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生技醫藥
NEW
GSK砸3億美元收購中國恩沐TCE雙抗藥 攻自體免疫疾病
新聞集錦
NEW
10/30《生醫焦點雷達》
新聞集錦
NEW
10/29《生技股動態》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再生醫療
中研院
中榮推再生醫療 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 軟骨再生達97.7%;中研院葉永烜院士、生化所陳瑞華特聘研究員 獲世界科學院科學獎
2020-12-31/
環球生技
報導/李林璦、巫芝岳1. 臺中榮總推再生醫療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軟骨再生達97.7%今(31)日,臺中榮民總醫院舉行「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成果發表會」。該技術已轉移給工研院,並由生醫業界協助完成臨床研究,是第一個完成樞紐臨床試驗取證的第三類醫材,目前已取得臺灣衛生福利部(TFDA)認證,是國內第一個自主研發的再生醫學產品。臺中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陳超平主任指出,「一次性手術自體軟...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新冠疫苗
中國國藥集團 新冠疫苗上市 保護率79.34%
2020-12-31/
記者 李林璦
編譯/李林璦 今(31)日,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宣布,國藥集團(Sinopharm)中國生物北京公司的新冠減毒疫苗已獲得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批准有條件上市。先前數據顯示,保護效力達79.34%,中和抗體陽轉率為99.52%,疫苗免疫的持久性和保護效果還需持續觀察。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中國衛健委表示,目前已經啟動高風險族群疫苗接種。 中國生物北京公司於30日宣布,新冠病毒減...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
美NIH研究:新冠病毒影響腦血管、間接傷害腦部
2020-12-31/
記者 吳培安
編譯/吳培安美國時間30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指出,新冠病毒(SARS-CoV-2)可能不會直接進入大腦感染,而是透過損害腦血管、引起發炎或出血,間接造成神經系統傷害。該研究以讀者來信(correspondence)形式,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 此研究深入檢查了19名在今年3月到7月,感染新冠肺炎之後死亡的患者腦部組織,年齡從5歲到73歲,且都是在回報症狀後,數小時到...
新聞集錦
粒線體
《Cell》子刊:粒線體DNA研究方法再突破! 「壓力」送粒線體入細胞
2020-12-31/
記者 巫芝岳
編譯/巫芝岳近(29)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瓊森癌症中心(JonssonComprehensiveCancerCenter)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項以壓力驅動,將分離的粒線體及其內的DNA,安全送入哺乳類細胞內的技術,對粒線體DNA的研究提供了有效且簡便的方法,該研究發表於期刊《CellReport》。研究團隊成功利用這項稱為「MitoPunch」的技術,在哺乳動物的纖維母細胞(flbr...
新聞集錦
新冠疫苗
拜登
川普
拜登將動用《國防生產法》 加速新冠疫苗生產
2020-12-31/
記者 李林璦
編譯/李林璦 美國時間29日,據外媒《CNBC》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JoeBiden)計劃上任後援引《國防生產法》(DefenseProductionAct),提高新冠疫苗的產量。 拜登的新冠肺炎(COVID-19)顧問委員會的CelineGounder博士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拜登將下個月就職後,援引《國防生產法》以確保個人防護裝備(PPE)、檢測能力以及疫苗原料供應充足。 《國防...
新聞集錦
胰島素
有望打破胰島素昂貴僵局!?rBIO推出2倍量產、降30%成本生產技術
2020-12-31/
記者 劉端雅
編譯/劉端雅美國生技公司rBIO在上週推出的技術,可將胰島素製造成本降低30%。該技術是增強將自80年代以來用於生產胰島素的重組DNA(recombinantDNA,rDNA)製程。rBIO對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E.coli)進行了基因改造,使其能夠大量生產肽類激素(peptidehormones),而最先會是生產胰島素。這些細菌將採用標準發酵桶大規模製造產品。rBIO聯合創...
