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廠商
  • EN
  • 關於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生醫新聞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醫療科技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新知
    • 政策法規
    • 應用生技
    • 論壇報導
    • 新聞集錦
    • GBI International
  • 商情中心
    • 產業分析
    • 公司重訊
    • 漲跌排名
    • 生醫永續
    • 查找廠商
  • 焦點人物
    • 生醫人物
    • 人物專訪
    • 國際報導
    • 專家觀點
    • 生醫名人錄【影】
    • 編輯專欄
  • 創業投資
    • 新創動態
    • 投募專區
    • 生醫攬才
    • 【影】技術焦點鏡
  • 展會直擊
    • 論壇報導總覽
    •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 日本生技展
    •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 產業論壇
    • 海外展會
    • Podcast
  • 雜誌專題
    • 各期專題列表|雜誌線上看
    • 太陽西邊升起 印度生醫
    •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 購買出版品
    • 編輯部公告
  • 產業活動
    • 活動列表
    • 活動快訊
    •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1. 創新創業
  2. 新創動態

免費登錄「生醫公司資料庫」

新創動態
新銳公司 廖俊仁 台灣生醫材料 泡沫式人工腦膜 腦中風血栓負壓移除導管 Foamagen 酵素組織處理軟骨修復再生 再生醫學

開顱手術守護員 台生材連闖國際大門

2019-10-05/記者 彭梓涵
2012年11月,工研院第一批衍生的醫材新創公司――台灣生醫材料正式成立,今年捷報連傳。1月,全球首創泡沫式人工腦膜臺灣取得上市許可;6月正式掛牌上櫃,達10萬套產能的量產線將於明年6月完工;與美國矽谷Incept合作開發的腦中風血栓負壓移除導管也取得美國FDA510(K),另一項首創酵素組織處理使軟骨修復再生進入人體試驗。撰文、攝影/彭梓涵腦血管疾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而開顱手術後極有可能發生腦...
新創動態
大片段基因編輯量產技術 多樣性人源化生物材料 大鼠生物平台 innovationzone

基可生醫 基因編輯魔法家

2019-07-22/記者 彭梓涵
基可生醫於2017年成立,是全臺第一家基因編輯生物應用公司,創辦人廖碧虹、吳侑峻、蔡世傑,以植入性醫療器材的原料為核心發展目標,利用當今火紅技術基因編輯技術與基可生醫獨創的模板設計,進行3,000-20,000bp的大片段DNA置換,採用合成生物學的工程化設計,開發出人源化(humanized)生物材料,不僅安全,也可追溯其來源,未來瞄準精準醫美的市場。撰文/彭梓涵基因「剪刀」最早在2009年於細...
新創動態
植物新藥 封面故事 BNCT 心肌再生新藥 GHP219 李連滋 GPS-6、GPS-7 山竹中萃取山竹素 Mangosteen innovationzone 再生醫學

健裕生技植物新藥 搶攻再生醫學市場

2019-07-22/記者 彭梓涵
2014年工研院與信東生技合作成立健裕生技,以研發植物新藥為主要標的,開發心肌損傷修復以及中風治療藥物,並建立天然成份生產技術,目前健裕從黨蔘萃取的心肌再生新藥GHP219,在臺灣正在進行臨床二期試驗,期望搶進全球每年1,750萬心血管患者市場。 2000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公布「植物藥產品審查準則草案」(GuidanceforIndustry-BotanicalDrugProducts...
新創動態
失智症 生醫新創 封面故事 Tractography 腦神經纖維示蹤技術 innovationzone

上頂醫學用影像診斷失智風險

2019-07-22/記者 吳培安
上頂成立於2017年12月,技轉臺灣大學醫學院曾文毅教授的腦部擴散式磁振造影(DiffusionSpectrumImaging)技術為基礎,結合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技術,打造出一套非侵入式的腦神經纖維示蹤技術(Tractography),提供腦神經年齡退化程度的評估服務,鎖定了失智症早期診斷的醫療需求。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種神經認知功能退化的疾病,也是全世界未被滿...
新創動態
癌症治療 免疫療法

富禾癌症免疫精準治療 進軍日、中、美

2019-07-22/編輯部
成立於2012年的富禾生醫,以其獨家免疫功能分析平台及免疫細胞作為技術核心,平台能利用超過600種以上的單株抗體組合,再搭配流式細胞儀分析超過1,700種以上的細胞族群,除了能精準分析及客製化免疫細胞療法,並可用於藥物開發臨床前試驗分析之委託服務(CDMO/CRO),打造出細胞治療產業新藍海,目前除在臺灣設有據點外,最快將於年底前擴增日本據點。 當今,臺灣細胞治療產業大浪潮起,富禾生醫創立與成長的...
新創動態
熱門焦點 特色文章 封面精選 智慧醫療 醫守科技 MedGuard 藥御守 innovationzone

醫守AI處方用藥分析 偵測開藥錯誤

2019-07-22/記者 吳培安
於今年7月正式成立的醫守科技,透過人工智慧從醫療資訊系統端下手,推出「MedGuard(藥御守)」解決用藥錯誤的問題,目前已經在北醫體系包括:北醫附醫、雙和醫院和萬芳醫院進行實測,每年約有250萬次提示使用,每次提示即代表一次完整的看診,目前有250位醫師在使用。曾發生一位女性手指遭狗咬傷,治療的醫師開立常用抗生素盤尼西林(Penicillin),但新來的護理人員看錯,結果施打高濃度鉀離子(Pot...
新創動態
智慧醫療 痣能達人 MoleMe 皮智 Line機器人 innovationzone

