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生技名人錄
專家觀點
張翼中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陸藥企掀改組潮 臺廠機會來了
2019-06-15/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上(5)月24日,中國國家醫保局宣布,將正式啟用「疾病診斷相關分群(DRG)」制度,首波選擇北京、天津、上海等30個主要城市試點運行,預計三年完成。根據2018年官方數據統計,中國醫保參保人數已達12億人,每年支出規模達人民幣1.76兆元(約新台幣8兆元),DRG制度將完全顛覆舊有醫保市場的藥物版圖,在競爭規範常態化後,或將有利於臺灣藥企在中國的推展。DRG付費制度誕生於美國70年代,由耶魯大學羅...
【影】生醫名人錄
軟骨修復
再生醫學
【專訪】博晟生醫董事長陳德禮
2019-06-12/
環球生技
博晟生醫即將於6/18登錄興櫃,董事長陳德禮表示公司兩項平台: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技術已在台灣完成三期臨床試驗,預計今年完成數據分析,並申請TFDA許可,另外,授權自日本Osteopharma公司的骨生長因子(OIF)藥物BiG-001、BiG-006已完成臨床前相關準備,將陸續向台灣、美國、日本與中國提出臨床試驗I/II期申請。
專家觀點
基因編輯
基改噬菌體
詹雅雲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基改噬菌體 超級細菌新殺手
2019-06-10/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近期,有一個醫療史上一個重大突破,倫敦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的海廉.史賓賽(HelenSpencer)醫師與美國匹茲堡大學的葛拉漢.哈福爾(GrahamHatfull)教授合作,成功完成人類史上首例以「基改噬菌體」治療人體感染疾病的試驗。噬菌體是自然界中最豐富,數量最龐大的有機體。由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費里斯·代列爾博士於1917年所發現,並在1919年曾首次嘗試將噬菌體用於細菌性痢疾治療...
人物專訪
人物
楊慕華
醫師科學家
生醫推手
楊慕華「刪去法」選擇研究道路
2019-06-04/
記者 彭梓涵
陽明大學副校長、臺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醫師楊慕華,他長期投入頭頸癌的研究,是國內少數兼及臨床與研究的「醫師科學家」。重要研究包括,發現頭頸癌高度侵犯特性是造成臨床上預後較差的現象,以及頭頸癌會以群聚的方式轉移,爲頭頸癌的個人化醫療提供了治療方向,也為頭頸癌專一標靶藥物研發找到關鍵資訊。撰文/彭梓涵攝影/薛瀹熢癌症轉移(CancerMetastasis)是最令醫師束手無策的狀況,也是病患最懼怕的夢魘。大...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培養基的啟發
2019-06-04/
編輯部
學生命科學的人,對培養基一定不陌生,做實驗、養細胞都需要培養基,它還是個消耗品。近期,因為密集地向再生醫學領域的朋友們學習,我覺得培養基的學問不僅是科學,更是一門很大的哲學。它基本上就是提供微生物細胞生長繁殖所需的一組營養物質原料的環境,必須滿足所培養微生物生長,促進產物的形成。跟我們熱議產業促進需要什麼環境,政府該有什麼政策一樣。誠然,正常健康狀況下,最天然的永遠最好,但這是自然界和老天設定的程...
專家觀點
人工智慧
未來城市@天下
李友專
特色文章
李友專:電腦斷層掃描的兩難——To CAT or not to CAT,that is the question
2019-06-01/
專欄:李友專
一次電腦斷層掃描會產生相當於八萬公斤核食的輻射量,但也可能早期發現癌症。我們應該避之唯恐不及,還是寧可錯殺也不放過?運用AI,或許能作為其利弊權衡之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關於電腦斷層掃描,前兩週有兩則大新聞。第一則是,衛福部健保署統計,每做一次電腦斷層,其輻射暴露量相當於吃下八萬公斤的輻射食品。任...
