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檢測、治療、追蹤到照護 醫療科技如何革新商保?

2023-12-27 / 記者 李林璦
新興醫療科技對健保來說或許是一個甜蜜的重擔,多位專家在2023年BTC上呼籲,期許商業保險為創新醫療科技產品落地打開另一扇窗。事實上,近年已有普生結合富邦人壽、行動基因與慧智基因攜手國泰人壽、慧康生活科技鏈結南山人壽等多項創新保單產品推出。本刊也獨家揭密創新醫療科技廠商與商業保險結合時需注意的眉角。撰文/李林璦在2023年的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中,多位專家提到,不應把所有新興醫...

健保新醫療給付智囊─HTA 2024元旦正式上路

2023-12-27 / 記者 李林璦
2024年1月1日,健保署「台灣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專責辦公室」正式揭牌,將目前由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執行的醫療科技評估(HealthTechnologyAssessment,HTA)和醫療科技再評估(HealthTechnologyReassessment,HTR)工作,擴大協助專責辦公室相關業務,長遠目標是希望4年內能邁向成為如英國NICE般獨立行政法人單位。撰文/李林璦「台灣健康政...

未來醫療新「保」典!?

2023-12-27 / 記者 李林璦
創新醫療產品從研發、臨床試驗到取證披荊斬棘,但取證後,另一個挑戰又開始……。臺灣醫療、健保制度號稱世界第一,創新醫療卻與民眾距離咫尺天涯,投身研發的廠商無法落地醫院叫苦連天!2024年,健保多項政策革新將啟動,近年商業保險與創新醫療產品結合的喜訊頻傳,創新醫療新荷包有解方?!本刊為您拆解創新醫療技術落地從哪方著手!責任編輯:李林璦採訪整理:李林璦、巫芝岳撰文:李林璦、巫...

資誠周筱姿:「保險給付」為檢測診斷商持續收費模式關鍵

2023-11-29 / 記者 吳培安
今年,資誠發布《精準檢測、預防、診斷發展現況與趨勢》臺灣篇報告,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針對全球精準檢測、預防及診斷產業標竿案例及國內廠商問卷分析,彙整出檢測、預防、診斷三大次產業廠商的商模關鍵。資誠生醫產業主持會計師周筱姿指出,檢測及診斷廠商投入目標市場應儘速建立可持續的收費模式,其中產品獲健康/醫療保險給付是關鍵。 臺灣立基科研及體外診斷數位化與AI帶動新商機 資誠指出,生醫科技數十年來一直是臺...

智慧醫療發展白熱化!數位新創齊發聲:籲政府建商轉資料平台、橋接商業保險

2023-08-29 / 記者 彭梓涵
今(28)日,2023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2023BTC)一連三日展開,第三場議題「智慧健康開創生醫新契機」,綜合討論由衛福部薛瑞元部長主持,特別邀請國發會高仙桂副主委、數位發展部葉寧常務次長加入與談,現場包括安克生醫、慧康生活科技、雲象科技醫療新創代表,紛紛提出公司當前挑戰與建議。 數位部、國發會重隱私權將修個資法、推健保資料專法 數位部次長葉寧首先表示,現今資訊系統儲存與傳輸的資料...

智慧醫材難落地! 健保署、食藥署、藥廠、保險業者共探加速機制

2023-08-17 / 記者 巫芝岳
今(17)日,由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TAIDHA)和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共同主辦的「2023數位健康產業政策前瞻研討會」,首先以「建立創新醫藥材市場准入機制」為主題開場,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食藥署醫粧組簡任技正吳亭瑤,以及賽諾菲台灣公共事務暨市場准入處處長WilliamTsai等專家的演講,以及TAIDHA理事曾惠瑾主持的綜合討論下,從健保、商業保險、監管角度探討智慧醫療產品落地問題。TAI...

新創「投資報酬率」成納入保險關鍵!

2023-01-30 / 記者 李林璦
今(30)日,臺北醫學大學生醫加速器(TMUBioMedAccelerator)舉辦首場「市場導入策略工作坊」,詳細說明其與比翼生醫加速器(BEAccelerator)合作舉辦的TMUXBE計畫將如何幫助新創進入國際市場,邀請到北醫人體研究處人研長宋賢穎、北醫數據處數據長許明暉分享北醫豐富的臨床試驗資源,以及美國醫療科技新創公司Aledade的風險投資負責人陳懷平、日本新創INOPASE共同創辦人...

跨越保險給付難關! 多元檢測商業化重「彈性」

2022-08-31 / 記者 巫芝岳
ChrisBernard曾擔任癌症診斷新創公司OncogenesisInc.執行長、開發多元檢測的CuretisUSAInc.執行長等職位,也曾在ZoetisInc.、MetabolonInc.、HologicInc.等知名診斷大廠擔任過高階主管,擁有長達27年的分子診斷領域經驗。今(2022)年3月,在瑞磁生物科技集團(AppliedBioCodeInc.,上市名稱:ABC-KY)延攬下,Ber...

美首次針對1億人三大醫療保險支出分析 「區域差異」助未來政策制定

2022-07-21 /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20日,一項由耶魯大學、史丹福大學、達特茅斯學院一項研究,首次針對美國醫療三大保險: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和私人保險(privatelyinsured)的支出變化,進行全國1億人支出分析,數據顯示,三種醫療保健支出存在很大差異,但並未有任何地區,三種資助都同時偏低或偏高的情況。相關研究已發表在《JAMANetworkOpen》期刊上。 這項研究分...

迎戰健保支出連年成長!臨床數據、差額負擔、藥價調查政策大剖析

2022-04-18 / 環球生技
今(18)日,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主辦「2022生醫創新論壇」,邀請到北醫大數據處臨床數據中心主任徐之昇、衛福部健保署企劃組組長王宗曦、藥師公會全聯會諮詢顧問陳尚斌,分別從臨床數據分析、藥價差額負擔、藥價調查政策等方向,探討價值導向與健保藥品的支付政策。 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麥斯致詞表示,去(2021)年11月17日,健保署公告了最新的一次藥價調整,共計調降6,564項與調升81項,平...

醫療/長照科技異業結合 保險、信託 「InsurTech」添產業金源?!

2022-03-24 / 記者 巫芝岳
隨著醫療科技、長照產業持續成長,國內業者不斷探尋新商業模式;其中,與金融/保險業結合,頗具成為新藍海市場的潛力。近日,保險、信託專家在國內遠距醫療平台業者「醫聯網」舉辦的發表會中,分享了結合健康感測器等技術的「保險科技(InsurTech)」,以及透過異業合作,讓民眾規劃養老金多了項選擇、照護業者也不用僅仰賴政府長照資金發展的「安養信託」。「保險+科技」新型態結合健康感測、遠距醫療平台應用多清大計...

後疫情健康新商機! 遠距看診、「健康管理外溢保單」正興起

2022-02-16 / 記者 巫芝岳
今(16)日,醫聯網與南山人壽共同舉辦線上記者會,發表其去年底進行的「2022國人健康行為大調查」,指出國人在遭逢新冠疫情後,對於以數位化方式尋求健康協助(如:遠距醫療)、加強醫療險等行為,都有顯著成長;九成民眾願意使用數位健康平台詢問醫師、過半數民眾對有「健康管理回饋機制」的外溢保單感到有興趣。該民調在去年10~11月間進行,以職場族群為目標,年齡層多集中於30-50歲間。眾匯智能健康執行長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