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Science》突破基因療法載體限制!StitchR DMD療法體內重建全長RNA
科學新知
NEW
不僅是細胞發電廠!《Nature》揭粒線體特殊亞群
科學新知
NEW
《Science》AI模型Evo問世 從基因序列推演全新蛋白質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Nature》子刊:解析兒童新冠罕病MIS-C病因 增加耗竭T細胞為潛在療法
2021-08-13/
記者 劉馨香
有些兒童在感染新冠病毒數週後,會發生罕見但嚴重的併發症——兒童多器官發炎症候群(MIS-C)。一項新研究發現患有MIS-C的兒童中,自然殺手(NK)細胞和耗竭CD8+T細胞被下調,這與持續的發炎反應有關,可能為MIS-C的病因。研究於11日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MIS-C的特點是發燒、疼痛和多個器官發炎,包括心臟、肺臟、腎臟、皮膚、眼睛或腸胃道...
科學新知
紅斑性狼瘡
紅血球
《Cell》紅斑性狼瘡致病新機制 紅血球發育缺陷無法排除粒線體
2021-08-12/
實習記者 蕭宇軒
近(11)日,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WeillCornellMedicine)研究團隊發現,屬於自體免疫疾病的紅斑性狼瘡(Lupuserythematosus)可能由紅血球的發育缺陷引起。該缺陷使得成熟紅血球無法將不該存在的粒線體排除,而滯留細胞內,將引發有害免疫作用。該研究已刊登於《Cell》。 研究主要作者SimoneCaielli強調說,與健康人相比,具粒線體的成熟紅血球和循環性抗紅血球抗體...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細胞治療
再生醫學
細胞治療成新冠重症、後遺症解方!? 全球89項臨床進行中 間質幹細胞最大宗
2021-08-12/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1日,由人稱合成生物學之父的GeorgeChurch,與多名科學家共同於《ScienceAdvances》發表回顧性文章(review),說明新冠肺炎對人體造成的傷害、細胞治療在重症及後遺症的潛力,以及全球針對新冠肺炎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現況。 據研究團隊統計,截至2021年1月1日,全球共有89項針對新冠肺炎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進行中,其中88%尚在臨床1期或2期,進入臨床2/3期、臨床3...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新冠檢測
MIT+哈佛開發唾液CRISPR核酸檢測桌上機 可辨識新冠變種、靈敏度媲美PCR
2021-08-11/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6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與哈佛大學聯合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桌上型大小的病毒RNA檢驗裝置,只需要2ml的唾液樣本,就可無須實驗室專業設備,在1小時內偵測出新冠病毒的存在,且其靈敏度可匹敵現行新冠檢測的黃金標準RT-PCR;研究團隊也表示,這種裝置還可以針對不同變異株的特定突變做區分,有利於追蹤變異株傳播。這項新技術發表在《ScienceAdvances》。 研究團隊將這項技術命名為...
科學新知
腸道微生物
《Nature Aging》糞菌移植新發現 腸道菌可望逆轉小鼠大腦衰退
2021-08-11/
實習記者 蕭宇軒
近(9)日,愛爾蘭科克大學(UniversityCollegeCork)團隊發現將年輕小鼠的糞便腸道微生物移植到老年小鼠體內,能夠逆轉與年齡相關的大腦衰退現象。該研究已刊登於《NatureAging》。 在該研究中,研究團隊從3至4個月大,約等同年輕成年小鼠取得糞便樣本,並將這些樣本移植到20個月大,約等同老年標準的小鼠中。糞便樣本以每周兩次的頻率餵食,時長共八周。在對照組,則讓老年小鼠接受其他老...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奈米抗體
《Nature》子刊:新冠「吸入式奈米抗體」再突破! 中和變種病毒可望較傳統抗體更佳
2021-08-11/
記者 巫芝岳
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ofPittsburgh)團隊開發的新冠奈米抗體(nanobody),在今年5月時已在倉鼠證實用鼻腔吸入霧化劑方式給藥,可提供有效保護力;而該團隊(3)日發表在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的研究,又進一步指出奈米抗體對抗病毒的三項途徑,以及其對變種病毒的中和力,可能較傳統大分子抗體更具優勢。5月時,該研究團隊在倉鼠實驗中證實,由鼻腔吸入的奈米...