專家觀點
大陸生技
張翼中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陸生醫遇逆風 臺廠機會浮現
2019-05-25/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中國生技醫療市場最近有兩大脈絡值得注意,一個是美中貿易戰再次開打,關稅壁壘又起,但除檯面上貨品的關稅外,檯面下技術端的輸出封鎖尤為嚴峻,前此,美國對中國資金前進該國「投資」生物科技,就已經啟動封鎖機制。第二、中國擁有上千億人民幣產值的「中藥注射劑」被指「缺德」,而官方也積極檢討。兩大脈絡中,前者將讓資金「轉進」其他地區,後者也會讓中國醫藥市場再度出現缺口,而這都是臺灣的機會。 自2017年起,中國...
專家觀點
鄭恬恬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藥的大商機與大風險
2019-05-18/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今年3月21日,全球著名的生物科技公司百健(Biogen),宣布終止旗下阿茲海默症抗體藥物Aducanumab的兩項全球性三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Aducanumab對阿茲海默病的認知功能損傷沒有改善作用。消息一出引爆股市賣壓,Biogen當日股價狂跌29.23%,市值蒸發182億美元。同日,Biogen開發夥伴日本衛采株式會社(Eisai)的美國OTC股票也一同慘崩35.01%。顯示這類困難疾病藥...
專家觀點
林晴雯
腸道菌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腸道菌研究 癌症治療新寶庫
2019-05-18/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上(4)月,多篇國際重磅研究接連發布,結果一致支持腸道環境在癌症診斷及治療扮演關鍵角色。隨著腸道菌與癌症間的關係愈來愈明確,當前癌症治療的思維及方式恐將隨之改變,牽動巨大的醫藥板塊重組。首先,頂尖醫學期刊《NatureMedicine》於4月初,同期刊載兩篇由歐洲分子醫學研究中心-EMBL與義大利Trento大學所分別發起的腸道菌群與大腸癌研究。兩篇研究囊括全球近十個國家專業團隊,分析七個國家的大...
專家觀點
人工智慧
未來城市@天下
李友專
特色文章
李友專:付不起的醫療未來,人工智慧如何支持我們健康老去?
2019-05-04/
專欄:李友專
隨著人口老化與醫學科技進步,治療方法變得多元,也更重視醫療品質,健保支出的成長速度只會每年加速。面對一個付不起的醫療未來,人工智慧可能是關鍵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健保預算已經突破1年7,000億,佔全國總預算(約2兆)35%,每年還以3到5%的速度成長。漲幅不只如此,全世界醫療產業的成長速度約...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稍安勿躁
2019-04-30/
編輯部
經常工作的晚,這天正準備蓋上電腦,訊息又跳了出來,一位忠實的訂戶後來成為團隊的朋友,他個人對股市相當投入研究,但更關心企業的實質進展。他問:去年九月特管法通過,近期「細胞治療」很夯,不知道你們是否有規劃要專訪出刊?有哪些公司可以分享一下?其實,他實在問的我語塞,捫心自問,我只是還在學習,也盡可能地請教相關的專家和各公司,包括檯面上的、檯面下的、業內和業外的,以及一些醫師朋友。今年2月底,雖然日文也...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臨床試驗
CRO
Russell John
Russell John:有效臨床試驗合約與費用的 五大基本考量
2019-04-30/
編輯部
RussellJohn是知名的CRO(ContractResearchOrganization)公司–WCGClintraxGlobal全球專案管理總監。他在實驗室、CRO和SMO(SiteManagementOrganization)、管理上擁有十多年的資歷,累積了對製藥、臨床試驗現場和服務提供商之間組織協調的豐富經驗。John憑藉業內廣泛的經驗,為Clintrax的早期發展帶來了獨...
第一頁
上一頁
33
34
35
36
37
下一頁
最後頁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影音】默克Yariv Hefez博士:百年製藥大廠如何內建「創新基因」
吳麥斯:末期腎病無聲危機!9成患「腎性貧血」 HIF療法為新曙光
福寶科技巫震華 引領MIT外骨骼機器人闖天涯
生技推動單一窗口 匍匐在創造突破的路上……
ACTO主席下坂皓洋: 「臺灣外泌體監管與安全、有效回報系統 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