開發可食用消化道感測器

2017-10-16 / 記者 蔡立勳
一直以來,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員致力於研究消化技術。去年,MIT、英國雪菲爾大學和東京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出一款由豬腸打造的小型折疊機器人,用來從人體內部取出吞下的膠囊或誤吞的電池。據《MITNews》報導,MIT和哈佛大學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andWomen’sHospital)的研究人員,近期研發出一種能折疊、吞嚥的感測器。其大小為2×2.5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