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新聞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商機媒合
查找廠商
MIT BIO
人物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公告
產業新訊
公司報導
生醫永續(ESG)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亞洲生技大會
台灣醫療科技展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雜誌
買書
Podcast
本刊公告
生技名人錄
名人專欄
李伯璋專欄
李伯璋專欄
專欄:李伯璋
署長/衛福部中央健保署
李伯璋,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為著名外科醫師,曾任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院長,擔任醫師期間鑽研移植領域並推動器官捐贈。
共發表 12 篇文章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健保
李伯璋
HFNC氧療 健保給付
2021-06-18/
專欄:李伯璋
李伯璋、賴昭翰、黃彥達/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成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因應治療COVID-19患者所需,國際經驗及實證顯示,高流量鼻導管(High-FlowNasalCannula,簡稱HFNC)治療可提供病患穩定的氧氣濃度,為具效益之治療方式。健保署已於六月十日公布新增「經鼻高流量濕化氧氣治療」申報代碼,在健保署共擬會議未核定之前,針對COVID-19重症病人治療給付費用回溯自一一○年五月一日...
專家觀點
健保
李伯璋
李伯璋:善用防疫綠色通道 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
2021-06-18/
專欄:李伯璋
疫情延燒迄今,民眾持健保卡、透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可進行口罩預約,它也為防疫建構「綠色通道」。近期疫情升溫,健保署透過這條通道,讓民眾可快速查詢自身「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短期內又將提供疫苗注射預約。近期疫情嚴峻,由於原篩檢結果通報程序繁複,導致延遲通報,為了讓大家更即時掌握篩檢結果以防止疫情擴散,指揮中心指示,自五月廿二日起改為透過健保系統上傳篩檢結果,並於「健康存摺」呈...
專家觀點
李伯璋
李伯璋:務實面對醫院財務報表
2021-04-15/
專欄:李伯璋
健保署日前(3月30日)公佈一○八年領取健保費用超過二億元以上的二二三家醫療院所財務報告。本人身為健保署長,應對健保財務管理現況及未來改革規劃提出說明。一○九年健保醫療服務申報點數為七六六四億點,與國發會核定的總額七○一二億元,若以一點一元計,差距六五二億點。健保署各分區業務組與相關醫院建立「斷頭、攤扣」自主管理機制來管控,最後核定點數調節為七一三六億點,與總額儘量接近,點值也由○.九一五元成為○...
專家觀點
健保
李伯璋
李伯璋:負擔公平 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2021-01-11/
專欄:李伯璋
撰稿:李伯璋/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原文刊登於聯合報)為兼顧財務平衡及保障弱勢,衛福部長陳時中將健保費率由4.69%提高至5.17%,89萬名企業主負擔年增193億元,政府支出年增230億元,原本接受政府全額補助約126萬民眾,保費仍由政府負擔。但這樣的保費收入依然無法平衡持續成長的醫療費用支出,必須有財務管理配套,善用大家付出的健保資源。重大傷病時就發現健保可貴健保財務概念是每年有醫療支出總額,醫...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健保
李伯璋
李伯璋:2021—遠距醫療健保給付元年
2021-01-10/
專欄:李伯璋
李伯璋於2016年5月20日起,就任健保署署長至今,為目前為止在任時間最長的健保署(舊制為健保局)領導者,上任後積極推動醫療分級相關政策。李伯璋過去曾任國立成功大學教授、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院長,並兼任財團法人器捐中心董事長,擔任外科醫師期間,也極力鑽研移植領域,推動器官捐贈。曾獲2013年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醫療典範獎」、2017年第27屆醫療奉獻獎之特殊貢獻獎、2019年臺北市電腦公...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健保
李伯璋
健保署長李伯璋:健保大數據運用AI 推動數位健康
2020-11-16/
專欄:李伯璋
李伯璋/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原文刊登於聯合報)全民健保開辦25年,累積高價值巨量醫療數據資料庫,過去很多學者藉此發表論文,但很多人也批判資料格式不一,像是由垃圾堆找鑽石。邁向AI大國指日可待國發會自前年起提供資源,在健保署建置「健保AI工作室」,讓醫、學、產業界在確保個人資料不外洩的前提下,開啟國內醫療相關人工智慧(AI)計畫,許多來自醫學中心的教授及其團隊參與。健保署最近舉辦「全民健保資料人工智...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健保
李伯璋
李伯璋:務實面對 醫療生態的人性
2020-07-30/
專欄:李伯璋
李伯璋/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原文刊登於聯合報)當醫師也有40年,在健保署長職務已經過了4年,「健保不倒、台灣不會好」,一物兩面,凡事正向思考,就能感受到健保是給予民眾健康權的磐石。健保會每年與醫界協商健保總額費用支出,民國108年保費收入6226億元,支出6563億元,醫療點值都小於1點1元,超額支出(大約5%)也由醫院吸收,就是所謂斷頭。醫院經營成本配合薪資結構及物價波動調整,是合理的正成長,但...
