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小腸、大腸特定T細胞大不同! UCSD解組織特異性免疫 盼助新疫苗開發
2022-12-30 / 記者 巫芝岳
近(28)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醫學院的團隊,發現了腸道中「組織駐留記憶T細胞」(TRM)這項免疫細胞的新特性;其首次證實,該種在腸道、鼻腔等部位都會出現的T細胞,在小腸和大腸中的分子構成及所依賴的化學訊號等,可完全不同。未來若更了解這些不同組織、相同免疫細胞的異質性,可望幫助相關疫苗和療法的開發。該研究發表於期刊《Immunity》。駐留於特定組織,例如腸道、鼻腔等部位的TRM細胞...
《Nature》愛不愛運動 由腸道微生物決定
2022-12-26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賓州大學(UPenn)佩雷爾曼醫學院(Perelman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團隊發現,腸道中的微生物可能會影響運動的意願!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所分泌的代謝物會刺激神經元,進而提高大腦中多巴胺濃度,讓實驗動物提高運動表現。該研究發表於《Nature》。運動會引起大腦神經化學變化而帶來刺激性快感,為了瞭解為何有人喜歡運動、有人不喜歡,賓大微生物學家ChristophThaiss...
兩岸精準抗衰老醫學交流 揭曉人類腸道抗衰老密碼
2022-07-17 / 記者 李林璦
昨(17)日,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會(APPAM)舉行「ThinkBig2022國際論壇」,特別邀請到中國附醫外科部顧問王輝明、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中山醫大附屬醫院教授李英雄、國家衛生研究院教授莊志立、熱心腸研究院院長藍燦輝等兩岸腸道研究權威專家,從不同角度解密腸道與精準抗老關係與密碼。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報告,65歲以上人口預計2050年時達到現今的兩倍,抗老化也因此受到全球高度關注。...
《Nature》:維持腸道健康新角色!神經膠質細胞參與免疫反應
2021-10-22 / 記者 劉馨香
20日,英國法蘭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CrickInstitute)在《Nature》發表新研究表示,腸道神經系統中的膠質細胞,對於維持腸道健康扮演重要角色。研究發現,在病原體入侵後,這些膠質細胞會協調免疫反應,並且是探索發炎性腸道疾病新療法時可能的關鍵標的。研究人員研究了腸道膠質細胞在應對組織損傷上的作用。腸道膠質細胞位於腸壁內,構成了腸道神經系統的一部份,該系統控制腸道肌肉的收縮和其...
帕金森氏症新發現 肇因可能源自腸道
2017-06-11 / 環球生技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種慢性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疾病,主要影響運動神經系統,症狀有靜止性顫抖、肢體僵硬、運動遲緩和姿態不穩等。目前多數PD患者的病因仍舊不明,有可能受不同的環境或遺傳因子所影響。4月26日一項發表在《Neurology》的研究中發現,經歷過迷走神經(vagusnerve)切除手術的患者,其PD的發病率明顯地降低許多,顯示PD可能肇因於腸道異...
益生菌有益? 澳科學家有新見解
2017-03-20 / 記者 蔡立勳
為了對抗不良飲食的影響,益生菌似乎能發揮益處。然而,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近期一項研究表明,在飲食均衡的情況下,益生菌的效果不僅大打折扣,甚至會造成某些記憶損害,研究成果已發表在《MolecularPsychiatry》。UNSW的研究人員研究了常用益生菌對小鼠腸道健康和認知功能的影響,這些小鼠或採用健康飲食,或是高糖分與高飽和脂肪酸的「自助飲食」。因餵食垃圾食物而導致肥胖的小鼠,腸道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