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磁機械深腦刺激術 首創真正「無線」活化腦神經

2022-12-07 / 記者 劉馨香
今(7)日,陽明交大電機學院生醫工程所江柏翰助理教授研究團隊,利用磁場以及奈米技術,成功開發真正的「無線」刺激腦神經,為全世界第一個成功做到「不需要基因轉殖的磁機械深層腦刺激」(transgene-freemagnetomechanicaldeepbrainstimulation)的研究團隊,未來有望能夠應用於治療阿滋海默症、原發性顫抖症、自閉症或其他需要調控深層腦神經的疾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自...

施振榮推遊戲防老 陽交大3年研究:麻將、體感電玩改善身心、靈活腦力

2022-11-28 / 記者 劉馨香
陽明交大自2019年啟動「遊戲防老」多年期的創新研究計畫,希望透過電玩遊戲軟體翻轉老化與預防失智。今(28)日,陽明交大表示,經過三年的研究探討,證明麻將電玩遊戲和體感遊戲,能強化身心功能與腦結構。此項「遊戲防老」研究計畫,是在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引薦下,由陽明交大與電玩遊戲軟體業者鈊象電子、彩得線上娛樂,以及智榮基金會共同執行。研究發現,透過麻將電玩遊戲的訓練,長者感受到自己的判斷力與反應力皆逐漸提...

慢性疼痛負面情緒致因!陽交北榮揭杏仁核中央區特定神經機制

2022-11-15 / 記者 劉馨香
今(15)日,陽明交通大學連正章特聘教授與臺北榮總王署君研究團隊發現,慢性肌肉疼痛小鼠模型中,大腦杏仁核中央區(centralamygdala,CeA)一種特定類型的神經細胞過度活化,可能是慢性疼痛與負面情緒相關聯的神經機制。該研究有助於我們了解慢性疼痛與行為、情緒之間的互相影響,並提供對於疼痛過度敏感的可能治療方向,研究發表於《eLife》。連正章表示,為什麼慢性疼痛往往會引發負面情緒,是一項疼...

Precisis腦部電刺激微創醫材治癲癇 獲歐盟CE認證

2022-09-26 / 記者 劉馨香
近(23)日,德國公司PrecisisGmbH宣布,其開發用於治療癲癇的微創神經刺激系統EASEE,獲得歐盟CE認證,適用於成年癲癇患者。此批准為頑固型局部癲癇(focalepilepsy)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項。儘管許多癲癇患者可以透過藥物治療,但大約有30%的患者療效不彰,可能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能找到有效的替代方法,而EASEE將讓這些患者可以在早期階段就接受治療。Precisis將EASE...

鈦隼攜醫材經銷商Medtreq 腦手術機器人進軍中東、埃及

2022-09-09 / 記者 劉馨香
今(9)日,鈦隼生物科技表示,已與國際醫材經銷商MedtreqMedicalEquipment正式簽訂獨家代理合約,將鈦隼的自動腦部手術導航機器人NaoTrac,導入中東和埃及市場。鈦隼表示,與Medtreq建立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會擴展NaoTrac的銷售至阿拉伯波斯灣地區、約旦、埃及、及其他中東國家;此外,Medtreq也在菲律賓設有分公司,負責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NaoTrac...

阿茲海默症治療大盤點 143種藥物172項臨床試驗開發中

2022-09-04 / 記者 劉馨香
阿茲海默症是全球性的健康危機,卻也是藥物開發領域中難以攻克的領域。根據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Association,AA),分析全球臨床試驗資料庫ClinicalTrials.gov在2022年1月25日之資料,開發中的阿茲海默症藥物共有143種,分布於172項臨床試驗。就藥物的目標分類,疾病緩解治療(Disease-modifyingtherapy,DMT)占大多...

BrainsWay憂鬱症第二款穿顱磁刺激 獲美FDA批准

2022-08-31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29日,以色列神經刺激療法公司BrainsWay宣布,繼2013年第一款深層穿顱磁刺激(deep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dTMS)設備(H1線圈),獲得美國FDA批准治療重度憂鬱症近十年後,另一款dTMS設備(H7線圈)又獲批准治療重度憂鬱症和焦慮性憂鬱症(anxiousdepression)。BrainsWay的深層穿顱磁刺激技術,是透過安裝在頭盔...

人腦如何建立記憶?《Nature》解密兩種細胞活化為關鍵

2022-03-14 / 記者 李林璦
近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神經疾病與中風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ofNeurologicalDisordersandStroke)研究發現,大腦中有兩類細胞影響人類記憶的建立、儲存和提取,這項研究未來有望可以應用於開發治療阿茲海默症等記憶障礙疾病的新療法。該研究發表於《NatureNeuroscience》。 此項研究是獲美國總統歐巴馬於2013年提出「使用先進創新神經...

《Cell》子刊:研究首揭鹽分讓大腦下視丘活躍、血流減少機制

2021-11-14 / 記者 劉馨香
近(2)日,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GeorgiaStateUniversity)在《CellReports》發表研究,首次揭露在大腦深處神經元活動與血流之間的關係,以及大腦如何受到鹽份攝入的影響。研究發現,攝入鹽分會使下視丘活躍,此時該區域血流量反而減少,造成缺氧的微環境。通常當神經元活躍時,該區域血流量會迅速增加,這種關聯性稱為神經血管耦合(neurovascularcoupling)或是功能性充...

《Nature》子刊:全球首揭!年輕到衰老 小鼠大腦代謝物圖譜

2021-10-18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5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avis)研究人員發表了全球首個「小鼠大腦代謝物圖譜」,該圖譜包含了雄性與雌性小鼠,從青春期到成年期,再到老年期,不同年齡的10個大腦區域中1,547種代謝物分子。該研究發表於《NatureCommunications》。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基因體中心西岸代謝體學中心主任OliverFiehn表示,這是全球最大的大腦代謝體分析,其中涵蓋的1,547種代謝物...

700臺灣人認知研究登《Nature》子刊 揭特定大腦功能隨年齡提高

2021-08-20 / 記者 劉馨香
昨(19)日,葡萄牙里斯本大學(UniversityofLisbon)與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University)團隊,在《NatureHumanBehaviour》發表一篇以702位58-98歲臺灣人為對象的研究,指出一些關鍵的大腦功能(導向性和執行抑制功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提高,此現象至少持續至70多歲。該研究成果挑戰了心智能力隨年齡廣泛下降的觀點。研究者表示,隨年齡增長,人們...

《Science》揭免疫力新來源 腦膜免疫細胞來自顱骨!

2021-06-04 / 記者 劉馨香
近(3)日,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團隊發表兩項新研究於《Science》,首次發現腦膜中的許多免疫細胞,其實來自顱骨骨髓,且透過骨頭中的特殊通道直接抵達大腦,這些細胞來自以前從未被發現的新來源。 研究發現,這些顱骨衍生的免疫細胞致力維持大腦的健康,反而少數來自血液循環的免疫細胞,較易引起發炎反應,這可能解釋了免疫系統既幫助大腦免受感染,又可能引發免疫性疾病的雙面性質。 稍早的今年1月,病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