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F頒首屆「吳火獅醫學獎」 台大楊鎧鍵、曾士傑、成大吳偉立獲獎

2021-12-15 / 記者 吳培安
今(15)日,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TBF)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年度講座發表會,除邀請13位傑出生技醫藥學者發表年度專題演講,也在會中頒發首屆「吳火獅醫學獎」。 首屆的3名得主,分別為:台大醫學院藥理研究所副教授楊鎧鍵,成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暨研究所助理教授吳偉立,台大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曾士傑,由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頒獎。 楊鎧鍵致力於內質網蛋白TXNDC5在肺臟及其他器官纖維化病理...

羅氏旗下基因泰克投6億美元 攜Novome開發發炎性腸道症口服微生物療法  

2021-11-12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1日,羅氏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宣布與臨床階段公司NovomeBiotechnologies,以逾6.05億美元的交易締結多年合作關係,共同投入一種由海藻成分調控的口服基因工程微生物療法,為發炎性腸道症(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帶來創新治療曙光。 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多個基於IBD治療的目標項目,Novome將負責臨床前研究、直至足以...

MD安德森攜手SNIPR Biome 開發CRISPR微生物體療法改善免疫療法

2021-09-14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13日,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與丹麥生技公司SNIPRBiome宣布達成策略合作,聯手推進基於CRISPR的微生物體療法,目標是讓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癌症患者,得以降低免疫相關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adverseevents,irAE)。該合作將結合SNIPRBiome的創新CRISPR療法,與MD安德森的創新微生物體與轉譯研究計畫(PRIME-TR)的專業與能力...

市場首見微生物體療法 韓新創Genome 2700萬美元入股List Labs搶灘CDMO!

2021-09-10 / 記者 劉馨香
近(8)日,韓國微生物體(microbiome)療法開發新創Genome&Company宣布,以2700萬美元收購美國微生物體CDMO(委託開發製造代工)公司ListLabs的60%股份,從而獲得CDMO的能力和確保藥物原料的供應。Genome表示,將透過ListLabs的CDMO能力創造收入,而增加的收入將推動新型藥物的開發,希望最終能吸引投資,建立其他用於微生物體生產的CDMO設施。入...

《Nature》子刊:微生物體代謝物增強CAR-T細胞療法殺癌效果

2021-07-29 / 記者 李林璦
近期(1日),德國馬爾堡大學(Philipps-UniversitätMarburg)、符茲堡大學醫院(UniversityHospitalWürzburg)與英國微生物體公司4DPharma的研究人員發現,腸道細菌Megasphaeramassiliensis產生的代謝物可以讓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更精準地靶向小鼠實體腫瘤。目前4DPharma正將其菌株開發成候...

藥廠、患者齊心!微生物新藥公司4D Pharma攜帕金森氏症患者團體組諮委會

2021-04-20 / 記者 吳培安
昨(19)日,致力於微生物體(microbiome)療法研發的4DPharma,宣布與英國帕金森氏症患者團體Parkinson’sUK合作,共同組成患者諮詢委員會(PatientAdvisoryBoard),使4DPharma在帕金森氏症療法的臨床開發中,也能直接取得患者意見的觀點,也讓面臨治療選項有限的患者對這類議題有所警覺。 4DPharma技術長AlexStevenson表示,P...

微生物體產業起飛 學者跨出校園新創 首重團隊、產品聚焦

2021-01-16 / 記者 李林璦
報導/李林璦 今(16)日,圖爾思生技攜手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舉辦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論壇六以「微生物體新創及創投觀點」為主軸,首次在論壇中帶入新創與創投概念,特別邀請產學研鏈結中心(TaiwanStartupInstitute,TSI)創業加速器執行長楊涵淳、台杉投資生技基金事業處投資經理陳宣甫,分享新創公司的成功法則與分析微生物體學公司的產業發展趨勢。 產學研鏈結中心創業加速器執行...

多體學技術應用:建構微生物資訊銀行、解謎酒精代謝與脂肪肝、淋巴癌代謝流

2021-01-16 / 記者 吳培安
報導/吳培安、李林璦 今(16)日,圖爾思生技攜手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舉辦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論壇四以「多體學技術應用」為主軸,邀請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BCRC)黃建勳研究員、國家實驗動物中心莊曉莉副研究員、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及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蔣恩沛教授,分享在微生物體之多體學技術觀點,以及如何應用到現有的研究領域中。 *培養體學(cult...

成大、長庚、臺大青年學者 從腸道菌解慢性肺阻塞、心血管疾病新療法

2021-01-16 / 記者 巫芝岳
報導/彭梓涵、巫芝岳今(16)日,由圖爾思生技、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合作舉辦的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中,論壇三邀請成大助理教授徐瑋萱、長庚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林稚容、臺大醫院醫師吳偉愷等青年學者,分享他們腸道菌相關的研究中,與微生物胞外泌體、慢性肺阻塞(COPD)、心血管疾病疾病的關連。微生物胞外泌體疾病治療新策略成功大學食品安全衛生暨風險管理研究所徐瑋萱助理教授(攝影/巫芝岳)成功大學食品安...

微生物體臨床應用現契機:抑制大腸直腸癌、降解環境賀爾蒙

2021-01-16 / 記者 吳培安
報導/吳培安今(16)日,圖爾思生技攜手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舉辦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論壇一以「微生物體(microbiome)研究趨勢」為主軸,邀請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孟子青研究員、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江殷儒副研究員,分享他們以微生物體學研究,分別切入大腸直腸癌治療、環境類固醇(steroids)賀爾蒙的研究啟發,以及如何應用到臨床。 *大腸直腸癌患者治療後腸道菌相也回不去?! 孟子...

微生物體走向臨床!吳明賢:精準醫療不可忽視微生物體

2021-01-16 / 記者 吳培安
報導/吳培安今(16)日,圖爾思生技攜手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舉辦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以技術與趨勢為兩大主軸,包含:微生物體(microbiome)研究趨勢、後COVID-19、青年學者會議、微生物技術趨勢、多體學技術運用、微生物新創以及創投觀點等六大主題進行演講。 活動首先邀請到大會主席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介紹微生物體研究沿革,並與聽眾分享當前備受注目的糞菌移植(FMT),以及因糞菌移...

輝瑞2500萬美元投資Vedanta 開發微菌叢新藥、進臨床二期

2021-01-13 / 記者 吳培安
編譯/吳培安美國時間12日,聚焦於將微生物體(microbiome)療法、投入免疫調節疾病治療的臨床階段新藥開發公司VedantaBiosciences宣布,其獲得輝瑞大藥廠(Pfizer)「突破性增長計畫」(PfizerBreakthroughGrowthInitiative)2500萬美元投資,以推動預計在今年啟動的微菌叢新藥VE202,用於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治療的臨床二期試驗。 V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