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2.0教父 臺裔科學家劉如謙 成為藥明生物技術顧問

2018-09-25 / 記者 李林璦
今日,全球領先的生物製劑供應商藥明生物技術(WuXiBiologics)宣布,聘任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教授,同時也是2017年《Nature》全球十大科學家劉如謙(DavidR.Liu)加入該公司科學顧問委員會(ScientificAdvisoryBoard,SAB)致力變革生物製藥研發,引領生命科學領域革新,造福廣大病患。劉如謙為臺裔美籍科學家,現為美國布羅德研究所(BroadInstitu...

《Nature Human Behaviour》你屬於哪種性格?科學家整理出新型人格

2018-09-25 / 記者 薛瀹熢
古希臘人曾經嘗試利用星星區分人格,現代則利用人格測驗。然而就科學的角度來說,科學家缺少可信的人格測驗分類方法。通過目前樣本數最大的測試,人類行為科學家首度科學化的將人格區分為四個不同的種類,其中包含了一個全新的類型,一個大部分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經歷的人格狀態。此結果於近(17)日發表於《NatureHumanBehaviour》。經過數十年的調整和標準化,多數西方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具有五種主要的人...

壯生個性化醫療 收購骨科器械商瞄準3D列印市場

2018-09-25 / 記者 彭梓涵
美國嬌生集團(Johnson&Johnson)壯生醫療器械公司(JJMDC)子公司日前宣布收購德國醫療器械公司EmergingImplantTechnologies(EIT),此次收購將強化壯生的整形外科DePuySynthes業務,使增強其全面的椎體間植入物產品組合,包括可擴展的椎體間裝置,以及3D列印細胞鈦,用於微創和開放式脊柱手術。嬌生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醫療保健公司,憑藉130多年...

《Nature Medicine》陳酒新釀,舊基因編輯法修復粒線體mtDNA

2018-09-25 / 記者 薛瀹熢
昨(24)日發表發表在《NatureMedicine》的研究結果發現,兩種較舊的基因編輯工具可以可以做到CRISPR做不到的,降低具有粒線體遺傳疾病小鼠粒線體中缺陷mtDNA的含量,減輕突變所帶來的影響。此一結果有可能帶打開粒線體疾病治療的大門。作為新世代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非常強大,但它也不是萬能的。舉例來說,細胞的能量工廠:粒線體,可能就是個CRISPR禁區。然而作為提供細胞能量的重要...

《Cell》腸道迷走神經可刺激大腦 改善進食障礙!?

2018-09-24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20),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SchoolofMedicineatMountSinai)的研究人員發現一條新型腸-腦神經迴路,建立於迷走神經之上,與調節大腦中的獎勵機制有關,可能有助於迷走神經治療提供新的方向,改善進食與情緒障礙。其研究發表於《Cell》上。 先前已有研究發現腸道與情緒有關,但直到現在,腦腸軸中相關路徑仍然難以捉摸。迷走神經是腦神經中最長的,由頸部延伸到腹部,其中包含了...

《Nature Medicine》Google AI 可從圖像中分類肺癌類型

2018-09-24 / 記者 彭梓涵
由紐約大學醫學院(NYU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人員發表一種利用google的Inceptionv3人工智慧學習分析肺部腫瘤的圖像,以區分出腺癌(LUAD)和鱗狀細胞癌(LUSC),準確率可達97%。另外還能進一步確定與肺癌相關的6種基因的異常形式,包括STK11、FAT1、EGFR、SETBP1、KRAS和TP53,準確率為73%至86%。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於《NatureMed...

以色列脊椎手術機器人公司16億美元售出

2018-09-23 / 記者 薛瀹熢
醫療設備公司美敦力(MedtronicPlc)週四(9月20日)時表示將以全現金交易的方式,以約16.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總部位於以色列的MazorRobotics,或淨收購美敦力現有的Mazor股份13.4億美元。隨著人口老化,骨科手術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長。MazorRobotics是一家以色列醫療設備公司,主要製造脊柱外科機器人引導系統。去年3月,Mazor公司與美敦力合作推廣自己的MazorX手...

李友專:導入AI以避免醫療錯誤,提升醫療品質

2018-09-23 / 環球生技
【環球生技名人錄】李友專:導入AI以避免醫療錯誤,提升醫療品質醫院導入電子病歷,就像為了喝牛乳只好闢草皮因醫療錯誤而死亡的病例,在美國一年約25萬起,2000年占全美十大死因第五名,2016年已升至第三名。為何醫療進步,死亡率不降反增?衛福部健保署推行雲端藥歷,再演化為健康存摺,將人工智慧引到醫療環境,帶來何種好處?《環球生技名人錄》現場專訪北醫李友專教授,精彩揭曉。受訪者:李友專/臺北醫學大學醫...

《Science》新型發光傳感器15分鐘完成代謝物濃度診斷

2018-09-22 / 記者 彭梓涵
由海德堡馬克斯普朗克醫學研究所(MPIMR)和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蛋白質工程實驗室共同開發了一個紙張小量血液檢測代謝濃度的方法,透過目標代謝物特異的酶催化反應,使傳感蛋白的顏色變化,量化出代謝物濃度表現。此外使用不同的酶催化反應,相同的傳感器也可以進行各種代謝物的定量測定。相關研究日前已發布於《Science》期刊上。代謝產物是由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疾病或損傷可導致代謝物的血液水平發生顯著變...

發展酪胺酸酶抑制劑 抗癌藥物三大先驅

2018-09-22 / 記者 李林璦
今(9/22)第三屆唐獎生技醫藥得獎人演講於福華文教會館盛大舉行,邀請東尼‧杭特(TonyHunter)、布萊恩‧德魯克爾(BrianJ.Druker)以及約翰‧曼德森(JohnMendelsohn)三位得主以自身經驗為大家分享基礎研究、藥物開發至臨床試驗於抗癌藥物為大家進行分享。 首先,由加大聖地牙哥分校惠氏生醫工研院(WhitakerInstituteofBiomedicalEngineeri...

搶攻對岸疫苗商機 正是時候

2018-09-22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在中國接連爆發疫苗造假事件後,被認為是足以動搖國本的中國疫苗產業,一時間陷入草木皆兵的窘境,反觀,臺灣在腸病毒71型疫苗的開發進度上,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如果能夠加速產開發時程,僅是分食中國71型腸病毒疫苗市場就高達340億元,中國本地疫苗信心崩跌正是臺灣疫苗產業的最佳良機。根據衛福部的疫情週報顯示,今年夏天全國腸病毒健保門、急診就診人次攀升,而腸病毒71型感染是我國重要的幼兒感染症,國內已有重症...

2018年引文桂冠獎,諾貝爾獎預測名單出爐

2018-09-21 / 記者 薛瀹熢
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於近(20)日公布了獲頒2018年引文桂冠獎(CitationLaureates)的17名學者名單。科睿唯安利用論文引用紀錄計算出具有諾貝爾獎獲獎潛力的學者名單,迄今為止,已經有46位引文桂冠獎得主獲得諾貝爾獎,其中27位在榮獲引文桂冠獎之後的兩年內旋即獲得諾貝爾獎。今年的諾貝爾獎將於10月初由遴選委員會投票選出。自2002年以來,科睿唯安透過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