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彭梓涵

不論人生看起來多麼困難,總有你可以做及取得成功的事《史蒂芬 霍金》。

晟德 13.26 億台幣投資並透過開曼合資架構間接參與豐華公開收購

2019-06-06 / 記者 彭梓涵
今(6)晟德(4123)宣佈,董事會決議以美金4,210萬元(約新台幣13.26億元)與歐美上市保險公司資金背景的醫療基金GLSandroseL.P.、澳優乳業及豐華生技管理團隊共同投資英屬開曼群島GenlacBiotechInternationalCorporation,晟德佔股49.5%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GenlacInternational擬透過100%持股之子公司英屬維爾京群島(BVI)...

2018製藥研發預算Top10 半數大藥廠研發經費下降

2019-06-06 / 記者 彭梓涵
日前,外媒FierceBiotech公布全球前10大研發預算製藥公司排名,前三名分別是,羅氏(Roche)、嬌生(Johnson&Johnson)、默沙東(Merck&co);這份報告除了排名之外,更重要的是說明目前大型製藥公司研發費正在下降。FierceBiotech公布2018製藥研發預算前10大排名,並與2017年比較預算增長程度,分別為羅氏110.6億美元+6%、嬌生108...

Amgen、Takeda加入加拿大研發聯盟 提升藥物遞送技術

2019-06-06 / 記者 彭梓涵
昨(5)日,安進(Amgen)和武田(Takeda)宣布,簽署了加拿大研究聯盟CQDM和FeldanTherapeutics領導的QuantumLeap計畫。Amgen和Takeda於2018年加入該聯盟,此次將資助120萬美元,用於優化藥物遞送平台FeldanShuttle,該技術克服了過去阻礙細胞內遞送抗體和肽的許多障礙。除了Amgen和Takeda,QuantumLeap計畫也得到賽諾菲(S...

Flow Neuroscience在家治療憂鬱症耳機 獲英國批准上市

2019-06-06 / 記者 彭梓涵
日前(4)日,瑞典醫療設備開發商FlowNeuroscience,針對憂鬱症成年患者推出在家穿戴治療裝置,獲得英國監管部門批准,目前可在英國購買與使用。配合憂鬱症行為治療,Flow的耳機採用神經科學和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 的技術,與創業公司的AI的應用治療計劃配對。據該公司稱,被診斷患有憂鬱症的人通常在左額葉大腦區域神經活動較低,這樣的刺激有助於控制某些認知和情緒表達。初始使用,需要進行大約...

2019ASCO: 默克、Incyte/諾華 在C-Met非小細胞肺癌的爭奪戰

2019-06-05 /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3)日,MerckKGaA和Incyte/Novartis,皆在ASCO年會上公布c-Met抑制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最新進展,顯示這種突變的患者很快就可以看到有效的治療方法。目前以c-Met標靶的治療,有至少兩種不同的目標,首先是針對Metexon14跳躍突變,另一個則是針對c-Met擴增(amplification)造成的EGFR-TKI抗藥性。Incyte/Nov...

整合台灣隱形冠軍 台灣生醫材料掛牌上櫃

2019-06-05 / 記者 彭梓涵
今(5)日,台灣生醫材料(6649)宣布以每股42元掛牌上櫃。台生材以技轉自工研院腦部手術材料「泡沫式人工腦膜」,翻轉以往台廠只能幫醫材大廠代工的思維,從市場需求出發,將台灣設計美國製造的原創產品,為全球腦部材料手術開創新頁,並建立台灣神經外科手術里程碑。台生材上櫃承銷案以競價拍賣進行,最高得標價格為51.51元,競拍得標加權平均價格45.50元,約為競拍底價33.60元的1.35倍;此外,公開申...

Bluebird首個TDT基因療法 獲EMA批准

2019-06-04 / 記者 彭梓涵
日前(3)日,歐盟委員會(CE)宣布有條件批准,BluebirdBio(NASDQ:BLUE)治療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TDT)基因療法Zynteglo。此為Bluebird第一個獲批准的藥物,也是第一個治療TDT的基因療法。此次批准要歸功於EMAPRIME計畫中先進醫療產品(ATMP)評估,去年(2018)年7月,Bluebird就獲得EMA快速審批。Bluebird也將使用日立化學...

2019 ASCO: 北醫、IBM跨國研究 AI醫學教育訓練 獲國際肯定

2019-06-04 / 記者 彭梓涵
台北醫學大學於2019ASCO,展示與IBM跨國合作的「透過AI強化癌症實證醫學的教育」論文,此研究是透過IBMWfOAI來訓練醫學生,研究結果顯示,AI訓練優於傳統訓練法,展現北醫結合AI進行醫學教育的創新思維,獲國際醫界肯定。這項研究找來50名北醫大醫學系5年級學生,兩成兩組,每組25人,並以大腸癌及肺癌為臨床情境,其中一組學生透過傳統上網方式蒐尋大腸癌的資料,再透過WfO蒐尋肺癌的資料。相反...

併購、策略聯盟 革新臺灣生技

2019-06-04 / 記者 彭梓涵
5月2日,由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主辦、星火投資俱樂部協辦的生技醫療併購論壇在香格里拉臺北遠東國際大飯店舉行。本次論壇以「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結構與全球醫療市場布局」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多位重量級專家同台剖析全球醫療保健發展趨勢與臺灣生醫產業轉型創新的關鍵策略。臺灣併購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盧明光致詞時表示,企業為了因應高度競爭的國際市場環境以追求更高的獲利成長,企業的併購與策略聯盟可以幫助企業導入國際資金...

必麥農牧 臺灣首家投入蜂類生物防治

2019-06-04 / 記者 彭梓涵
氣候暖化,荔枝椿象的繁殖力大增,全臺各地都傳出荔枝椿象危害的消息,傳承三代養蜂世家的必麥農牧,技轉苗栗農改場天敵昆蟲養殖技術,以蓖麻蠶卵做為替代宿主繁殖荔枝椿象的天敵-平腹小蜂,並優化大規模的室內飼養條件。今年3月,與彰化縣政府合作導入無人機深入山區投放平腹小蜂,荔枝椿象明顯減緩,生物防治之餘也減少農藥的使用。 每年4~7月,是荔枝椿象(TessaratomaPapillosa)孵化成蟲的時期,各...

人體微生物掀起的下一波醫學革命

2019-06-04 / 記者 彭梓涵
隨著微生物領域的大數據應用時代來臨,國際間微菌相的研究越來越踴躍,專家學者們爭相挖掘微菌與健康的秘密,微菌研究可說是當前醫療產業最具潛力的新領域。 5月4日,由台灣微菌聯盟、臺北榮民總醫院、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主辦,日本微菌聯盟(JapanMicrobiomeConsortium,JMBC)、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社團法人台灣小腸醫學會、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協...

楊慕華「刪去法」選擇研究道路

2019-06-04 / 記者 彭梓涵
陽明大學副校長、臺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醫師楊慕華,他長期投入頭頸癌的研究,是國內少數兼及臨床與研究的「醫師科學家」。重要研究包括,發現頭頸癌高度侵犯特性是造成臨床上預後較差的現象,以及頭頸癌會以群聚的方式轉移,爲頭頸癌的個人化醫療提供了治療方向,也為頭頸癌專一標靶藥物研發找到關鍵資訊。撰文/彭梓涵攝影/薛瀹熢癌症轉移(CancerMetastasis)是最令醫師束手無策的狀況,也是病患最懼怕的夢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