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檢測微生物夯!法Spore.Bio聚焦工廠汙染品管;亞洲準譯、光稜攻感染症

2024-01-10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9日,法國微生物學新創Spore.Bio宣布,在前種子輪募資中,成功募得800萬歐元(約875萬美元),此次募資是由LocalGlobe領投,加速其突破性技術——即時病原體偵測儀的推進。 Spore.Bio表示,其開發的即時病原體偵測儀的目標場域是在廠房空間內直接使用。該技術利用機器學習模組,快速辨識各種產品的細菌濃度,例如食物、飲料、藥品和化妝品。透過這項系統,品...

17家生醫新創輪番Pitch 再生醫療、數位健康、新藥/疫苗展多元量能

2023-12-15 / 記者 巫芝岳
今(15)日,在生技中心40周年慶祝系列活動第三場中的「產業創新/創業商機交流暨感恩茶會」中,除了5家DCB衍生公司外,亦有17家新創公司登台Pitch與交流。這些公司範疇囊括:細胞療法、數位醫療、微生物、新藥、疫苗、醫美材料、長照科技等領域,顯見台灣生醫新創多元量能。諦瑞生醫開創一種轉化方法,來提高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療法的腫瘤抗原負載,其方法是讓樹突狀細胞(DC)選擇適當的腫瘤抗原,以觸...

北榮臨床驗證 康博醫創濾膜+mNGS高效鑑定敗血症病原體、陽性率82%

2023-07-21 / 記者 劉馨香
今(21)日,臺灣臨床病原體基因檢測開發商康博醫創(MicronbraneMedical)表示,臺北榮民總醫院針對疑似敗血症患者進行的一項臨床研究,證明了樣本經過其專利Devin®血液微生物富集膜前處理和總體基因體次世代定序技術(metagenomicnext-generationsequencing,mNGS),比傳統的血液培養,以及未搭配過濾膜的mNGS方法,能更高效率且準確地鑑定病原...

奈米脂質載體、端粒生物學助RNA療法開發 貝克曼庫爾特、安鑫秀RNA製程優化解方

2023-07-17 / 記者 吳培安
近(12)日,美商貝克曼庫爾特(BeckmanCoulterLifeSciences)與圖爾思生技共同舉辦「mRNA的新篇章:釋放基因醫學的潛力」分享會,邀請到予宇生技董事長暨總經理蔡翠敏、美商貝克曼庫爾特領域應用科學家EylotLam、安鑫生技資深研究員沈冠印、臺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科暨研究所助理教授曾紀綱,分享mRNA療法在藥物開發中的關鍵角色,以及改善製程與產品放大的實務經驗。 圖爾思生技董事長...

《Nature》美科學家揭綠膿桿菌感染轉急性關鍵RNA 可望成檢測、治療標的

2023-06-15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5月24日),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的團隊,在常見細菌「綠膿桿菌」(Pseudomonasaeruginosa)中,發現其透過一種「小RNA」(sRNA)來控制在人體中感染模式的機制,未來可望成為檢測的生物標記(biomarker),讓病人發生嚴重感染前及早治療,或是成為輔助抗生素療法的新標靶。這項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綠...

首款「口服」糞便微生物體療法獲FDA批准!Seres攜手雀巢今年6月美加上市

2023-04-27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6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宣布,批准SeresTherapeutics與雀巢健康科學(NestleHealthScience)的口服微生物體療法Vowst(SER-109),可用於預防18歲以上、曾接受過抗生素治療的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症(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CDI)患者復發感染,預計於今年6月上市。FDA指出,這是首款獲批的口服糞便微生物...

台灣微生物體研究從微觀到巨觀! 生化機制、酵母菌演化到演算法預測物種互動

2023-01-07 / 記者 劉馨香
今(7)日,圖爾思生技攜手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舉辦第七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特別邀請到中興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黃介辰、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特聘教授謝志豪、中央研究研究員蔡怡陞,分享從微生物的生化機制探尋生命起源、以演算法預測微生物菌叢變化,以及臺灣野生釀酒酵母菌的演化。 黃介辰:從微生物探生命起源在外星殖民有望!?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黃介辰分享,生命的起源為何,一直分為兩派理論,其一是,主張...

sRNA定序數據庫、口服肉鹼耐量試驗 促精準治療、飲食

2023-01-07 / 記者 彭梓涵
今(7)日,「第七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成大醫院楊燿榮醫師、台灣大學阮雪芬教授、台大醫院北護分院腸胃科主治醫師吳偉愷,各自分享嬰兒早期腸道菌相如何影響成年後健康、與腫瘤微環境中的微生物表現、腸道菌代謝物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等研究,以達精準治療、精準飲食。 楊燿榮:雙歧桿菌、乳酸桿菌表現可做嬰兒腸絞痛、異位性皮膚癌Biomarker 楊燿榮首先分享其研究嬰兒腸道微生物菌群對兒童健康的影響,他表示,...

解特定腸道菌與健康關聯! 吳明賢率臺大尋NASH解方、傅靜遠領荷蘭16萬人微生物體計畫

2023-01-07 / 記者 巫芝岳
今(7)日,「第七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中,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教授(MedicalCenterofGroningen)傅靜遠兩位微生物專家,先後分享了臺大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微生物相關療法研究,以及荷蘭涉及16多萬人的大型微生物體計畫,如何分析出解特定腸道菌與健康、環境的關聯。吳明賢:運動、營養補充、手術改變腸道菌相!臺大團隊揪特定菌種可望治NASH臺大醫院...

國際微生物大師現身!Rob Knight、于君 微生物體掌握癌症精準檢測先機

2023-01-07 / 記者 李林璦
今(7)日,圖爾思生技攜手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舉辦第七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特別邀請到地球微生物體計畫(EarthMicrobiomeProject)與美國人腸道微生物計劃(AmericanGutProject)的共同主持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教授RobKnight,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于君,兩位國際級微生物專家現身,與大家分享微生物體與人體癌症、阿茲海默症的關聯。 地球微生物...

Johns Hopkins團隊揭腦癌、血癌表觀遺傳調控新機制

2022-12-26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22日,約翰霍普金斯醫院(JohnsHopkins)研究團隊,從原生動物研究中得到啟發,進而找出人類細胞中兩種與表觀遺傳學修飾相關的酵素及甲基化標靶。缺乏這兩種酵素或是發生突變,可能與腦瘤、血癌或是罕見遺傳性神經退化疾病——Kleefstra症候群有關。這項研究發表在今年11月的《Epigenetics&Chromatin》。 帶領此研究的通訊作者、約翰霍普...

《Nature》愛不愛運動 由腸道微生物決定

2022-12-26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賓州大學(UPenn)佩雷爾曼醫學院(Perelman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團隊發現,腸道中的微生物可能會影響運動的意願!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所分泌的代謝物會刺激神經元,進而提高大腦中多巴胺濃度,讓實驗動物提高運動表現。該研究發表於《Nature》。運動會引起大腦神經化學變化而帶來刺激性快感,為了瞭解為何有人喜歡運動、有人不喜歡,賓大微生物學家ChristophTha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