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彭梓涵

不論人生看起來多麼困難,總有你可以做及取得成功的事《史蒂芬 霍金》。

AI實現精準公共衛生  流感預測準確率高於75%

2019-01-16 / 記者 彭梓涵
由波士頓兒童醫院計算健康訊息計畫(CHIP)的研究人員開發一種流感人工智慧解決方案ARGONet,此系統將流感檢測模型與人工智慧(AI)結合,以預測流感活動,準確率高於75%,且能比美國各州醫療保健報告提前一周。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流感具有高度傳染性,隨著人們移動和旅行而使流感易於傳播,因此也使得疾病追蹤和預測流感活動成為挑戰。雖然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亞洲生技大會 BIO Asia 今夏首度將在台舉行

2019-01-15 / 記者 彭梓涵
全球BIO生技協會今(15日)與台灣生物產業協會共同宣佈:今年7月24日至28日,將在台北舉辦全球性的亞洲生技大會(BioAsia2019),並與台灣生技月合併舉行,預期將吸引來自25國、約1,500人與會,盛況空前。生技大展也將擴大國際參與,突破往年台灣生技月規模,成為亞洲最大的生技展會。亞洲生技大會籌備啟動儀式,由籌委會主席李鍾熙主持,全球BIO生技協會執行長葛林伍德(JimGreenwood...

CellMax Life血液檢測 癌前結直腸息肉準確率達90%

2019-01-15 / 記者 彭梓涵
液態生物檢體檢測(Liquidbiopsy)公司合度精密(CellMaxLife),將舊金山舉行ASCO胃腸癌研討會上展示FDA批准的FirstSightCRC試驗,其腺瘤的小型癌前結腸息肉血液檢測,準確率接近90%,且使早期切除結腸中腺瘤息肉患者,降低53%結腸直腸癌的死亡率。 總部位於加州的CellMaxLife成立於2012年,核心技術是由中研院研發完成並技轉,其目標是以突破性的解決方案來對...

科學家從頭設計人造IL-2抗癌蛋白 毒性小於天然IL-2

2019-01-14 / 記者 彭梓涵
來自華盛頓大學(UV)西雅圖蛋白質設計研究所(IPD)發表在《Nature》的研究指出,他們透過計算程序從頭設計了新的蛋白質Neo-2/15,其模仿關鍵免疫調節介白質素(interleukin-2,IL-2)、IL-15並特異的結合IL-2Rβγc。Neo-2/15在黑素瘤和結腸癌的小鼠模型中具有顯著的治療活性,並且減少毒性和未檢測到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台日企業攜手成立新公司 為臺灣研究者提供多樣研究材料

2019-01-14 / 記者 彭梓涵
日本生技貿易公司《東京未来スタイル》(Tokyofuturestyle)與台灣IT貿易公司網護科技日前宣布將在台灣合資成立東京未來式股份有限公司,希望透過進口方式為台灣的研究者提供試劑及臨床檢體等多樣研究用材料,並同時提供一個貿易平台將臺灣相關企業所開發的生技產品介紹到國際市場,來達成目標。再生醫學,癌症研究,傳染病研究等先進醫學和新藥研發的領域,每年都獲得新的研究成果,而能從側面支援此類研發領域...

抗癌新銳公司Black Diamond強勢來襲 短短一個月完成兩輪募資

2019-01-14 / 記者 彭梓涵
以秘密模式出現近一個月,由DavidEpstein領導的癌症新銳公司BlackDiamondTherapeutics表示已經在B輪募資中籌集了8500萬美元,該公司正在開發5款精準癌變基因標靶藥物,其中2款則靶向EGFR和HER2蛋白的突變。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12月才完成A輪的募資,目前募得總金額為1.05億美元。癌基因會透過激酶區域圖辨惑變構突變激活(Allostery)導致癌細胞生長。Allo...

Jazz和Codiak達戰略合作  工程化外泌體治療加入抗癌新藥戰場

2019-01-11 / 記者 彭梓涵
JazzPharmaceuticals(NASDAQ:JAZZ)和CodiakBioSciences日前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專注於研究和開發外泌體治劑以治療癌症,根據協Jazz將使用Codiak專屬的engEx™外泌體治療精密工程平台並合作開發五個在血液惡性腫瘤和實體目標的治療候選藥物。根據協議條款,Codiak負責通過階段1/2研究證明,針對五個目標執行治療候選人的臨床前和早期臨...

聿信醫療「自動肺音監測系統」勇奪美國RESI創新大賽亞軍

2019-01-11 / 記者 彭梓涵
聿信醫療日前(8)在美參加RESI創新挑戰賽(InnovationChallenge),其自主研發的「自動肺音監測系統」從全球逾300多家參賽隊伍脫穎而出,勇奪第二名的殊榮,展現台灣醫療電子與人工智慧的創新研發能量。球最大生醫投資論壇JPMorganHealthcareConference每年都會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為期一週的國際投資盛會,吸引來自全球上千家新創、潛力企業和國際投資人齊聚,美國LSN(...

擺脫微生物分離、培養限制  用總體基因體學挖掘微生物暗物質

2019-01-11 / 記者 彭梓涵
大數據時代來臨,生物資訊(Bioinformatics)熱潮再起,隨著各種定序系統技術不斷提升,微生物的基因體研究也迅速發展。由圖爾思生技舉辦的第三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早上論壇聚焦於生物資訊用於微生物的基因體序列分析、生物多樣性度量、基因比較等研究和方法。分享如何應用長讀(longread)和短讀(shortread)定序的應用,他也比較包含illumina、ThermoFisher、Paci...

腸道微生物研究不易 宿主基因型影響菌相多樣性

2019-01-10 / 記者 彭梓涵
近年,有許多研究指出腸道菌會引起某些疾病的發生,而以益生菌作為治療其療效也有各種爭議。今由圖爾思生技舉辦的第三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下午的session專注於人體腸道菌的研究與直腸結腸癌的檢測,其中長庚醫院錢政弘醫師也從問卷調查中,分享國人對益生菌的看法。中科院王軍教授(攝影:林嘉慶)中科院王軍教授以「跨越不同尺度進行菌群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為題,分享他在歐洲做微生物生態的研究,王軍教授表示,他從...

皮膚、口腔的微生物群也會主宰你的健康

2019-01-10 / 記者 彭梓涵
存在於人體內外的「人體微生物群」(humanmicrobiome)數量十分龐大,這些微生物與人體形成一種共生關係,今由圖爾思生技舉辦的第三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下午的session專注於人體微生物群的研究與應用,其中中央大學黃俊銘教授分享皮膚益生菌銀行計畫、長庚醫院蘇仕奇博士也分享口腔微生物群的組成與影響。中央大學 黃俊銘教授黃俊銘教授表示,皮膚益生菌銀行(SkinProbioticBank)計...

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仍為一讀階段 年初可能無法達成三讀

2019-01-10 / 記者 彭梓涵
再生醫療製劑為國際新興治療產品,去年9月發布特管辦法修正條文,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已研擬的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也進入審議階段,2項法規修訂不僅嘉惠病人,也為耕耘細胞療法公司帶來新商機。近日細胞治療相關上櫃公司頻發新聞影響股價,因此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日重申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進度與重點。根據最新進度,目前法案仍停在去年11月立法院一讀還需待審階段,年初恐怕無法如期完成三讀。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