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32萬人10年基因數據 揪思覺失調症罕見基因突變
2022-04-11 / 記者 巫芝岳
近(7)日,頂尖期刊《Nature》上同日刊出的兩篇論文,綜合發表了目前最大規模的思覺失調症研究。透過外顯子定序與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該研究共涵蓋32萬人、追蹤長達10年數據,指出280多處與思覺失調症相關的基因體區域,及10項過去未知、會明顯增加患病風險的罕見基因突變。該兩篇研究,是由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麻省理工學院(MIT)、英國卡迪夫大學(Cardiff...
《Nature》牛津800人研究:新冠輕症者 腦損、認知衰退仍明顯!
2022-03-08 / 記者 巫芝岳
近(7)日,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ofOxford)的臨床神經科學團隊,比較共近800例新冠肺炎確診者與健康人的腦部影像後發現,即使只有輕症,病毒仍可能造成包括:特定腦區灰質變脆弱、腦組織受損、全腦體積減少等腦損傷;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雖這些損傷是否會產生終生影響,仍有待研究,但由於這是目前少數針對輕症患者的腦部病變分析,因此深具代表性。該研究共分析了785名英國人體...
《Nature》子刊:大腦如何記「時序」? 科學家首揭海馬迴「時間編碼」機制
2022-02-18 / 記者 巫芝岳
近(8)日,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的科學家,首次在大鼠海馬迴中,發現大腦如何記錄特定事件發生時序的機制;該項結合機器學習的研究指出,動物對於非空間記憶,會在海馬迴形成特定的「時間編碼」,以區別事件發生的順序。研究論文發表於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該研究團隊由UCI神經生物學與行為學副教授NorbertFortin領導,他們透過讓大鼠聞嗅五種氣味,同時監測大腦中神經元的...
《Cell》突變Tau蛋白影響粒線體功能! 首揭Tau完整交互作用 盼助神經退化疾病治療
2022-01-24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20日,加州巴克老化研究所(BuckInstituteforResearchonAging)的科學家,首次揭開已知和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相關的Tau蛋白突變,是如何影響神經細胞粒線體功能,及神經細胞最終如何釋放Tau蛋白,使其擴散到整個大腦的完整機制;對未來相關療法開發,可能提供莫大的助益。該論文發表於期刊《Cell》。該研究團隊使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衍生的神經細胞,透過...
《Science》憂鬱症關鍵腦部受體GPR158結構終破解! 可望成治療新標靶
2021-11-22 / 記者 巫芝岳
近(18)日,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ResearchInstitute)的神經科學團隊,首次破解一項與憂鬱和焦慮相關的腦神經「GPR158」受體結構,以及該受體如何接收訊號的機制。由於GPR158已被發現與重度憂鬱相關,因此這項發現,可望成為憂鬱症藥物開發的全新標靶。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Science》。GPR158屬於G蛋白偶聯受體(GPCR)(一類常見穿膜蛋白)的一種,同時也是...
《PNAS》人聞到臭味會「不經意識」迴避?! 瑞典解嗅覺反應新機制
2021-11-08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10月19日),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Institutet)的科學家,透過小規模的人體實測,闡明一項人類在聞到環境中「與危險相關」氣味時,如何觸發身體「不經意識」迴避的神經訊號傳遞機制;此外他們也發現,比起好聞的氣味,對於這些令人不適的味道,大腦會更快接受到訊號。該研究發表於期刊《PNAS》。動物透過嗅覺器官接收並區分氣味,而這些氣味很大一部分與其健康和生存威脅相關,不過長...
《Nature》美政府腦科學計畫BRAIN發17篇論文 描繪最完整「大腦地圖」
2021-10-07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6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旗下腦科學研究計畫BRAIN,在頂尖期刊《Nature》發表了一系列17篇研究論文,指出其在人類、猴子、小鼠大腦運動皮質(motorcortex)中,新發現的100多種細胞類型。該研究最終目標是繪製出完整的「大腦地圖」,提供科學、臨床研究更好的方法。本次17項研究,共發表了在小鼠、狨猴(marmoset)和人類大腦運動皮質中,發現的14種主要細胞類別,和1...
《Science》子刊: 解密粒線體「回收」機制異常導致帕金森氏症?! Parkin、PINK1兩蛋白質為關鍵
2021-08-10 / 記者 巫芝岳
近(6)日,專注於心血管、神經疾病與病毒學的加州研究機構GladstoneInstitutes團隊,透過追蹤神經細胞內將老舊粒線體「回收再利用」的「粒線體自噬作用」(mitophagy),指出粒線體回收的異常,可能導致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的機制。該研究發表於期刊《ScienceAdvances》。 「粒線體自噬作用」為細胞為了提高製造能量效率,把老舊粒線體分解、在細胞內重組成新粒線體的過程。由...
《Science》好奇心如何產生? 荷蘭小鼠研究首揭相關大腦迴路
2021-05-14 / 記者 巫芝岳
近(14)日,荷蘭神經科學研究院(NetherlandsInstituteforNeuroscience)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項全新的大腦神經迴路,首次解開小鼠產生「好奇心」的機制。未來,相關機制將得以解釋為何有些人好奇心比較強、願意冒著危險探索未知事物等。該研究論文刊登於頂尖期刊《Science》。研究人員在小鼠研究中發現,其大腦下視丘部位(subthalamicbrainregion)的一群抑...
《Science》科學家首次量化「幻覺」 揭精神病患「幻聽」機制!
2021-04-08 / 記者 巫芝岳
近(2)日,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項能在人與小鼠身上量化「幻覺」的實驗方法,並可進一步模擬人類精神疾病的主觀經驗,突破過去在實驗動物中,難以對幻覺進行研究的限制。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Science》。「幻覺」產生的主因,是腦中多巴胺分泌過多。然而,由於過去幻覺無法在實驗動物體內進行量化研究,科學家一直未能解...
《Nature Methods》新型小鼠頭戴式螢光顯微鏡 連續觀察顱內神經一年!
2021-04-06 / 記者 巫芝岳
近(5)日,美國明寧蘇達大學(UniversityofMinnesota)的生醫工程團隊,開發出一種不到4克重、能配戴於小鼠頭部的螢光顯微鏡,可在長達近一年的時間中,觀察小鼠活動時的頭骨內神經傳導訊息,突破過去難以同時觀察多皮質區域間神經活動的限制,該研究發表於期刊《NatureMethods》。這項稱為「mini-mScope」的新型螢光顯微鏡,是以LED光作為照明,視野範圍為8×1...
《Cell》人類大腦為何完勝猩猩? 「類器官」解發育關鍵細胞變化
2021-04-03 / 記者 巫芝岳
近(24)日,英國劍橋MRC分子生物研究機構(MRCLaboratoryofMolecularBiology)的科學家,透過大腦「類器官」(organoid)研究,發現大腦發育時的一項細胞型態變化,可能是造成人類大腦可發育得比其他靈長類更大、更複雜的關鍵原因。該研究發表於期刊《Cell》。人類與其他猿猴間最大的差異,在於我們的大腦發育時會經歷特有的「快速擴張」機制,但科學家一直未能了解該機制。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