專家觀點
健保
李伯璋
健保開源節流!李伯璋:大數據「讓錢花在刀口上」
2020-03-28/
專欄:李伯璋
報導/巫芝岳今(28)日,衛福部中央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在由國衛院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的「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中表示,健保大數據經加值應用後,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重複檢驗支出,也能在評估癌症治療效果後,完善調整給付項目,讓健保「錢花在刀口上」。李伯璋表示,健保在癌症病人的支出中,檢驗費用佔最大比例,然而許多檢驗可能是在病人轉換醫院時重複進行的,若健康數據能以雲端等科技完善傳送,就能減少不必要...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健保
李伯璋
健保署長李伯璋:資源用於刀口 健保責無旁貸
2017-12-19/
專欄:李伯璋
李伯璋/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原文刊登於蘋果日報)全民健保上路已22年,即使今年最新民調顯示國人對整體健保的滿意度達85.8%,來到歷史新高,各國對於台灣醫療支出僅佔GDP的6%,更是訝異我們如何操作。但我們知道,醫界這兩年來對健保的滿意度只有3成,目前醫療體系更如同「血汗醫護」工廠,更像是「醫界太陽花」的未爆彈。台灣健保是單一保險人制度,透過總額預算運作,醫界是苦不堪言,但是大多數台灣民眾被健保呵...
人物專訪
特色文章
人物
李伯璋
腎臟移植
洗腎
醫療奉獻獎
李伯璋/推動器官捐贈 讓利他變捨得
2017-09-07/
專欄:李伯璋
專訪╱聯合報醫藥記者劉嘉韻(元氣網提供)健保署十七樓署長辦公室裡,一幅優雅的表框書法懸掛在最顯眼處。「不要想太多,以平常心努力做事,別人看得到」,這幅書法並非出自名家,也不是摘錄歷史偉人的名言錦句,平實淺白的口語顯示辦公室主人、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從醫數十年來的心境:「凡事一步一腳印、努力做就對了。」「牆上掛的這句話,是我哥哥勉勵我的生命態度。」身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腎臟移植權威,...
專家觀點
分級醫療
健保署
李伯璋
李伯璋:分級醫療,漸進改變
2017-08-30/
專欄:李伯璋
李伯璋/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原文刊登於中國時報)台灣實施全民健保今年邁入第23年,從未有效落實分級醫療。鑑於台灣的醫療體系趨於崩壞,去年蔡政府上台,當時的衛福部林奏延部長和本人積極規畫如何推動分級醫療,其目的在導引民眾就醫習慣改變,並促使各級醫院診所的分工合作,讓民眾獲得更有效率的醫療服務,終在去年底擬訂六大策略及24項配套。推動分級醫療的策略之一是調整部分負擔,有醫界人士認為調幅太低,不具嚇阻效...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李伯璋
分級醫療
李伯璋:推動分級醫療,有開始才有改變的機會
2017-03-17/
專欄:李伯璋
李伯璋/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整理/編輯部蔡英文總統在她的醫療政策白皮書中,曾針對健保實施20年導致醫療體系失衡感到憂心。去年5月20日,擔任中央健康保險署的署長職務,衛生福利部林前部長奏延與我就抱持推動健保改革的決心,要落實分級醫療與轉診制度,感謝現任陳時中部長的力挺,這項在台灣跨時代與跨醫院層級的醫療改革工程陸續執行中,也即將於今年四月中旬全面啟動。對於要推動這項簡單或艱巨的任務,部分醫界人士及...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影音】褚家容:微量生物分子現形!矽基分子開發半導體生醫晶片 檢測新冠快又準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台基盟黃昭熹:解讀基因意義、整合大數據!
法規彈性、善用資源、前瞻技術、國際人才是四大起飛引擎!
郭文娟首創穿刺術OCT影像導引 終結手術「盲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