皮智以AI醫療 照護皮膚健康

2019-07-22/記者 彭梓涵
皮智成立於2018年,是臺北醫學大學第一間醫療AI應用的衍生公司,以皮膚科專科醫師群的臨床經驗為基礎,結合影像分析與AI辨識技術,開發出的第一項產品「痣能達人MoleMe」,可判斷痣的變性風險,正確率超過93%。今年3月發佈後,已經累積超過兩萬次的風險判斷。撰文/彭梓涵2017年史丹佛大學在《Nature》發表一篇關鍵論文指出,深度學習(Deeplearning)可以用在皮膚影像辨識,且辨識皮膚疾...
新創動態
產業脈動 產業風雲 數位醫療 Kazempour

首個「數位醫學聯盟」陽明、交大、中研院攜手成立

2019-07-03/記者 吳培安
智慧醫療結合AI、大數據的科技優勢,已經成為驅動未來全球醫學發展勢不可擋的強大能量,也將引領著臺灣加速醫療模式的轉型。然而跨領域整合不可能孤軍奮戰,需要各方領域最具創造力、醫學和科學實力的專家投入,陽明、交大、中研院因此攜手,成立臺灣首個「數位醫學聯盟」。 5月14日,陽明大學國際產學聯盟(GLORIA)以「DigitalMedicine」為題,舉辦國際級論壇暨產學媒合會,並在會中啟動國內首發成立...
新創動態
在地生技 明谷生機 白凰蟲草 蟬花 魏志豪 黃金蟲草 植物新藥

「明谷生機」唯一量產金蟬花 正進軍美國

2019-07-03/記者 彭梓涵
從光電跨入智慧農業與生物技術領域,明谷生機創辦人魏志豪,透過室內環控與植物逆境技術,成功培養出臺灣唯一量產的「金蟬花」,且經特殊馴化的「白凰蟲草」其蟲草素是野生冬蟲夏草的100倍。明谷生機獨家開發的光源逆境系統準備進軍美國大麻室內栽培市場,將臺灣光電科技優勢輸出國外。中醫和西醫最大的不同,在於中草藥有「食療」和「食補」雙重功能。第一本記載完善的藥書《神農本草經》出版於東漢時代,該書記載365種藥物...
新創動態
封面故事 再生醫療 幹細胞

瑪旺幹細胞多項治療正式進入臨床試驗

2019-06-04/記者 薛瀹熢
瑪旺建立了亞洲唯一的皮膚來源間質幹細胞技術平台。皮膚來源間質幹細胞,取材容易,技術門檻卻非常高,但瑪旺已在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卵巢早衰(PrematureOvarianFailure),以及中樞神經相關疾病治療等看到成果。撰文/薛瀹熢2015年的八仙塵暴事件,瑪旺幹細胞公司與日本再生醫療公司J-TEC合作,協助以自體培養表皮細胞產品治療了燒燙傷患者,之後追蹤發現,接受治...
新創動態
特輯 專題報導 BioLegend 賴正光 BioLegend Science Park Kevin Faulconer

免疫治療天王齊聚照亮BioLegend

2019-06-04/記者 鄔麗.巴旺
5月8日,適逢美國聖地亞哥的BioLegendSciencePark落成,拉開了世界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免疫學國際盛會­­——美國免疫學會(2019AAI)年會的序幕。撰文、攝影/鄔麗・巴旺 沿著聖地牙哥偏郊美麗華區(Miramar)的卡羅(Carroll)路,許多散落的生技公司隱匿沿路兩旁,一到黃昏安靜幽暗,但轉進BioLegendWay,前方園區成了夜...
新創動態
新銳公司

把握急性腦中風黃金搶救時間 神經元科技Neurospeed 眼球震顫快篩

2019-04-30/記者 李林璦
今年4月19日,Neurobit神經元科技以大數據演算法提供急性腦中風搶救黃金時間的快篩方案,入選為台灣微軟甫成立之「微軟新創加速器」第一期新創團隊名單,除了有機會獲得相當於370萬新臺幣使用額度的Azure雲端服務外,微軟新創加速器也將提供一系列教育與實戰課程,盼激發團隊成為獨角獸的潛力。撰文/李林璦 攝影/薛瀹熢腦中風不僅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也是造成失能第二大原因。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調查,...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8
  • 19
  • 20
  • 21
  • 22
  • 下一頁
  •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太陽西邊升起 印度生醫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臺灣生醫新創CEOs高峰會 百位CEO齊聚!

活動列表 查看更多

  • BIO 2025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
    2025-06-16
  • 衛福部研發成果推廣會-生醫創新技術場次
    2025-06-19
  • 新世代胞外囊泡治療論壇2025
    2025-06-24
  • 2025年台北國際食品加工機械展 與 臺灣國際生技製藥設備展
    2025-06-25
  • BIO Partnering™ 媒合線上說明會
    2025-06-26

TOP
  • Global Bio and Investment Monthly
  • 讀者服務電話:+886 2 2726 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0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9號2樓之一,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關於我們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名錄/找廠商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訂閱電子報
  • Copyright© 2024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