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崛起!生醫領域的女性力量

2021-05-12 / 環球生技
女力時代到來!全球女性精英在各領域閃閃發光。她們在職場運籌帷幄,不僅推動了經濟發展,甚至改變了權力的平衡。本刊將回顧生醫領域的優秀女性,她們或柔性、或嚴謹;或以人文為本、或以科學為基;以其特有的管理力、後盾力、研究力、創新力、前瞻力,在產業與研究道路上領航,運用女性軟實力推動臺灣生醫產業的發展。此外,在即將出刊的85期,我們也採訪4位優秀的生醫女性,從女性、母親角度分享,如何在公務與家務權衡下,實...

新創公司型態如何選擇?曾惠瑾:先想好市場、潛在投資人

2020-10-24 / 記者 李林璦
報導/李林璦台杉投資與臺北醫學大學共組的「台杉x北醫創新加值平台」(TaiwaniaxTMUFoundersForum),舉辦七周14堂課的「台杉x北醫高端醫材人才培育課程」,於今(24)日邁入第二周,邀請到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榮譽副所長曾惠瑾,手把手地帶領學員從設立公司到股權、財務規劃細細講解一輪。近年來新創公司的風氣興起,研發能量滿滿的臺灣人逐漸走出實驗室、醫院,而創立一家公司遇到的第一個問題...

邱麗珠探勘大腦神經奧秘 十年釀First-in-Class新藥

2020-09-30 / 記者 李林璦
2019年12月3日,臺大醫學院腦與心智研究所、藥理學科所教授邱麗珠以「發現食慾素(orexinA)調控中樞神經疼痛以及藥物成癮的機轉」榮獲「第15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的卓越醫藥科技獎。一路以來,邱麗珠的研究受到恩師張傳炯院士的啟發,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精神,著墨於「首創、推翻理論」,逐步挖掘大腦神經機制原理,更進一步應用於臨床。目前,正醞釀市場首見(First-in-Class)治療偏頭痛、...

劉祖惠:經商環境、醫療體系、生醫能量、ICT製造 後疫情臺灣優勢力量

2020-09-01 / 記者 劉端雅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生衛醫農組主任劉祖惠,她以「驚艷、底蘊、共創、新局」來闡述「後疫情時代催生臺灣精準健康產業新格局」,開宗明義報告過去一年來,政府接受BTC委員的建議和指導所呈現的結果。首先她提到,臺灣防疫的成果全球有目共堵,主因應歸功於軟硬實力的整合。在第一波的防疫,超前部署防堵境外傳入疫情、境內擴散;另外,在官產學研的攜手共進下,整合部會資源,推動防疫科技。例如: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中...

新穎生醫曾錙翎創新Biomarker 臨床開發世界看臺灣

2020-03-31 / 特邀作者
今年2月,新穎生醫所開發應用於預防糖尿病腎病變快速惡化的「DNlite-IVD103」檢測試劑獲歐盟上市許可,是首個攻克糖尿病腎病變治療管理缺口的檢測醫材,該公司已被許多全球腎病權威市場報告列入指標廠商。「美國腎臟健康計畫」董事會成員已加入公司腎病美國臨床試驗規劃顧問。帶領團隊經過超過4年的努力,成功讓Biomarker(生物標記)研究成果轉譯成適合普及化臨床檢測應用產品「DNlite-IVD10...

南臺灣骨科醫學研究舵手–何美泠

2020-02-25 / 記者 劉端雅
生醫產業無人不知總統府顧問、前經濟部長何美玥,但長相與其神似的妹妹何美泠,現任高雄醫學大學生理學科教授、再生醫學及細胞療法中心執行長暨骨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在國內骨科醫學研究界的知名度一點也不亞於姊姊。何美泠潛心骨科醫學研究多年有成,目前同時擔任南臺灣跨領域科技創新中心–醫材領域召集人,正積極帶領研究成果邁向產業化。何美泠在家中8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么,與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的姊姊何美玥,兩人...

