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揭曉 中研院、陽交大、磐石、清大、工研院團隊勇奪250萬獎金

2023-09-21 / 記者 巫芝岳
今(21)日,莫德納台灣(ModernaTaiwan)與中央研究院共同舉辦的「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於台北南港舉行頒獎典禮。獲獎的5組團隊分別為:中研院生醫研究中心胡哲銘、陽明交大生醫工所陳冠宇、磐石醫藥、清大化工系宋信文、工研院生醫所鄭淑珍團隊,除了總額新台幣250萬元的獎金外,也將獲得與莫德納一對一業師輔導的資格。本次獎項不但為台灣首屆mRNA前瞻新創獎,更是莫德納在亞洲首次與學研單...

陽明交大發表5尖端技術 齊攻肺病新藥開發、精準診斷

2023-07-30 / 記者 劉馨香
今(30)日,在亞洲生技大會的最後一日,陽明交通大學在國科會舞台區舉辦技術發表會,展現陳冠宇、傅毓秀、李博仁、陳浩夫、黃琤等五位教授實驗室在肺部疾病治療,癌症、細菌抗藥性與心肌梗塞精準診斷等尖端技術,並由陳志成教授分享TAF認證之游離輻射檢驗實驗室的服務。 陳冠宇:器官晶片+動態氣霧高度模擬人體替代動物實驗首先登場的是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陳冠宇,他為了解決藥物臨床前開發流程中,動物實驗成本高昂、犧牲...

昱星攜HCS Pharma、Molecular Devices 共探iPSC類器官篩藥技術

2023-07-28 / 記者 巫芝岳
昨(27)日,昱星生技(LumiSTARBiotechnology)㩦手來自法國及美國的合作伙伴——HCSPharma與MolecularDevices,於亞洲生技大會共同舉辦了焦點座談會,以「推進藥物篩選前沿研究」為主軸,分享如何運用創新的技術與平台,以體外3D類器官模型為基礎,減少試誤導致的資源浪費,縮短新藥的開發時程。會中,昱星執行長張郁芬提到,昱星專注於結合基因編碼...

默克攜手諭泰生技簽MOU 以「器官晶片」開發新一代藥物研發測試平台

2023-06-09 / 記者 李林璦
今(9)日,國際大廠默克(MerckKGaA)宣布,與諭泰生技(PythiaBiotech)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共同運用「器官晶片(organ-on-chip)」技術,模擬人體生理微環境,作為新一代藥物研發測試平台,默克將給予輔導、引薦國際創投資金等資源。此外,諭泰生技也正發展將器官晶片運用於為癌症患者篩選最佳藥物治療方案。 默克集團技術創新和實施副總裁StevenJohnston表示,目...

《Nature》子刊:首個具「心外膜」的迷你心臟類器官

2023-05-30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UniversityofMunich,TUM)心血管疾病再生醫學教授AlessandraMoretti研究團隊,使用約35000個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iPSC)製作出一個「迷你心臟」類器官,解決了先前iPSC無法誘導形成心臟類器官心外膜的問題,並可模擬人體控制心臟心外膜發育的訊號途徑與交互作用,該研究...

從胃細胞分化胰島素!?《Nature Cell Biology》β樣細胞類器官促糖尿病鼠血糖穩定

2023-05-29 / 記者 彭梓涵
近日,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WeillCornellMedicine)再生醫學部和哈特曼再生研究所團隊,發現從人類胃部提取的幹細胞,透過重新編程可分化成分子特徵和功能類似分泌胰島素的β樣細胞,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中可逆轉疾病,這項概念性的研究,有望為第一型、第二型糖尿患者的治療方法提供新的基礎。相關研究已發表在《NatureCellBiology》。 胰島素是調節血糖穩定的主要激素,若胰臟中...

全球器官晶片崛起! 陳冠宇全臺首創人體肺器官晶片

2023-04-15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在2022年底通過「FDA現代化法案2.0」,加速了非動物性替代方案取代臨床前動物實驗的進程,跨國大藥廠也搶先布局,全球器官晶片熱潮一觸即發!在臺灣,也有陽明交大生醫所陳冠宇教授鑽研肺器官晶片,不僅獲得美國IBM長期合作協議,也獲得國內藥廠、醫院的合作計畫,透過與臺灣資通訊(ICT)和半導體優勢逐步整合,激發出器官晶片的應用潛力。撰文/吳培安將人類細胞取出、在微流道晶片上培養而成的「器官晶片」...

美科學家成功創建體外胸腺類器官模型 重現專一性T細胞發育  

2023-03-28 / 記者 吳培安
近(23)日,美國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ofFlorida)的研究團隊,將人類誘導性多潛能幹細胞(iPSC)成功分化成胸腺類器官(organoid),且在體外也具備產生專一性T細胞的能力,讓科學家獲得一項研究胸腺功能、T細胞發育及移植免疫學的突破性工具。這項研究發表在《StemCellReports》。 胸腺是人類免疫系統發育出正常功能的必備器官,它使得T細胞能夠辨別敵我,在對自身細胞...

《Nature》子刊:新型脂肪肝類器官成功建立!助NAFLD尋標靶、篩藥

2023-03-02 / 記者 劉馨香
近(23)日,荷蘭烏特勒支Hubrecht研究所HansClevers團隊,使用人類胎兒肝細胞,開發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新型類器官(organoid)模型,能研究疾病機轉,並利用CRISPR基因編輯建立篩選平台,能夠測試與開發治療NAFLD的新藥。該研究發表於《NatureBiotechnology》。 NAFLD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早期階段,是指很少或不飲酒的人,其肝...

大突破!UCSD首次光電量測 證明人腦類器官移植鼠腦皮層可行性  

2022-12-30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26日,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波士頓大學和沙克研究所(SalkInstitute)的生物電機跨域研究團隊發表最新成果。他們在移植了人類腦類器官(organoid)的老鼠模型中,確定了兩種物種之間的腦組織能夠產生功能性連結,並對外界視覺刺激產生反應。 此外,科學家還使用結合了透明石墨烯和雙光子影像的創新實驗裝置,透過即時量測,證明植入的類器官對視覺刺激的反應,與其周遭的鼠腦組...

加速新藥開發的必備技術:高內涵平台如何幫助iPSC篩藥、器官晶片開發?

2022-11-22 / 環球生技
今(22)日,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攜手香港分子儀器(MolecularDevices),共同於園區內舉辦「台灣高內涵第11屆使用者研討會」,邀請多位生醫產學界專家分享應用高內涵技術平台(highcontentplatform)完成的先進研究實例,凸顯無論是細胞學、器官晶片、藥物篩選系統的數據整合應用,高內涵分析技術都是不可或缺的大數據分析工具。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創服育成中心沈家寧執行長...

iPSC 衍生細胞療法進入新時代! GMP規格自動化高通量擴增系統 一次誘導數千條iPSC

2022-10-22 / 記者 王柏豪
今(24日),與諾貝爾奬得主日本山中伸彌共同發表全世界第一篇人體誘導型多能幹細胞(iPSC)論文的田邊剛士(KojiTanabe),應【臺中榮民總醫院】2022國際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高峰會論壇之邀,親臨論壇分享其所創公司IPeace所開發、當今市場上第一個可同時誘導數千條iPSC的GMP規格自動化高通量誘導/擴增系統,此一製造技術與臨床應用開發相結合,將讓iPSC衍生之細胞療法迅速開啟新時代!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