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FDA首批間質幹細胞療法!Mesoblast急性GVHD小兒治療獲FDA批准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北醫大輸血醫學研發權威白台瑞 獲頒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再生元、Allele和解收場!COVID-19療法檢測專利侵權案劃下句點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癌症治療
早期篩檢
9醫師組「台灣食道研究聯盟」力倡早篩、新療法
2021-05-01/
記者 王柏豪
食道癌是胃腸道癌症中,預後最不好的一種。食道癌不僅早期發現不容易,手術切除、放射治療或化學藥物治療等,迄今仍難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五年存活率一般僅約為4%,與胃或腸癌比,是存活率最差的消化道癌。10年來,台灣社會重視飲食、美酒,“ABCD”族群(飲酒、吃檳榔、抽菸,「俗稱香、檳、酒」)愈來愈多,導致食道癌發生率激漲3倍。 9位內視鏡學會專科醫師,包括:義大醫院王文埨、李青泰...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幹細胞療法
自體軟骨修復
再生醫學
博晟合併韶宇醫學 進軍脂肪間質幹細胞治療
2021-04-28/
記者 彭梓涵
今(28)日,博晟生醫宣布,董事會通過合併韶宇醫學,並將獲得韶宇脂肪幹細胞萃取技術平台,預計優先瞄準退化性關節炎的醫療應用,並於未來延伸到骨骼、肌肉、韌帶、軟骨等發炎及組織損傷修復適應症。合併基準日暫訂為2021年8月30日。 博晟生醫董事長陳德禮表示,在此合併架構下,存續公司之名稱仍為「博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韶宇與博晟暫定之普通股換股比例為1:0.2906,博晟擬發行新股1,446,026股予韶...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黃馨祥
郭台銘
癌症登月計畫
細胞療法
黃馨祥「癌症登月計畫」延續 ImmunityBio異體NK療法施打已逾百人
2021-04-27/
記者 吳培安
近(22)日,美國南坦醫療集團(NantWorks)創辦人、「癌症登月計畫」(CancerMoonshot)發起人暨美國知名富豪生醫創業家——黃馨祥(PatrickSoon-Shiong),他集團旗下的免疫細胞療法公司ImmunityBio宣布,其開發的異體(allogenic)、現成(off-the-shelf)NK細胞療法,不僅已達成臨床施打逾百名癌症病患的實績,其細胞...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路迦生醫
特管辦法
細胞治療
再生醫學
路迦生醫、花蓮慈濟免疫細胞治療實體癌第四期 獲特管辦法核可
2021-04-26/
記者 吳培安
今(26)日,路迦生醫(6814)宣布,其與花蓮慈濟醫院合作申請、將自體免疫細胞(CIK細胞)用於實體癌第四期的細胞治療技術施行計畫,已獲得衛福部核准通過;同時,路迦的細胞治療與應用研發中心也獲衛福部認可,成為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的GTP實驗室。 此次路迦與花蓮醫院合作申請通過的適應症為「實體癌第四期」,癌別包括:頭頸部鱗狀細胞癌、非小細胞肺癌、肝癌、乳癌、胃癌、大腸直腸癌、卵巢癌、輸卵管...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杜元坤
杜元坤盼一年後實現異體膝軟骨再生移植臨床紀錄
2021-04-25/
記者 王柏豪
今(25日),全台第一位通過「特管法」核准執行「膝軟骨細胞層片」醫師--醫界人稱「杜老爺」的杜元坤醫師,發表了臨床治療執行滿週年的成果。杜元坤醫師團隊自去年(2020)5月迄今,不到二年完成收治32位病人,已遠遠超越日本,締造了世界最多膝軟骨再生醫療收案紀錄,並有多位患者在6個月內回復正常生活,達到幾近完整治癒成果。(圖說:高雄長庚醫院骨科關節重建科李炫昇教授是引進日本自體軟骨移植技術的第一人。)...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細胞治療
再生醫學
2021年Q1細胞治療熱!全球募資破37億美元、8家IPO
2021-04-24/
記者 吳培安
近(22)日,中國醫藥魔方PharmaInvest數據庫,統計2021年第一季(Q1)募資報告出爐。據統計,此季度細胞療法領域的募資共約40件、總募資金額超過37億美元,領域主題則以T細胞療法最為炙手可熱。在此季度的融資件數中,以T細胞療法公司的融資件數最多(37%),其次為幹細胞療法(19%)、自然殺手細胞(NK,14%)、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9%),其他還有巨噬細胞、樹突細胞、骨髓細胞、...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細胞概念股產業高峰會
再生醫學
細胞治療
路迦、啓弘、瑞寶生醫、富禾生醫 共築細胞治療、CDMO產業鏈
2021-04-23/
記者 吳培安
今(23)日,由元富證券、環球生技雜誌主辦的生醫產業趨勢暨企業投資論壇––第二場「細胞概念股產業高峰會」,除了邀請2位投資與市場鑑價專家,也邀請到路迦生醫總經理唐稚超、啓弘生技董事長阮大同、瑞寶生醫總經理林彥良、富禾生醫總經理李建謀等4家業者,分享他們切入細胞治療的發展策略。*路迦生醫總經理唐稚超 路迦生醫(6814)於去(2020)年底登錄興櫃,主攻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培養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細胞治療
投資
市場趨勢
羅敏菁
陳淑珍
全球細胞治療併購翻倍成長!台灣如何站上國際舞台?