科學新知
神經科學
帕金森氏症
《Science》子刊: 解密粒線體「回收」機制異常導致帕金森氏症?! Parkin、PINK1兩蛋白質為關鍵
2021-08-10/
記者 巫芝岳
近(6)日,專注於心血管、神經疾病與病毒學的加州研究機構GladstoneInstitutes團隊,透過追蹤神經細胞內將老舊粒線體「回收再利用」的「粒線體自噬作用」(mitophagy),指出粒線體回收的異常,可能導致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的機制。該研究發表於期刊《ScienceAdvances》。 「粒線體自噬作用」為細胞為了提高製造能量效率,把老舊粒線體分解、在細胞內重組成新粒線體的過程。由...
科學新知
新冠
《Science》揭密新冠病毒關鍵酶結構 成對抗病毒抗藥性靶點
2021-08-10/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7月27日,耶魯大學醫學院(YaleSchoolofMedicine)研究發現,新冠病毒(SARS-CoV-2)中存在一種關鍵的校正酶結構─冠狀病毒3端至5端核醣核酸外切酶結構(Coronavirus3’–5’exoribonuclease,ExoN),可以去除RNA中錯誤的核苷酸,確保新冠病毒的遺傳物質可以完整複製,了解此結構有助於開發相對應的抑制病毒...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生物標誌
《Science Reports》神經鞘胺醇血中濃度 可成新冠無症狀感染者分辨指標?!
2021-08-09/
記者 吳培安
今年7月,一份由美國南卡羅來納醫學大學(MUSC)所做的回顧性研究發現,血液中的神經鞘胺醇(sphingosine)濃度下降,與新冠肺炎症狀的出現顯著相關;另一方面,神經鞘胺醇以及參與其生成的蛋白質——酸性神經醯胺酶(acidceramidase,AC)的濃度上升,則和無症狀感染相關。這項研究刊登在《ScienceReports》。 新冠肺炎的致死率,被認為和免疫系統對病毒...
科學新知
癌症治療
肺癌
《Cell》MIT+哈佛公開「最完整肺鱗狀細胞癌分子圖譜」 一次揭秘新亞型、藥物標靶
2021-08-07/
記者 巫芝岳
近(5)日,由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哈佛大學等學校組成的生物研究所BroadInstitute,發表了一項迄今為止最完整的肺鱗狀細胞癌(LSCC)分子圖譜;透過蛋白質體研究,不但找出一項未曾被發現的新亞型(subtype),也解開某些腫瘤基因未能成功作為藥物標靶的原因,並找出可能的替代治療方案。該研究發表於期刊《Cell》。研究人員針對108個腫瘤樣本的DNA、RNA、蛋白質,和轉譯後修飾(包括...
科學新知
思覺失調症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AI新模式助預測思覺失調症 SPLS系統演算DNA特徵
2021-08-06/
實習記者 蕭宇軒
近(3)日,貝勒醫學院(BaylorCollegeofMedicine)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能預測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的人工智能(AI)模式,該模式策略使用稱為SPLS-DA的機器演算法,以分析人類DNA基因組的特定區域。該研究刊登於《TranslationalPsychiatry》。 當前證據僅能解釋少部分思覺失調病例,而表觀遺傳(epigenetic)的影響可能很重要。目前僅...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新冠檢測
CRISPR
挑戰新冠檢測黃金標準!加州大學CRISPR串聯檢測法 免擴增RNA、20分出爐
2021-08-06/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5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Berkeley)、舊金山分校(UCSF)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NatureChemicalBiology》中發表一套串聯兩種CRISPR酵素反應的新穎病毒檢測法,不須經過RNA擴增步驟,只要20分鐘就能偵測到病毒RNA,且靈敏度高達每微升31個RNA副本(copy/μl)。目前新冠肺炎檢測的黃金標準,是即時定量聚合酶連鎖反應(qRT-PCR)...
第一頁
上一頁
62
63
64
65
66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