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調整醫藥行業佈局重塑觀念

2020-04-30 / 記者 王柏豪
被譽為「香港生物科技之父」的盧毓琳教授,現任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環境衛生諮詢委員會主席、「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主席。榮獲2019年度伯里克利國際獎,是該獎項自1986年創立以來,獲頒的第二位亞洲人。早年他曾任美商PerkinElmer(珀金埃爾默)生物科技上市企業的亞太區總裁,曾獲得2008年「世界傑出華人獎」及2007年中華「十大財智人物」稱號。更早於1990年代開始出任香港政府公職,曾任香港工...

黑色素瘤、大腸癌、前列腺癌:羅氏三藥聯合治療 黑色素瘤患者PFS顯著延長、Trovagene公布KRAS標靶藥早期成果 股價大漲48%

2020-04-30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27日、28日,以線上虛擬會議方式舉行的2020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ACR)年會中,除羅氏(Roche)與Trovagene分別公佈其在黑色素瘤與KRAS突變大腸直腸癌藥物研究的積極數據,羅氏也在會中宣布其Tecentriq前列腺癌合併療法三期臨床試驗失敗。*黑色素瘤:羅氏三藥聯合治療 顯著延長BRAFV600基因突變晚期黑色素瘤患者PFS羅氏旗下的基因泰克(Genentech)免疫檢查點...

NIAID主任Fauci:remdesivir可縮短31%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時間

2020-04-30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9日,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主任AnthonyFauci在白宮會議上指出,吉利德(GileadSciences,Inc.,台灣分公司為吉立亞醫藥有限公司)的實驗性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對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治療比標準治療更能有顯著的正面積極效果。好消息使道瓊工業指數29日收盤大漲532.31點,漲幅2.21%。Fauci表示,NIAID負責...

美國研發創新治療用於上泌尿道泌尿上皮癌獲FDA首批

2020-04-30 / 記者 王棋祺
近(29)日,貝勒醫學院(BaylorCollegeofMedicine)的研究團隊在《TheLancet》上發表了一種創新局部化療方式,主要使用一種含絲裂黴素(mitomycin)的反向熱凝膠,為這種罕見的癌症提供了保護腎臟功能的治療選擇。該治療方法最近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並成為針對低度上泌尿道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批准的非手術治療方法。絲裂黴素是泌尿科醫師...

FDA批准50項檢測緊急使用授權(EUA);中國研究:大人小孩感染率相近、男性急症機率較高

2020-04-30 / 環球生技
《臺灣》再+0連5天零確診、18天無新增本土病例今(30)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本日再度無新增確診案例,已連續5天無確診、18天無新增本土病例,目前國內累積確診人數為429例,累計死亡人數為6名,322例解除隔離。衛福部也呼籲民眾響應「防疫新生活運動」,在即將來臨的五一連假,仍須落實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並維持適當社交距離並配戴口罩。 《臺灣》全方位AIx防疫線上論壇今(30)日,由科技部補助臺大全...

林清詠:全球新冠病毒可分八大類 感染越多、時間越長變異越高

2020-04-30 / 記者 彭梓涵
今(30)日,由科技部補助臺大全幅健康照護子中心主辦的《TAIWANisHelping:全方位AIx防疫線上論壇》。邀請圖策智能(Graphen)林清詠分享,如何利用人工智慧工具監控COVID-19病毒演化。3月中旬,林清詠即透過AI數據分析工具繪製「COVID-19基因演化路徑分析」,目前已完成全球超過12,294病毒株基因序列比對。林清詠說,COVID-19病毒基因組可產生26個蛋白,每個蛋白...

陳秀熙:及早考慮血清檢查監視計畫、李友專:應修通訊診療法、陳廷碩:克服檢體取得挑戰與國際搶零件

2020-04-30 / 記者 吳培安
今(30)日,由科技部補助臺大全幅健康照護子中心主辦的《TAIWANisHelping:全方位AIx防疫線上論壇》,下午場邀請到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北醫大醫學資訊研究所特聘教授李友專、台大醫院小兒部黃立民主任、工研院生醫所陳廷碩組長、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吳佳儀副執行長、中央研究院何之行副研究員、北醫大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李崇僖所長等專家蒞臨演講。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圖片來...

莊曜宇:新冠研究應重視宿主基因定序 慎選AI演算法

2020-04-30 / 記者 李林璦
今(30)日,科技部補助臺大全幅健康照護子中心邀請到國內外多位專家舉辦了《TAIWANisHelping:全方位AIx防疫線上論壇》,其中,邀請工研院生醫所副所長莊曜宇以疫情與基因大數據之應用為題,分享他以往在基因大數據的經驗,並呼籲,除了進行新冠病毒本身的基因定序外,應更加重視「宿主的基因定序」,才能清楚了解為何傳播有個體差異性,亦可用於老藥新用的研究或是能更進一步新冠肺炎感染、疾病上的生物資訊...

何美鄉:解決三大科學問題有助下一波抗疫、蔡甫昌:透明防疫和及時應變、大數據應用助力抗新冠

2020-04-30 / 記者 劉端雅
今(30)日,由科技部補助臺大全幅健康照護子中心主辦的《TAIWANisHelping:全方位AIx防疫線上論壇》,其中邀請了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博士、臺灣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學會理事長蔡甫昌教授,分享防疫策略和醫學倫理。何美鄉:臺灣需要研發可檢驗中和抗體的快篩試劑。(攝影/吳培安)何美鄉:臺灣需要研發可檢驗中和抗體的快篩試劑何美鄉表示,所謂的疫情攻防策略,自然是有攻有守,依據即時...

Cytiva攜手Avacta 開發高特異性COVID-19快篩試紙

2020-04-30 / 記者 巫芝岳
歐洲時間22日,英國生技公司Avacta宣布將與Cytiva(前身為GE醫療集團生命科學部)合作,將結合Avacta的Affimer小型蛋白質生產平台,與Cytiva的試紙生產技術,打造如驗孕棒般幾分鐘內即可顯示結果的新冠肺炎(COVID-19)快篩試紙。Avacta表示,這項計畫自3月中啟動,利用公司的Affimer平台,產生了多種能與新冠病毒表面棘狀蛋白結合的試劑。本次宣布與Cytiva合作,...

工研院「疫開罐」讓病毒無所遁形

2020-04-30 / 記者 彭梓涵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臺灣共有34家指定檢驗機構,目前每日採檢平均約1,500件,最大量能可達3,800件。檢驗專家認為,以目前檢測量能來說尚可應付現況,但若進入社區傳播階段,檢驗量至少翻倍,因此,應善用檢驗科技來提升防疫效率,非常重要。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新冠肺炎症狀像感冒,希望能在病症前期就快速篩檢出來,以提早隔離,減少傳染機會。因此,工研院朝此方向前進,與國防預醫所、國內業者合作,...

《瘟疫與人》探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2020-04-30 / 記者 巫芝岳
人類實踐了太空旅行,卻擺脫不了傳染病的威脅。不論是新冠肺炎、SARS、伊波拉還是流感肆虐,面對與瞭解,是處理恐懼最好的方式。作者/鄭淳予醫師 難纏的感冒病毒另一類在未來仍對人類有著重要性(至少有此潛力)的流行病,最佳例子莫過於1918年至1919年間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存在的時間已經相當長久了,而且它的流傳之快,引發的免疫期效之短,以及這類病毒的不穩定程度,都非常明顯。1918年至19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