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GBI International
NEW
Trailblazer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Meet Taiwan’s Pioneer in Parkinson’s Stem Cell Therapy!
新聞集錦
NEW
彰化員榮攜弘光科大 產學合作發展在地特色、智慧醫療;GSK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 獲國家新創獎
生技醫藥
NEW
南台灣5醫院 成立台南抗癌國家隊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4/18《生醫焦點雷達》
2023-04-18/
新聞中心
蓋茲基金會500萬美元投資生技新創經濟日報2023/4/17海外布局收割生技族群今年嗨工商時報2023/4/18〈時碩訪廠〉攻醫療器械新藍海打營運第四支腳鉅亨網2023/4/17綠茵生技5月中旬轉上櫃擴大海外及自製產品布局鉅亨網2023/4/17智慧醫療、人性為本三總重症醫療大樓115年9月完工聯合新聞網2023/4/17缺水怎麼辦?科學家奇想以阿茲海默症「類澱粉蛋白」來過濾海水科技新報2023/...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以色列
細胞療法
臍帶血
骨髓移植
異體細胞
再生醫學
FDA批准Omisirge異體臍帶血細胞療法 加速血癌患者移植後白血球恢復
2023-04-18/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7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宣布批准以色列細胞治療公司GamidaCellLtd.的異體細胞療法Omisirge(omidubicel-onlv),幫助需清除骨髓、接受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12歲以上血癌患者,更快恢復白血球數量,進而減少遭到嚴重或致死感染的風險。此消息公布後,GamidaCell的股價也在當日下午上漲超過50%。 Omisirge是一種一次性靜脈注射的細胞治療產品...
生技醫藥
AACR
癌症
免疫療法
癌症疫苗
AZ、默沙東/莫德納多款聯合療法受矚!浩鼎、巨生醫、精拓展成果
2023-04-18/
記者 劉馨香
全球頂尖的癌症盛會——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2023年年會在4月14日至19日登場,會中眾多學術研究單位、生技公司發表最新研究進展。包括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公布其PD-L1抑制劑Imfinzi用於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NSCLC)手術前與後的輔助治療,效果雖然積極但引發爭論;默沙東(MSD)和莫德納(Moderna)黑色素瘤mRNA癌症疫苗,有效降低復...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投資雷達
04/17《生技股動態》
2023-04-17/
新聞中心
市場觀測:✔北極星藥業-KY(6550)在AACR年會發表代謝療法新藥用於治療肺間皮癌正面臨床第2/3期數據✔國璽幹細胞(6704)4/26起登錄興櫃一般板買賣✔泰宗(4169)偵測癌症之探針組合取得歐洲發明專利 04/17一日漲跌(漲)南光10%、明達醫9.96%、商之器9.96%(跌)益得2.77%、威健生技2.52%、皇將2.04%http://bit.ly/230417bs04/17三大法...
生技醫藥
新聞集錦
遠東生技申請登錄興櫃;默沙東108億美元收購Prometheus 進軍免疫領域
2023-04-17/
環球生技
《臺灣》遠東生技申請登錄興櫃 今(17)日,遠東生技(6886)宣布送件申請登錄興櫃。遠東生技實收資本額2.78億台幣,去(2022)年營收達3.79億台幣,稅前純益1.12億台幣,每股盈餘3.63元。遠東生技主要從事保健食品、生醫試劑的研發、製造及銷售,外銷市場占比73.67%、內銷為26.33%。 《臺灣》漢康生技首項腫瘤新藥獲美IND啟動臺、美臨床 今(17)日,致力於創新腫瘤免疫療法研發的...
生技醫藥
Startup Island TAIWAN
新創
SPH
台灣生技未來: 那些崛起的潛力生技新創
2023-04-17/
新聞中心
2022年,台灣在USBIOStart-UpStadium首次有新創團隊進入決賽。 自2000年代生技產業蓬勃發展以來,除了創立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及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統合醫療產業知識外,政策方面也有5+2產業創新計畫等支援。產業表現持續呈現上升趨勢下,台灣新創生技公司數量也跟著暴增。 生物科技產業也不斷擴展領域,從基本的製藥產業,也開始涉足醫療器材、應用生物科技以及健康福祉等領域。根據2...
