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Nature》史丹佛GD2 CAR-T療法 有望扭轉兒童腦癌無藥困境?!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醫事司劉越萍:再生醫療法明年增修子法規 強化人員訓練、廣告、倫理
新聞集錦
NEW
11/15《生技股動態》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生醫知識庫
醫療器材
三大科學園區引18新創進駐 大秀智慧醫材硬實力
2021-12-28/
記者 劉馨香
由竹科、中科、南科、工業局和儀科中心跨部會執行之「醫療器材產業加速新創與躍升國際推動計畫」屆滿三年,12月2日,於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期間舉辦聯合成果發表會,並邀請成大、宇康生科、台灣骨王、博鑫醫電和明達醫學等五個計畫輔導之團隊各自發表他們的最新開發成果。撰文/劉馨香、吳培安 攝影/林容先12月2日,新竹科學園區、中部科學園區、南部科學園區、經濟部工業局和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於台灣醫療科技展...
新聞集錦
產業
FrancisCollins
儘管醫學有所進步 為何美國人仍未變得更健康?
2021-12-28/
記者 王柏豪
FrancisCollins(法蘭西斯.柯林斯)擔任美國NIH(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達12年,在最後的幾週裡,他接受了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專訪,坦率直言地針砭了NIH現在問題與未來挑戰。 編譯/王柏豪Collins是國際著名的生物醫學研究科學家,尤其對人類基因組計劃貢獻卓越,該計劃完成了人類遺傳基因解碼的定序。正因為他對生物醫學和治療的關注,在他領導的12年裡,NIH逐年增加預算並擴展各項開...
新聞集錦
產業
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
細胞治療、精準醫療當道! 向榮、光鼎、偉喬 奪藥科獎金獎
2021-12-28/
記者 巫芝岳
由衛福部與經濟部共同辦理的「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今年邁入第20屆,且醫療器材類徵件更以28件創下新高。本次主辦單位共評選出13件產品,獲得金、銀、銅獎項,並由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親自頒發所有獎項,鼓勵國內生醫業者。撰文/巫芝岳 攝影/賴俊睿11月30日,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經濟部工業局共同主辦的「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於臺北舉辦第20屆頒獎典禮,宣布由向榮生醫的膝關節幹細胞療法、偉喬生醫的慢...
新聞集錦
產業
卓夙航
視航生醫
核酸藥物
卓夙航十年磨一劍 「First-in-Class」近視眼藥水挺進一期臨床
2021-12-28/
記者 彭梓涵
由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新藥開發研究所卓夙航教授,歷經十年研發市場首見(First-in-Class)、以「核酸」為基礎,作為兒童近視治療的眼藥水SHJ002,2021年2月,獲得美國FDA核准執行臨床一期試驗,目前已在高雄榮總完成臨床一期試驗,成為臺灣首個自主研發,挺進臨床的核酸藥物。卓夙航在科技部價創計畫下,也將SHJ002技轉同時成立視航生醫,SHJ002將繼續進行兒童近視治療臨床二期試驗、並進...
新聞集錦
產業
精準健康
竹、中、南三大科學園區 攜手串連臺灣創新醫材
2021-12-28/
記者 彭梓涵
竹科、中科、南科共匯聚超過200家生醫廠商,已串聯形成臺灣生醫產業廊帶。今年於2021臺灣醫療科技展中,32家廠商聯合設立「精準健康主題館」,展現ICT(資通訊)與BIO(生醫)兩大產業優勢結合、引領臺灣創新醫材的成果。撰文/彭梓涵、劉馨香 攝影/彭梓涵新竹科學園區、中部科學園區和南部科學園區致力發展生醫產業聚落,並已串聯臺灣北中南聚落形成生醫產業廊帶。目前,三園區已核准進駐的生醫廠商分別達到1...
新聞集錦
產業
細胞治療
特管辦法
細胞治療《特管辦法》上路三年 破百件 成效分析仍難產?!