東曜黃純瑩「柔性經營學」成功登陸

2019-12-02 / 記者 王柏豪
第一家臺灣生技醫藥成功港交所上市,東曜藥業未來發展及資本市場的表現,都將對大中華生技醫藥產業的競合帶來示範與啟發作用。臺灣生技界熱議的可能是其股價表現,但中國新興生技同業討論更多的是東曜的柔性經營學,黃純瑩以特有的臺灣人情味,帶著工匠之技、公益之心,成功以軟實力登陸。編按:本文採訪於2019年,黃純瑩女士現職東曜藥業執行董事/董事會副主席,專注進行企業社會責任(CSR)。撰文、攝影/王柏豪港交所第...

台灣默克余文慧 引領集團在臺事業

2019-08-30 / 記者 吳培安
余文慧(BoonHueyEe),台灣默克生技製藥事業體總經理,在醫療保健產業深耕超過20年。在公司外,她最為人所知的是替默克打下亞太市場的女強人形象,但在公司內,她是能兼顧團隊成長和尊重個人自主的溫厚領袖。身為一名跨國大藥廠在臺灣的總經理,她也與我們分享了台灣默克未來希望在臺灣發展的計畫。撰文、攝影/吳培安說起臺灣外商製藥產業界的知名女性領導人,現任台灣默克生技製藥事業體總經理的余文慧(BoonH...

【影音專訪】台灣默克生技製藥事業體 余文慧總經理 (英文)

2019-06-17 / 環球生技
默克集團(Merck)橫跨生技製藥、生命科學及特用材料三大事業體,2018年營業額達148億歐元,其中生技製藥事業體占集團營收總比最高,台灣默克在台成立滿三十年,將台灣設為亞洲研發重鎮,不斷投入研發資源及扶植台灣生技新創團隊,台灣默克生技製藥事業體總經理,來自馬來西亞的余文慧指出,台灣擁有豐富的技術資源,我們很期待能夠扶植優秀的團隊、提供他們一個向全球嶄露頭角的平台。

「癌細胞捕手」張瑛芝 跨域材料與生物學

2019-04-30 / 記者 彭梓涵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員張瑛芝,她成功開發出仿生膜塗層,能在數十億顆白血球中捕獲癌細胞,並且在過程中以「活捉」的方式,收集到腫瘤細胞,打破了CTC技術「靈敏度」、「活性」兩大緊箍咒,靈敏度領先國際大廠數十倍。撰文、攝影/彭梓涵 10年前,液態生物檢體(LiquidBiopsy)開始被作為臨床診斷,檢測患者血液、或其他如尿液、腦脊髓液等體液中的分子生物標記物。且隨著檢測儀器的靈敏度、精確度、深度提...

孫智麗:引進生技和大數據 導入智慧農事生產管理

2019-04-30 / 記者 彭梓涵
孫智麗為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ofCambridge)管理學院博士,1993年進入臺灣經濟研究院,目前為臺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暨智慧財產評價服務中心主任。長期從事生物經濟、策略規劃、技術評價、科技前瞻等研究分析與產業化推動工作。孫智麗籌辦過多次農業生技國際參展輿論壇,長年主持國內生物科技人力供需研究等大規模產業調查,以及生技產業化相關計畫。為臺灣知名生技及農業產業研究專家。...

蔡秀娟:「創新商品化服務加值 加速推動臺灣生醫新創」

2018-08-17 / 記者 王柏豪
蔡秀娟自大三起持續參與醫學院細菌及生化兩學科合作的中草藥計畫與烏腳病計畫,於臺大醫技系畢業後,先在臺大醫院實驗診斷科工作,一年多後,在當時科系主任林國信教授(前臺大醫院院長)鼓勵下,前往美國深造,完成賓州州立大學微生物學暨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博士及博士後研究,爾後在大學及綜合癌症醫學中心從事生物製劑、免疫機制、以及腫瘤基因等前瞻研究。回臺前,她曾於羅氏診斷公司擔任研發領導與部門主任及總計畫主持人長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