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分析
- 產業名錄
- 國立臺灣大學 (臺大)

國立臺灣大學 (臺大)
- 英文名稱: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網址:https://www.ntu.edu.tw/
- 發展階段:其他
- 地區: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產業領域
D01學研機構
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1928年創立於臺北市,是臺灣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為中華民國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專院校。前身為大日本帝國九所帝國大學之一的「臺北帝國大學」,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經改制與易名始用現名。
相關文章
百靈佳殷格翰生醫新創獨角獸Grass Roots支持計畫:中國醫、北醫清大、台大、何志煌、安基生技、捷絡生技 6團隊獲選
2022-03-10/記者 巫芝岳
今(10)日,由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主辦的「百靈佳殷格翰生醫新創獨角獸GrassRoots支持計畫」中,經2021年底短短兩個月的收案,從169案件中,徵選出6家獲選單位,分別為:中國醫藥大學佘玉萍副教授團隊、台北醫學大學與清華大學「器官晶片/替身醫療」團隊、台大藥理學研究所楊鎧鍵團隊、安基生技新藥股份有限公司、何志煌博士,以及捷絡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醫藥大...
《Nature》子刊:中研院、臺大共解減數分裂基因互換關鍵機制
2021-01-19/記者 巫芝岳
報導/巫芝岳今(19)日,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團隊發表一項研究成果,成功透過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以分子結構解謎與父母染色體配對相關的酵素「DMC1蛋白」,是如何調控DNA,以達到完美互換的關鍵機制。研究成果14日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DMC1是主要催化父母染色體配對與互換的酵素,可以協助不完美的DNA配對,並達成完美的DNA互換。然而,減數分...
創新農業生技求產學媒合 聚焦:動物生技、保健品開發、智慧農業
2020-10-15/記者 巫芝岳
為了促進國內農業技術創新,及產業與人才的對接,今(15)日,「臺大農業生技卓越創新論壇」在臺大管理學院國際會議廳盛大舉行,包括臺大教務長丁詩同、臺大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林達德、晨暉生技技術長潘子明、奧丁丁集團創辦人王俊凱,皆在會中分享了國內農業生技的前瞻技術發展。該活動由科技部補助農業生技分析與促進辦公室、臺大與中研院細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共同主辦。中研院吳金洌客座講座(攝影/巫芝岳)中研院吳金...
走出研究象牙塔 李百祺匯整臺大18項研發成果 2020亞洲生技展現光芒
2020-08-12/記者 彭梓涵
臺灣因邊境防疫政策、與導入科技防疫奏效,今年7月,舉辦全球第一場,以線上與實體展覽形式的「BioAsiaTaiwan2020亞洲生技大會」。臺灣大學今年打破傳統形象,主動出擊,擴大展區特設「臺大館」,展示18個攤位超過16位教授研發團隊,涵蓋農業、醫藥、醫材、精準醫學、基因檢測、智慧醫療等研發成果,成為生技展會一大亮點。首創產學合作諮詢門診生技展上加速2,000件前瞻專利媒合為期三天的展覽中,產官...
國研院「AI晶片設計驗證平台」攜手臺大、交大研發高速基因定序晶片 較傳統快60倍
2020-06-16/記者 吳培安
今(16)日,國家實驗研究院(簡稱國研院)半導體中心宣布,配合科技部半導體射月計畫及我國人工智慧(AI)系統晶片技術發展,成功開發出「人工智慧系統晶片設計與驗證平台」,讓學界可專注於「人工智慧加速電路」的開發,順利將創意發想轉換成完整的AI晶片。國研院表示,AI晶片設計複雜度極高,須具備許多尖端且艱深的技術,如:大數據分析、深度學習演算法、硬體IC設計實現、晶片驗證與量測等,需耗費大量人力、時間與...
科睿唯安報告:神經科學趨勢集中臨床疾病 北榮、陽明、臺大表現佳
2020-04-21/記者 吳培安
近(17)日,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與全球資訊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發布《神經科學領域之研究前沿分析》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全世界神經科學研究,近半數都集中於「臨床神經學」和「神經相關疾病」,其次是「神經基因學」、「突觸和神經線路」與「整合型神經科學」。科睿唯安表示,此報告透過分析全球神經科學領域頂尖論文和整體發展趨勢,發現以國家而言,被引用數高的論文發表數量最多的是美國...
