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分析
- 產業名錄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北醫附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北醫附醫)
- 英文名稱: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 網址:https://www.tmuh.org.tw/
- 發展階段:其他
產業領域
D03醫療院所
簡介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創立於1976年,為臺北醫學大學第一所附設醫院,奠定北醫大醫療體系臨床服務與教學研究雙向交流的基礎。隨著醫療業務持續成長,1994年增建第二醫療大樓,2007年啟用第三醫療大樓,拓展全方位的醫療服務,2010年擴大癌症中心成立癌症醫院大樓,進入個人化治療時代。時至今日,全院病床提升至近800床,同仁人數逾2,000人,躍居臺北東區之醫療旗艦。
主要產品/服務
北醫附醫提供內、外、婦、兒等30個醫療專科以及消化內外科、心臟內外科、整型外科等46個醫療次專科的臨床服務,同時更致力於強化具特色之醫療服務、跨科部整合,成立生殖醫學中心、達文西尖端手術中心、心臟血管中心、乳房醫學中心、影像醫學中心、體重管理中心、脊椎微創中心、聯合檢查中心、國際醫療中心、美容醫學中心、血友病中心以及腎臟病暨腎移植醫療中心等特色醫療,持續精進醫療水準,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除了完整的醫療分科,北醫附醫始終走在醫療的最前線,陸續購置先進設備如360度斷層式螺旋刀、全自動機器人步態行走訓練機、達文西機械手臂;2014年、2015年分別啟用低輻射超速雙源電腦斷層掃描、雷納生機械手臂;2016年引進超高梯次3T磁振影像,並購入第二部的達文西機械手臂、雙向心導管X光機,加上預計建置的精緻質子中心,全力迎向精準醫療的時代。
相關文章
北醫大攜17項技術、13家新創亮相! 助攻創新預防、檢測到治療商品化
2024-07-26/記者 李林璦
7月26日,亞洲生技大展(BIOAsia-Taiwan)揭開序幕,臺北醫學大學也在展會中舉辦開幕,展出從預防篩檢、精準檢測與診斷、疾病治療到癒後照護共17項特色技術,現場更匯集超過13組國內外新創公司,展現北醫在生醫領域的創新量能,並成為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開幕當日,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也特別帶領旗下處長參訪北醫大攤位,深入了解北醫大在AI生醫領域的創新應用發展。北醫大表示,透過參與BIOAsia...
北醫、國泰、臺大、亞東、童綜合醫院 智慧醫療成果亮眼
2022-12-01/環球生技
今(1)日起一連四天,「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盛大展出。國內從北到南多間醫院,皆在展場中大秀智慧醫療成果。 北醫智慧醫療拚創新:AI影像判讀、醫療機器人、智慧輸液系統 北醫附設醫院本次展出「Deep-Lung人工智慧多模影像精準健康平臺」、「君凱捷複合手術導航系統/金榫手術導航機器人輔助系統」、「機器人復健中心」、「智慧輸液給藥系統」等智慧醫療系統。Deep-Lung平台可從單...
全球最大健康數據聯盟OHDSI在臺分會落地北醫!
2022-08-20/記者 吳培安
全球最大的健康數據聯盟——國際觀察性健康資料研究學會(OHDSI),在臺分會正式啟動!今(20)日,北醫大舉辦「臺灣觀察性健康資料研究學會」(OHDSITaiwan)成立大會暨第一屆會員大會,宣布臺灣成為國際OHDSI聯盟74個國家的一員,北醫大林建煌校長、陳震宇副校長、許明暉數據長、管理學院郭乃文院長皆蒞臨見證。 林建煌校長表示,北醫自2019年12月成立數據處、目標是提...
北醫大展成果 朝國際創新型大學目標大步邁進
2022-07-28/記者 王柏豪
2022亞洲年度生技產業展會(BIOAsia–Taiwan)今揭開序幕,北醫大今年於BioAsia中,展出多項亮點,包括「北醫雙和生醫園區、北醫生醫加速器、北醫衍生新創公司-三鼎生技及TMUSPARK特色技術」,以及北醫北科聯合研發中心今年首次參展,展現兩校去年一年在智慧醫療共同創新研發的成果。北醫生醫加速器為臺灣首家國際級創新醫療大學加速器,專注於「數位醫療」、「人工智慧」、與「醫療...
北醫附醫攜手世基生醫啟動「精準癌症用藥」平台研究計畫
2021-11-17/記者 王柏豪
抽一次血,即可針對13種癌別共45種治療藥物的有效劑量、副作用及治療效果進行評估與預測,讓病患「不僅治得好,更要活得好」!?今(17)日,臺北醫學大學與世基生物醫學股份有限公司(7595)簽訂產學合作合約,為期3年的「藥癌順」癌症用藥安全基因套組檢驗研究計畫正式啟動,目標希望為國人研發出更全面、更精準的「多基因、多藥物」預測工具。 計畫主持人、北醫附醫邱仲峯院長表示,基因醫學進步顯著,透過基因解碼...