新聞集錦
中國
PD-1/PD-L1抑制劑
中國醫保藥品目錄公布:外商PD-1抑制劑全數出局
2020-12-31/
記者 巫芝岳
編譯/巫芝岳近(28)日,中國國家醫療保障局公告了最新的國家醫保藥品目錄(NRDL)。據外媒報導,包括默沙東(MSD)、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Squibb)、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和羅氏(Roche)的癌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PD-L1抑制劑),都由於中國國產PD-1/PD-L1崛起,未能納入醫保目錄,外商全數出局。中國每年年底,會在考量基本醫保的功能定位...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指揮中心洽購2000萬劑新冠疫苗 最早明年3月供貨;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 F輪募資8250萬美元
2020-12-30/
記者 劉端雅
《臺灣》指揮中心洽購2000萬劑新冠疫苗 最早明年3月供貨 今(3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截至目前,指揮中心洽購之COVID-19疫苗總計近2,000萬劑,包含COVAX約476萬劑、AstraZeneca疫苗1,000萬劑,以及另一家洽談中。預期最早明年3月供貨,疫苗所需冷鏈系統亦已規劃。另外尚與數家已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之疫苗廠商持續洽談中。 另外,指揮中心也說明了國內三家疫苗研發廠商...
新聞集錦
新冠疫苗
阿斯特捷利康
第3款新冠疫苗出爐! 英批准牛津/AZ新冠疫苗
2020-12-30/
記者 巫芝岳
編譯/巫芝岳今(30)日,英國政府宣布,已授予由牛津大學(OxfordUniversity)與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共同開發的新冠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比原先各界預期的2021年1月4日提早批准,也讓該疫苗成為繼輝瑞(Pfizer)/BioNTech、Moderna後,全球第三款獲得批准的新冠疫苗。據今日指揮中心公告台灣所洽購的疫苗中,也包含1千萬劑此疫苗。此項牛津/A...
新聞集錦
台杉生技基金
無懼疫情!台杉生技基金2020成果豐碩:IPO、授權、建新廠、打造臺灣生技社群
2020-12-30/
記者 劉端雅
報導/劉端雅今(30)日,台杉投資生技基金表示,截至2020年12月,旗下台杉水牛二號基金已成功投資國內外共12間(臺灣7家、美國5家),在小分子、蛋白質等新藥開發及創新醫材的公司。台杉投資生技基金合夥人沈志隆表示,面對2020年的疫情挑戰,台杉生技基金所投資的臺灣公司仍交出好成績,例如安立璽榮所研發的免疫新藥EI-1071,獲得今年比爾蓋茲與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頒發的2020PartTheClou...
新聞集錦
Moderna
新冠疫苗
新冠肺炎
美國加碼19.7億美元 訂購1億劑Moderna新冠疫苗
2020-12-30/
記者 吳培安
編譯/吳培安繼美國時間11日,Moderna確認將提供2億劑新冠疫苗給美國政府後,又於29日宣布加碼19.7億美元,追加1億劑訂單,預計在2021年6月底全數出貨。該疫苗已經在本月18日取得FDA核准緊急使用授權(EUA)資格,同時也正在加拿大、歐盟、英國陸續審查中。 根據Moderna於11日透露的供貨時程,預計在今年底提供2000萬劑疫苗給美國政府,2021年第一季達成1億劑交付,第二季完成剩...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藥華藥P1101 美國藥證明年3月到手;英科智能攜手新旭 應用AI來發現神經退化性疾病新穎化合物
2020-12-30/
環球生技
報導/李林璦、劉端雅1.藥華藥P1101美國藥證明年3月到手今(30)日,藥華藥(6446)宣佈,美國FDA已安排於2021年1月6日舉行新藥P1101藥證審查的最後審核會議(LateCyclereviewMeeting),藥證審查階段正式進入尾聲,預計2021年3月13日完成。而關於腫瘤藥物諮詢委員會(ODAC)會議,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規畫要召開,如將來有需要召開會另行通知。 藥華藥於網站更新有關...
第一頁
上一頁
778
779
780
781
782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