吉利德抗冠狀病毒藥物有望面世 幕後推手臺大傑出校友楊台瑩
2020-02-05/記者 李林璦
日前(3),美國吉利德公司(GileadScience)研發的抗病毒藥Remdesivir被美國科學家認為有望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並已在通過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評審中心(CDE)申請,將在中國進行三期人體試驗。而主導該藥物研發工作的是一名來自台灣的傑出女性─吉利德製藥執行副總裁楊台瑩(TaiyinYang)。 吉利德製藥執行副總裁楊台瑩,北一女中、台灣大學化學系畢業,擁有臺大化學博士學位及南加州大學有...
中研院、臺大解冠狀病毒關鍵構造 助致命貓傳染病疫苗開發
2020-01-16/記者 巫芝岳
今(16)日,中研院與臺大生物化學研究所發表了針對貓傳染性腹膜炎(felineinfectiousperitonitis,FIP)冠狀病毒的最新研究;研究團隊解開了FIP冠狀病毒細微的分子結構及致病過程,將有助未來疫苗設計、檢測,及治療方法的開發,論文於1月3日刊登在國際期刊《PNAS》。該研究不但讓人類對這項死亡率高、目前無藥可醫的貓傳染病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未來也有望幫助其他如嚴重急性呼吸道症...
敏盛醫療回饋臺大 捐贈修建護理系館
2019-12-24/記者 劉端雅
今(24)日,敏盛醫療體系與國立臺灣大學舉辦簽約儀式,敏盛以實物捐贈之方式,於臺大學院之校地興建護理系校舍乙棟計,估計五年內完工,並將以「敏盛護理健康大樓」命名啟用。另雙方將進行醫學/護理領域之產學合作計畫,提升台灣醫學及護理學界、研究人才與產業界之創新能量。敏盛醫療體系總裁楊敏盛、執行長楊弘仁、臺灣大學校長管中閔和副校長張上淳出席簽約儀式,並共同簽署。預計新建大樓位置坐落於台大城中校區,基地面積...
臺大與臺大醫院共同研發AI-SWAS–術後智慧傷口追蹤系統
2019-03-13/記者 薛瀹熢
臺灣大學與臺大醫院共同開發「智慧術後傷口追蹤系統(AI-SWAS)」技術平台,建立人工智慧(AI)平台與手機App,可以及時追蹤術後傷口、偵測傷口異常狀況,並提供醫師建議。透過AI-SWAS手機App,病患在家裡就可以使用手機紀錄自己的術後傷口狀況,在固定時間上傳術後傷口照片到AI-SWAS平台,AI平台會以簡訊通知醫師審視照片,並透過AI-SWASAPP回傳處置建議給病患,病患在AI-SWASA...
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國衛院、臺灣大學 攜手啟動臺灣精準醫學基因體定序AI智慧國家大計
2018-07-11/記者 王柏豪
今(11)日瑪莉亞颱風甫遠離的午後,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董事長杜奕瑾、臺大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所長陳信孚教授、亞太生醫矽谷精準醫療旗艦計畫主持人暨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蔡世峰教授,分別代表臺灣於AI人工智慧、精準醫療與基因體定序三大領域最具實力與影響力的團隊,共同簽署三方合作協議,決心要為臺灣開展世界級的智慧醫療研究,要在臺灣基因資料庫的基礎上,建立自主的基因分析模式,為臺灣基因相關疾病的精...
科睿唯安報告:神經科學趨勢集中臨床疾病 北榮、陽明、臺大表現佳
2020-04-21/記者 吳培安
近(17)日,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與全球資訊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發布《神經科學領域之研究前沿分析》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全世界神經科學研究,近半數都集中於「臨床神經學」和「神經相關疾病」,其次是「神經基因學」、「突觸和神經線路」與「整合型神經科學」。科睿唯安表示,此報告透過分析全球神經科學領域頂尖論文和整體發展趨勢,發現以國家而言,被引用數高的論文發表數量最多的是美國...
創業交流8/業師:生技新創甘少苦多 有效經營策略、增加外部連結對接市場事半功倍
2020-12-27/環球生技雜誌
創業交流8/業師:生技新創甘少苦多有效經營策略、增加外部連結對接市場事半功倍中央研究院『生技醫藥轉譯創新發展計畫(TSPA)』於109年12月09日(星期三)於國家生技研究園區C棟國際會議廳舉辦『生技創業的挑戰與展望-交流暨音樂會』系列二,由傑出的青年創業家與大家分享創業的經驗甘苦談,並於演講後安排一場業師座談會,由生技及創投界的重量級業師與聽眾們進行對談,期能為有志於生醫新創的同仁們帶來建議與啟...