2021-12-28/
記者 吳培安
衛福部《特管辦法》上路三年多,迄今累積114件細胞治療案核可,全臺41家醫院、20家細胞製程業者熱烈響應,但民眾至今仍不清楚細胞治療成效究竟如何?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表示,目前預計以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收案數據,與健康大數據資料庫進行真實世界研究,以提供具科學性的成效報告,但癌友最關切的癌症免疫細胞治療,仍需要更多的時間累積病例才能分析。撰文/吳培安衛生福利部《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12/28《生技股動態》
2021-12-28/
新聞中心
市場觀測:✔太醫(4126)總經理異動為江孟洸✔華上生醫(7427)向TFDA遞交晚期肝癌2線治療臨床Ib/II期試驗IND✔明基醫(4116)110/12/29~111/1/17公開收購康科特股份,每股18元,上限500萬股✔美時(1795)及孫公司決議投資美金3千萬元取得AlvogenPharma特別股股權,完成後可取得董事一席✔仁新(6696)董事會決議預計現增300萬股,每股暫定165元✔...
新聞集錦
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
Omicron
抗Omicron新解方?Cyrus模擬ACE2療法中和效果優於再生元、禮來、Vir/GSK
2021-12-28/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7日,由首個開發出預測和設計3D蛋白質結構系統的DavidBaker教授所創辦的公司CyrusBiotechnology,Inc宣布,其開發用於治療新冠肺炎(COVID-19)的分子ACE2.v2.4,在臨床前試驗中證實可與突變株Omicron的棘突蛋白結合,且遠優於再生元(Regeneron)、禮來(EliLilly)、VirBiotechnology/葛蘭素史克(GSK)所研發的抗體...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聖誕後警報!美Omicron超越今夏Delta疫情 紐約警告兒童未接種風險;華碩、北榮簽MOU 打造以患者為中心智慧醫院
2021-12-28/
環球生技
《臺灣》華碩、北榮簽MOU打造以患者為中心智慧醫院 今(28)日,資通訊科技大廠華碩公司表示,已與臺北榮總簽訂智慧醫療合作意向書,將結合雙方優勢共同發展尖端AI醫療服務,建置以患者為中心的智慧醫院。 北榮近年也特別成立智慧醫療委員會及醫療人工智慧發展中心,推動人工智慧門診、人工智慧日照中心等創新業務,並積極切入未來醫院智慧化發展、老化疾病等醫療專科之精準醫學轉譯研究與臨床落地應用產學合作成果。 ...
醫療科技
長照
人工智慧
工研院AI結合日本照護資料庫 中化銀髮驗證本土智慧照護系統
2021-12-28/
記者 劉馨香
今(28)日,工研院宣布,與日本SocialActionOrganization(簡稱SAO公司)及照護服務業者中化銀髮事業共同合作,透過SAO公司經過日本實證的照護資料庫系統及技術,結合工研院人工智慧(AI)運算分析、中化銀髮暖時光日照體系,並整合醫養護康業者,打造在地化AI復能服務系統與個人化照護系統。工研院表示,SAO公司擁有逾2千萬筆的照護資料,設計出的ICTREHA復健系統,更在日本最大...
新聞集錦
ADC藥物
卵巢癌
子宮內膜癌
癌症治療
ADC藥物受寵! Sutro卵巢癌藥近4億美元授權天士力生物
2021-12-28/
記者 巫芝岳
近(27)日,加州生技公司SutroBiopharma宣布,中國天士力生物製藥已斥資4000萬美元預付款,取得其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DC)STRO-002,在大中華地區(含港、澳、台灣)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該交易後續里程碑金可高達3.45億美元。根據協議,天士力將取得該藥物在中國、香港、澳門和台灣的獨家權利,取得授權的適應症為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範圍涵蓋臨床開發、監管批准和商...
新聞集錦
RNAi療法
阿茲海默症
Alnylam提交全球首款阿茲海默症RNAi療法人體試驗
2021-12-28/
記者 彭梓涵
近(22)日,RNAi療法開發公司Alnylam宣布,已向英國藥品和醫療保健產品監管機構(MHRA)提交針對類澱粉前體蛋白(APP)的RNAi療法—ALN-APP臨床一期試驗申請,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和大腦類澱粉血管病(CAA)。 若取得FDA許可試驗,Alnylam將於2022年初啟動臨床研究,最快將於2022年底前後得到最初人體試驗數據。 ALN-APP是Alnylam與再生元(Re...
第一頁
上一頁
572
573
574
575
576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