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 Healthcare獲蓋茲基金會4,400萬美元 AI超音波改善中低收入國家產婦健康

2023-09-19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18日,奇異醫療(GEHealthcare)宣布,獲得比爾和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MelindaGatesFoundation)超過4,400萬美元的補助,支持其人工智慧(AI)超音波子公司CaptionHealth開發人工智慧超音波影像自動評估工具,讓中低收入國家的人民受惠於超音波檢查。此AI工具預計能適用於廣泛的超音波設備和探頭,包括價格便宜、易於使用的手持式掃描儀,並將...

AZ投4200萬美元攜AI藥物開發商Verge 探罕見神經疾病新標靶

2023-09-11 / 記者 劉馨香
近(8)日,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表示,旗下罕見疾病子公司Alexion以4200萬美元預付款與股權投資,與人工智慧(AI)藥物開發公司VergeGenomics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針對罕見神經退化性疾病與神經肌肉疾病探索與開發多個治療靶點。根據協議,雙方將進行為期四年的合作,Alexion將支付Verge包含預付款、股權投資與近期付款共4200萬美元,以及最高可達8.4億美...

成大開放式AI病理分析平台 奪國研院研發服務平台亮點成果獎特優

2023-08-31 / 記者 劉馨香
今(31)日,國家實驗研究院(簡稱國研院)表示,為表彰使用國研院研發服務平台做出的頂尖科研成果,頒發「研發服務平台亮點成果獎」,今年特優獎由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詹寶珠團隊奪得,抱走獎金30萬元。詹寶珠團隊使用國網中心的「台灣杉二號AI超級電腦」,研發出「具有整合協力合作之開放式人工智慧病理分析平台」。詹寶珠團隊與國網中心及成大醫院、高雄榮總、台中榮總等多間醫院醫師合作,共同發展數位病理AI...

IBM Watson開發者David Ferrucci創AI新銳  募6000萬美金加速生命科學研究

2023-08-19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7日,為IBM開發出華生(Watson)認知計算系統的知名人工智慧(AI)科學家DavidFerrucci,其創辦的AI新創公司ElementalCognition獲17名投資者投資5995萬美元資金,並計畫再另外募資575萬美元。該公司開發兩種聊天機器人Cogent和Cora,可用於金融服務、旅遊規劃以及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 投資人包含知名創投公司BreyerCapital創辦人Jim...

首批學研國產AI軟體醫材上市!成大、亞洲大學、長庚醫院搶頭香

2023-08-16 / 記者 劉馨香
昨(15)日,國科會發表在跨部會整合輔導下,成功大學、亞洲大學、長庚醫院3個學研團隊,以臨床需求出發,利用人工智慧(AI)將現有醫療資料加值,分別開發的智慧醫療器材產品獲得了食藥署(TFDA)查驗登記、取得醫療器材軟體(SaMD)上市許可,展現臺灣智慧醫療產業更進一步。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國科會自2020年啟動「臨床資料庫與AI之跨域開發及加值應用計畫」,透過跨部會(衛福部、經濟部、教育部)來推...

BMS助攻 Viz.ai心臟病心電圖AI獲FDA批准上市

2023-08-08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7日,以色列數位醫療獨角獸公司Viz.ai,在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Squibb,BMS)支持下,其肥厚性心肌病變(HCM)的人工智慧(AI)心電圖分析軟體「VizHCM」,獲得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DeNovo(中低風險的創新醫材)核准。肥厚性心肌病變是一種罕見的原發性遺傳性心臟肌肉病變,患者的左心室難以將血液輸送到全身,但大部分患者由於沒有症狀,難以發現。而少部...

Google醫學問答AI Med-PaLM微調版獲評92.6% 媲美醫療專家

2023-07-13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12日,Google將其去年底發表的醫學大型語言模型Med-PaLM進一步微調後,研究成果登上《Nature》。結果顯示,該模型回答醫學問題時,一群臨床醫師評分其符合科學共識達92.6%,而真人醫療專家的科學共識評分為92.9%,這代表Med-PaLM可媲美醫師。此外,回答內容被認為可能造成傷害的比率,Med-PaLM僅5.9%,也與真人醫療專家(5.7%)相近。不過,Med-PaLM模型...

《Nature》:AI藥物開發變革!美生統專家創蛋白質設計新模型RFdiffusion

2023-07-13 / 實習記者 黃珮嫻
近(11)日,由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生物統計學者組成研究團隊,開發出AI軟體RFdiffusion,突破既往蛋白質設計限制,可根據需求客製化設計出高階對稱結構的蛋白質或是以往無法透過AI設計的蛋白質。此研究發表於《Nature》。 過去使用AI預測蛋白質結構的模型,例如AlphaFold和RoseTTAFold,科學家需透過胺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結構,並且根據序列...

禮來2.5億美元合作晶泰科技 AI+機器人助藥物開發

2023-05-31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30日,禮來(EliLilly)與中國人工智慧(AI)藥物開發公司晶泰科技(XtalPi)簽署合作協議,承諾前期金和里程碑金達2.5億美元。這項合作將利用晶泰科技的整合AI能力與機器人平台,針對未公開的疾病設計創新候選藥物,並由禮來負責未來的臨床和商業化開發。晶泰科技的藥物探索能力,來自其小分子藥物探索平台ID4Inno,該平台配備了數百種人工智慧演算法,包括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

Talking Medicines「Drug-GPT」助醫療代理商分析患者心聲、制定銷售策略  

2023-05-12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1日,醫療照護科技公司TalkingMedicines宣布,其開發的PatientMetRx2.0平台開始提供一款新的生成式AI工具「Drug-GPT」服務,讓醫療銷售廣告代理商能夠快速獲得有關患者和醫療專家(HCP)社交數據的必要資訊分析,包括生活經驗、意見和情緒等真實世界見解,聽見患者心聲(patientvoice)。 Drug-GPT使用TalkingMedicines經組織規劃(...

公衛醫療專家投書《BMJ》子刊 疾呼確立AI研發規範前應停止開發  

2023-05-10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8日,一群公共衛生專家和反核戰醫師組織代表,在《英國醫學期刊全球健康》(BMJGlobalHealth)上發表分析專文,指出人工智慧(AI)對人類健康與生活可能造成的三大威脅,包括社會、軍事、失業等,並呼籲AI的使用和開發,在得到妥善規範之前應該停止。 作者表示,雖然AI確實有著顛覆人類社會的潛能,其中也包含醫療和公共衛生,但有些類型的AI應用,可能會對人類造成生存上的威脅(existen...

陽明交大黃俊達團隊3國際醫學影像AI競賽奪獎

2023-05-09 / 記者 劉馨香
近期,生醫影像演算法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2023IEEE國際生物醫學影像研討會(ISBI),在今年舉辦的醫學影像分析挑戰競賽結果陸續出爐。來自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的黃俊達教授團隊斬獲多項佳績,於2023PAIP挑戰賽中奪得亞軍;在SMILE-UHURA競賽、SHINY-ICARUS競賽中,分數名列第一名和第二名。黃俊達指導學生方譯增,以團隊名「NYCity」榮獲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