醫療科技
仁寶
搶頭香!仁寶首款國人自製射頻消融系統上市、納健保給付
2023-04-17/
記者 李林璦
今(17)日,仁寶宣布,其第一款國人自製射頻消融治療系統(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消融寶(AblatePal)」射頻消融系統,已經於今年3月完成食藥署醫療器材查驗登記,取得產品上市許可,目前已獲得衛福部健保署同意比照現行特材代碼納入健保給付,預計2023年9月1日生效給付。 該技術是仁寶取得工業技術研究院技術授權後,進一步授權開發而成。 消融寶射頻消融系統是利用...
生技醫藥
癌症治療
實體癌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臨床試驗
漢康生技首項腫瘤新藥獲美IND 啟動臺、美臨床
2023-04-17/
記者 吳培安
今(17)日,致力於創新腫瘤免疫療法研發的漢康生技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創新融合蛋白HCB101,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授予新藥臨床試驗(IND)許可,即將展開臺美兩地多地區、多中心、非盲性試驗、劑量探索、首次入人體(first-in-human)的臨床試驗,用於治療晚期實體瘤或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的成年患者。 該研究的目標是評估每週靜脈注射HCB101的安全性、耐受性、藥...
生技醫藥
新冠肺炎
Arcturus
XBB.1.16
COVID-19
新變異株XBB.1.16又起?兒童曝結膜炎新症狀、印度恢復口罩令
2023-04-17/
記者 彭梓涵
隨著國內外COVID-19疫情趨緩,各地的防疫措施也逐漸開放,但近日,各地似乎出現了新一波感染高峰,其中印度COVID-19陽性率就高達27.77%,印度政府也隨即恢復口罩強制令。據了解造成這次感染高峰,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一月底首次檢測到Arcturus變異株中的XBB.1.16子變異,相較先前變異株,此次在兒童感染患者中也出現新的結膜炎(conjunctivitis)症狀。 XBB.1....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4/17《生醫焦點雷達》
2023-04-17/
新聞中心
台耀產品報捷業績躍進經濟日報2023/4/15安特羅腸病毒疫苗7月上市聯合新聞網2023/4/16昱厚鼻噴氣喘新藥獲TFDA核准進臨床二期Gbimonthly2023/4/16電信三雄轉型科技服務業鎖定智慧醫療等解決方案經濟日報2023/4/16永昕眼藥客戶最快本季送日藥證申請MoneyDJ2023/4/14新產能投產+中國銷售增亨泰光全年營收續戰新高鉅亨網2023/4/16默沙東併購免疫公司砸1...
科學新知
陽明交大
仿生
海水淡化
缺水有解 !? 陽明交大研究「阿茲海默症類澱粉蛋白淡化海水」
2023-04-17/
記者 李林璦
近日,陽明交大生命科學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許世宜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可利用阿茲海默症的病因─「類澱粉蛋白」其阻擋鹽離子的特性來傳輸水分子,讓海水達到100%脫鹽的神奇效果,這項技術有望成為海水淡化的創新方法之一。該研究發表在《Small》。 類澱粉蛋白是一種不可溶的纖維性蛋白質,異常堆積在身體器官會造成嚴重疾病,如阿茲海默症。研究人員利用三片類澱粉蛋白組成的奈米微管(nanotube),巧妙地利用蛋...
科學新知
細胞凋亡
癌症
胺基酸
飲食
《Nature》子刊:去除特定胺基酸飲食 啟動腦癌細胞凋亡
2023-04-17/
記者 李林璦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研究人員在動物試驗中發現,神經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GBM)腫瘤細胞對於鐵凋亡(ferroptosis)特別敏感,因此可以透過去除飲食中的半胱胺酸(cysteine)與甲硫氨酸(methionine)兩種胺基酸,來誘發膠質母細胞腫瘤死亡,並增加老鼠的存活率。該研究發表於《NatureCommunications》上。鐵...
第一頁
上一頁
332
333
334
335
336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