北醫雙和生醫園區、加速器、TMU SPARK三箭齊發 再創生醫新高峰
2021-11-04/記者 彭梓涵
今(4)日,2021亞洲生技大展(BioAsia)盛大舉辦,台北醫學大學今年於BioAsia中,展出多項亮點包括:北醫雙和生醫園區、北醫生醫加速器、北醫衍生的生物列印新創公司—三鼎生技及TMUSPARK計畫中「肺癌臨床智慧決策輔助共享系統」特色技術。會中前副總統陳建仁也特別蒞臨北醫展區,進一步了解北醫特色。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表示,2022年即將落成啟用的北醫雙和生醫園區,會以「醫...
北醫、安盟、商之器、雲想 跨越ICTx醫療深水區
2020-12-10/記者 劉端雅
10月14日,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的「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第四場論壇,以「邁出醫療科技深水區」為題,邀請了國內具潛力的醫療科技業者,分享各自開發之應用,探討醫療科技業者從研發到與醫院落地鏈結的經驗與挑戰。撰文/劉端雅、彭梓涵攝影/林嘉慶10月14日,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第四場論壇「邁出醫療科技深水區」,邀請到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室特助羅友聲、安盟生技...
AI數位病理診斷大會師 台大醫、北榮、長庚、北醫、亞東醫展身手
2020-11-07/記者 王柏豪
數位病理AI是未來實現精準醫療不可缺少的一環。致力推動AI數位病理診斷、成立五週年的雲象科技,今(7日)舉辦「醫療影像及數位病理人工智慧應用研討會」,台大醫院、台北榮總、林口長庚以及亞東醫院等,分別發表將AI應用於數位病理診斷臨床應用的進展,包括:骨髓抹片、胃癌移轉偵測、肺癌亞型分析、胸腔X光輔助、脊椎特徵分析、以及吞嚥攝影分析等,台灣領先世界、成熟的AI數位病理診斷,持續挑戰不同種類及更高難度,...
列特博取得國內新冠肺炎專案製造核准、北醫附醫組防疫專家團 助友邦史瓦帝尼抗疫
2020-05-12/記者 彭梓涵
1.列特博取得國內新冠肺炎專案製造核准昨(11),衛福部更新,「因應武漢肺炎申請醫療器材專案製造之核准名單」,新增通過諾貝爾生物子公司列特博,開發之新冠病毒RNA檢測試劑、核酸萃取試劑組、全自動核酸偵測系統。核准期間從5月11日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解散日。列特博是國內老字號生技公司諾貝爾生物,2019年成立的子公司,專攻核酸應用自動化技術開發,因深耕篩檢技術研發,也成為工研院快篩國家隊計畫中,被...
基亞(3176)與北醫附醫合作之自體NK細胞治療計畫獲衛福部核准
2021-07-15/環球生技
本資料由 (上櫃公司)3176基亞 公司提供序號 1 發言日期 110/07/15 發言時間 18:19:44發言人 江雅鈴 發言人職稱 營運管理部協理 發言人電話 [02]2653-5200#890主旨 衛福部核准本公司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合作之自體NK細胞治療計畫符合條款 第 53 款 事實發生日 110/07/15說明 ...
三顧(3224)與北醫附醫合作申請細胞製備場所認可案(自體纖維母細胞),獲衛福部函覆認可
2021-06-11/環球生技
本資料由 (上櫃公司)3224三顧 公司提供序號 1 發言日期 110/06/11 發言時間 13:39:28發言人 林文傑 發言人職稱 投資人關係處協理 發言人電話 (02)26983466#5006主旨 公告本公司細胞製備中心依據「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合作申請細胞製備場所認可案(自體纖維母細胞),獲...
尖端醫(4186)珍藏中心附屬GTP實驗室申請北醫細胞製備場所認可案,獲衛福部函覆認可
2021-05-17/環球生技
本資料由 (興櫃公司)4186尖端醫 公司提供序號 2 發言日期 110/05/17 發言時間 06:54:00發言人 蘇文龍 發言人職稱 董事長 發言人電話 (02)2692-6222主旨 公告本公司珍藏中心附屬GTP實驗室之細胞製備場所,依據「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申請細胞製備場所認可案,獲衛福部函覆認可(認可編號:TP1...
基亞(3176)與北醫附醫合作提出MK cell細胞治療技術計畫申請
2020-08-18/環球生技
本資料由 (上櫃公司)基亞 公司提供序號1發言日期109/08/18發言時間15:01:30發言人江雅鈴發言人職稱營運管理部協理發言人電話[02]2653-5200#890主旨公告基亞生技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合作提出細胞治療技術計畫申請符合條款第53款事實發生日109/08/18說明1.事實發生日:109/08/182.公司名稱:基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
【徵才】北醫附醫骨科部/主任執行秘書
2024-03-04/新聞中心
職務:骨科部主任執行秘書工作內容:確認主管行程、協調各部門會議的排程,並負責於會後製作會議記錄及追蹤處理決議事項。執行主管所交代的命令及專案推動與時程控管。整理簽核文件及發送,並負責追蹤執行狀況,隨時掌控進度。進行國內及國際溝通,協助主管與國內外(英文)書信往來作業。學歷:大學、碩士工作技能:規劃並制定專案計畫文書處理與排版文件管理中心建立與維護文件收發與檔案管理能力電話接聽與人員接待行事曆管理安...
