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發表AI皮膚病變辨識系統 快速診斷是痣還是癌

2019-06-26 / 記者 吳培安
今(26)日,臺大醫院發表人工智慧皮膚疾病分類(AIClassificationofdermatologicaldiseases,AI-CDSS)系統成果。此系統由臺大醫院醫神計畫團隊與威強電集團威聯通共同開發,建立AI平台與手機App,輔助門診醫師快速判斷皮膚疾病狀況,即時提供後續建議。此系統已於臺大醫院皮膚科門診驗證試用中。一般民眾會因皮膚新長出之痣、斑點或原有皮膚變化,懷疑是皮膚疾病或是腫瘤...

無須開腦!美成功研發意識操作機械手臂 可流暢精準執行平面追蹤

2019-06-26 / 記者 吳培安
近日,美國卡內基麥隆大學發表突破性技術成果,其首創非侵入式意識控制機械手臂,可使人憑藉意識就能流暢而精準地執行二維空間追蹤,例如追蹤電腦游標的移動,將成為癱瘓、中風或其他肢體障礙者生活的一大福音。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ScienceRobotics》上。卡內基麥隆大學生醫工程系主任賀斌(BinHe)帶領的研究團隊,透過非侵入式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interface,BCI),結合新...

Skin Analytics開發AI診斷黑色素瘤 助減輕英國醫療系統負擔

2019-05-30 / 記者 吳培安
昨(29),英國SkinAnalytics醫療公司宣稱其開發的深度學習皮膚癌識別系統(DERM)在診斷皮膚癌上和專科醫師一樣準確。這套AI系統將能幫助診所醫生診斷皮膚癌,進而節省患者的時間並減輕醫療系統負擔。SkinAnalytics將皮膚科醫師的經驗結合深度學習打造出DERM這套AI診斷系統。診所(generalpracticesurgery)的醫生會協助患者以智慧型手機拍下疑似腫瘤病變的皮膚照...

AI「痣」能達人上傳照片 解決就醫糾結

2019-03-18 / 記者 彭梓涵
臺北醫學大學育成「皮智股份有限公司」今(18)舉行「痣能達人MoleMe」聊天機器人發表,透過手機拍攝身上的痣,並上傳照片到通訊軟體,回答相關問題,即由建立超過5,000筆醫療影像資料庫,透過AI深度學習技術,協助分析痣的異常風險,正確率可達93%,不僅解決醫療資源浪費也解除民眾就醫糾結。臺北醫學大學擁有全台第一所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也引進國內第一家引進癌症治療建議系統IBMWatsonfo...

2019防癌高峰論壇/醫師,我該去做基因檢測嗎?

2019-02-26 / 新聞中心
癌症時鐘不斷快轉,衛福部國健署最新統計,每四分五十八秒有一人罹癌。癌症研究進展迅速,「醫師,我該去做基因檢測嗎?」、「人工智慧提供的治療建議準確嗎?」聯合報與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共同舉辦「防癌高峰論壇」,由國內頂尖專家聯手解答抗癌疑惑,傳授現代人必備癌症新知。2019防癌高峰論壇將於3月16、17日於張榮發基金會舉行,除了國家級癌症專家演講,場外還有防癌博覽會,首度結合高科技元素,...

《The Lancet Oncology》使用AI將可預測免疫療法的反應

2018-09-03 / 記者 彭梓涵
來自多個領域合作的一項新研究證實,利用人工智能(AI)可以處理醫學圖像以了解生物學和臨床訊息。通過設計算法並將其開發用於分析CT掃描圖像,研究人員創建一套放射學特徵,定義了腫瘤的淋巴細胞浸潤水平,提供了患者免疫治療功效的預測評分。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在《TheLancetOncology》期刊上。眾所周知,腫瘤環境的免疫學是高度多樣化的治療領,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標記可以準確的識別那些對抗PD-1/P...

MIT 教授以「原力」概念 開發智慧照護監控系統

2018-08-26 / 記者 彭梓涵
在TED的一場演講上,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DinaKatabi團隊,利用從人體反彈的無線訊號偵測監測者的生命體徵,這是一種大膽的新方法不需要穿戴設備或笨重的蜂鳴器,就可監控患者在醫院(甚至在家中)的生命狀態。Katabi的概念來自星際大戰裡的原力(Force)-《星際大戰》裡歐比王肯諾比向路克天行者解釋「原力是絕地的力量來源,是所有生物都有的氣場,環繞我們、穿透我們,繫銀河於不墜。」這個無形...

AI 配合惡性腦瘤治療 有望提升治療與生活品質

2018-08-15 / 實習記者 吳佳穎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近期開發出一種人工智慧(AI)系統,能針對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患者,在確定能夠有效縮小腫瘤大小的情況下給予最低的藥物劑量。這項成果將展示於2018年史丹佛大學機器學習醫療保健會議(2018MachineLearningforHealthcareconference)上。膠質母細胞瘤(腦或脊髓中的惡性腫瘤)的患者在確診後,通常五年左右便可能死亡。期間,醫師為...

AI還能抗衰老? 藥物開發引擎 加速發現候選藥物

2018-08-15 / 記者 彭梓涵
BuckInstitute老齡研究所與InsilicoMedicine和Juvenescence有限公司日前(14)宣布,成立了NapaTherapeutics,Ltd,將利用AI藥物開發引擎以開發針對新型老化相關的標靶藥物。如果計劃成功,InsilicoMedicine將獲得超過1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全球公認老年人的首要風險威脅因素,包括老年癡呆症,帕金森症,癌症,黃斑變性,心臟病和糖尿病等嚴重...

《Nature》AI診斷有望提前五年預測白血病!

2018-07-15 / 記者 王柏豪
《自然》期刊本周發表了一項重大研究,一個來自全球75位白血病科學家共同組成的研究小組發表論文,該論文作者之一、來自WellcomeSangerInstitute和劍橋大學的GraceCollord博士表示,「此次研究發現,使用血液檢測和AI深度學習技術,有望提早五年預測健康個體是否有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風險。這項研究為人類研發能夠檢測AML高風險人群的方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科學依據。」急...

百度研究室開發AI算法 辨識腫瘤細胞

2018-06-25 / 記者 彭梓涵
於矽谷的百度研究室(BaiduResearch)宣布開發一種深度神經網路(deepneuralnetwork),在Camelyon16挑戰賽中,評估檢測淋巴結組織切片中癌症轉移的程度,而該算法能夠勝過專業病理學家。這項AI分析算法能夠進行病理切片分析,即使對於經驗豐富的病理學家來說,審視這些組織切片也很困難,但百度的深度學習技術能夠比以前的方法更快速,更準確地尋找微小的腫瘤細胞。卷積神經網絡(co...

閻雲:「未來二十年,精準醫療商機仍無限,免疫治療CMC工廠、大數據分析,政府可及早領導佈局。」

2018-06-23 / 記者 王柏豪
6月22日晚,久未露面的前臺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應冷泉港董事長戴國銧邀請出席「星火(StarFire)」投資俱樂部」演講,他以「發展中癌症治療醫藥」為題,圍繞著精準醫療從基因體發展、精準治療診斷及用藥、免疫療法到AI醫療應用及大數據分析,完整梳理了癌症治療的重要發展歷程。閻雲預期也呼籲,未來20年癌症免疫治療—CART將更普及,但在上游生產階段的CMC(化學製造管制)仍很困難,臺灣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