2021-04-23/
記者 彭梓涵
今(23)日,由元富證券、環球生技雜誌主辦的生醫產業趨勢暨企業投資論壇––第二場「細胞概念股產業高峰會」,邀請黑木投資合夥人羅敏菁、華淵鑑價副總經理陳淑珍,以投資與市場分析角度,分享台灣細胞治療市場新契機。 (攝影:環球生技)黑木投資合夥人羅敏菁以「臺灣細胞治療市場新契機」為題分享,羅敏菁表示,全球細胞治療發展已有20-30年歷史,目前可分再生醫療組織修復或重建、遺傳性疾病...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免疫抑制劑
子宮內膜癌
收購Tesaro開花結果! FDA批准GSK特定基因子宮內膜癌免疫療法
2021-04-23/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22日,葛蘭素史克(GSK)宣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加速批准其開發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Jemperli(dostarlimab-gxly),治療復發或晚期且有dMMR(錯配修復基因有缺陷)遺傳異常的子宮內膜癌患者。 該療法是繼2019年默沙東(MSD)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Keytruda,獲FDA批准治療子宮內膜癌後,該適應症第二款免疫檢查點療法,同時也是首個針對子宮內膜癌特定基因...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再生醫學
細胞治療
瑞寶生醫
瑞寶生醫林彥良:法規明確+政府支持 再生醫學自然水到渠成
2021-04-22/
記者 吳培安
瑞寶生醫是由「電子五哥」中最積極投入再生醫學發展的仁寶集團所創立,其發展主要聚焦在癌症免疫療法的開發及幹細胞再生醫學。截至目前為止,瑞寶生醫已和北、中、南共5家醫院合作,將自體免疫細胞中的細胞因子誘導行殺手細胞(CIK),用於實體癌第四期的治療。瑞寶生醫在成立的四年內,陸續獲得細胞製備場所(CPU)認可、優良人體組織操作規範(GTP)審驗合格,現也正在建構國內第三家工廠,其以PIC/SGMP等級的...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肺癌
細胞療法
表觀遺傳學
《Nature》子刊:臺大醫肺癌新研究 去甲基化藥物+特殊T細胞精準殺癌
2021-04-22/
記者 吳培安
今(22)日,由臺大醫院內科部醫師蔡幸真帶領的研究團隊,發表其在12日刊登於知名學術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的突破性成果。他們透過結合DNA去甲基化藥物、以及人體內的特殊免疫「伽瑪-德爾塔(γδ)T細胞」,找出治療肺癌的新策略,未來極有希望應用在臨床治療上。 研究團隊解釋,γδT細胞是一種介於先天與適應性免疫系統的免疫細胞。它...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再生醫學
細胞治療
啓弘生技
啓弘生技阮大同:複雜體外培養、基因改造為國際主流 盼政府擬長遠政策
2021-04-22/
記者 巫芝岳
成立於2016年的啓弘生技,是臺灣第一家以生物製劑為題、提供藥物品質暨生物安全檢測服務的公司。除提供高效率、高品質的客製化檢測服務,近年來也因應全球基因暨細胞治療市場崛起,提供GMP等級病毒載體生產服務。台灣目前再生醫學相關法規中,明確規定的是特管法,允許業者在自體細胞治療領域、未經複雜的繁殖或基因改造程序時,可進行醫療的行為。啓弘生技董事長阮大同表示,相對於國際沒有類似特管法的國家,優點是在特管...
第一頁
上一頁
58
59
60
61
62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