北醫大攜17項技術、13家新創亮相! 助攻創新預防、檢測到治療商品化
2024-07-26/記者 李林璦
7月26日,亞洲生技大展(BIOAsia-Taiwan)揭開序幕,臺北醫學大學也在展會中舉辦開幕,展出從預防篩檢、精準檢測與診斷、疾病治療到癒後照護共17項特色技術,現場更匯集超過13組國內外新創公司,展現北醫在生醫領域的創新量能,並成為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開幕當日,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也特別帶領旗下處長參訪北醫大攤位,深入了解北醫大在AI生醫領域的創新應用發展。北醫大表示,透過參與BIOAsia...
北醫、國泰、臺大、亞東、童綜合醫院 智慧醫療成果亮眼
2022-12-01/環球生技
今(1)日起一連四天,「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盛大展出。國內從北到南多間醫院,皆在展場中大秀智慧醫療成果。 北醫智慧醫療拚創新:AI影像判讀、醫療機器人、智慧輸液系統 北醫附設醫院本次展出「Deep-Lung人工智慧多模影像精準健康平臺」、「君凱捷複合手術導航系統/金榫手術導航機器人輔助系統」、「機器人復健中心」、「智慧輸液給藥系統」等智慧醫療系統。Deep-Lung平台可從單...
北醫大展成果 朝國際創新型大學目標大步邁進
2022-07-28/記者 王柏豪
2022亞洲年度生技產業展會(BIOAsia–Taiwan)今揭開序幕,北醫大今年於BioAsia中,展出多項亮點,包括「北醫雙和生醫園區、北醫生醫加速器、北醫衍生新創公司-三鼎生技及TMUSPARK特色技術」,以及北醫北科聯合研發中心今年首次參展,展現兩校去年一年在智慧醫療共同創新研發的成果。北醫生醫加速器為臺灣首家國際級創新醫療大學加速器,專注於「數位醫療」、「人工智慧」、與「醫療...
【影音】陳瑞杰 講座教授:疫後生醫新時代-轉型趨勢新觀點(2021臺北市生技產業高峰論壇)
2021-10-12/環球生技
陳瑞杰講座教授曾擔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是推動北醫朝向智慧醫院發展的重要推手之一。在醫學資訊、醫院管理上經驗豐富,近期更積極提倡遠距醫療與數位轉型,盼能跨越數位落差、落實醫療平權。新冠疫情加速了生醫產業全球的跳躍發展,也牽動了生醫業者策略新布局。例如國際藥廠以異業結盟開展創新體系、ICT業者加速進入醫療科技市場端、CDMO業者亦如火如荼持續升級來因應全球製藥代工高漲需求等。面對翻轉契機,生技...
北醫大展成果 朝國際創新型大學目標大步邁進
2022-07-28/記者 王柏豪
2022亞洲年度生技產業展會(BIOAsia–Taiwan)今揭開序幕,北醫大今年於BioAsia中,展出多項亮點,包括「北醫雙和生醫園區、北醫生醫加速器、北醫衍生新創公司-三鼎生技及TMUSPARK特色技術」,以及北醫北科聯合研發中心今年首次參展,展現兩校去年一年在智慧醫療共同創新研發的成果。北醫生醫加速器為臺灣首家國際級創新醫療大學加速器,專注於「數位醫療」、「人工智慧」、與「醫療...
北醫雙和生醫園區、加速器、TMU SPARK三箭齊發 再創生醫新高峰
2021-11-04/記者 彭梓涵
今(4)日,2021亞洲生技大展(BioAsia)盛大舉辦,台北醫學大學今年於BioAsia中,展出多項亮點包括:北醫雙和生醫園區、北醫生醫加速器、北醫衍生的生物列印新創公司—三鼎生技及TMUSPARK計畫中「肺癌臨床智慧決策輔助共享系統」特色技術。會中前副總統陳建仁也特別蒞臨北醫展區,進一步了解北醫特色。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表示,2022年即將落成啟用的北醫雙和生醫園區,會以「醫...
北醫、安盟、商之器、雲想 跨越ICTx醫療深水區
2020-12-10/記者 劉端雅
10月14日,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的「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第四場論壇,以「邁出醫療科技深水區」為題,邀請了國內具潛力的醫療科技業者,分享各自開發之應用,探討醫療科技業者從研發到與醫院落地鏈結的經驗與挑戰。撰文/劉端雅、彭梓涵攝影/林嘉慶10月14日,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第四場論壇「邁出醫療科技深水區」,邀請到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室特助羅友聲、安盟生技...