臺大光電所黃升龍開發晶體光纖 寬頻光源世界之最
2020-06-30/記者 劉端雅
近日,囊獲兩岸多項創新創業大賽冠軍得主的安盟生技,其非侵入式高解析活體光學影像系統ApolloVue®S100,完成向美國FDA送件申請510(k)醫療器材上市許可。這是目前國際最高解析的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透過儀器,不必切片,只需光照皮膚表皮層,便有機會讓早期皮膚癌得到精準診斷。該核心技術靈魂人物――臺大光電所教授黃升龍,2...
林瓊:DCB攜手台大 運用AI輔助新藥開發
2018-11-30/環球生技
運用人工智慧在醫藥技術領域,尤其是藥物開發領域的應用已然是一個前景廣闊的新興領域,生技中心利用實驗室已建立創新藥物ADMET(吸收、分配、代謝、排洩和毒性)實驗數據建置資料庫,透過與台大資工所曾宇鳳教授合作,開發特定藥物研發ADMET性質之機器學習方法,未來透過AI虛擬篩選,可優化先導藥物篩選、提高先導藥物發現效率。生技中心藥物平台技術研究所林瓊副所長特別接受本刊專訪。
走出研究象牙塔 李百祺匯整臺大18項研發成果 2020亞洲生技展現光芒
2020-08-12/記者 彭梓涵
臺灣因邊境防疫政策、與導入科技防疫奏效,今年7月,舉辦全球第一場,以線上與實體展覽形式的「BioAsiaTaiwan2020亞洲生技大會」。臺灣大學今年打破傳統形象,主動出擊,擴大展區特設「臺大館」,展示18個攤位超過16位教授研發團隊,涵蓋農業、醫藥、醫材、精準醫學、基因檢測、智慧醫療等研發成果,成為生技展會一大亮點。首創產學合作諮詢門診生技展上加速2,000件前瞻專利媒合為期三天的展覽中,產官...
臺大臺日法農技與醫療碩士學位學程 打破教學圍牆培養國際人才
2023-07-25/記者 彭梓涵
臺灣大學與日本筑波大學、法國波爾多大學三校,於2017年協力組成的國際三校農業生技與健康醫療碩士學位學程(GIP-TRIAD),是全國首個橫跨歐亞三國的「三聯學程」。為了實現無國界校園(CampusinCampus)的理念,GIP-TRIAD學生們會以學期為單位,輪轉至筑波大學、臺灣大學、波爾多大學當地學習,目標培養出能觀察全球在醫學、農業及生技領域中未被滿足之需求,並提出解決方案的人才。撰文/彭...
臺大光電所黃升龍開發晶體光纖 寬頻光源世界之最
2020-06-30/記者 劉端雅
近日,囊獲兩岸多項創新創業大賽冠軍得主的安盟生技,其非侵入式高解析活體光學影像系統ApolloVue®S100,完成向美國FDA送件申請510(k)醫療器材上市許可。這是目前國際最高解析的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透過儀器,不必切片,只需光照皮膚表皮層,便有機會讓早期皮膚癌得到精準診斷。該核心技術靈魂人物――臺大光電所教授黃升龍,2...
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與時俱進 為生醫人加值專業知能
2019-07-03/記者 吳培安
2017年,臺大進修推廣學院結合醫藥、生技、工學、管理等不同專業,開辦了「生物科技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PMBM)」,結合「生技醫療」與「管理」,整合了臺灣大學在生物科技有關的重量級師資,以及臺灣具有發展優勢項目的知名產業業師共同授課。PMBM特色與時俱進、符合產業需求,開辦迄今年年額滿,且報考人數仍在逐年成長,非常搶手。撰文、攝影/吳培安 現今生技產業環境變化快速,光是有科學知識和做研究的能力已...
苗栗農改場攜手臺大 「以蟲克蟲」創「天敵」產業
2018-09-28/記者 彭梓涵
2018臺灣生物科技展,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籌備的農科館花草相映,成為生技展中最生機盎然的展區,其中,由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與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江昭皚教授合作的草蛉智慧化飼育系統模型吸引目光,將生物防治之天敵-草蛉的飼育導入自動化系統,並透過感測器與物聯網觀測每個飼育環節,以提高飼育品質與產能,預計明年上半年會進行自動化模組的驗證,最快下半年進入田間釋放。撰文、攝影/彭梓涵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